当前位置:首页|资讯|AI大模型

智算催生5G新需求 运营商同步迈入转型期

作者:《中国经营报》发布时间:2023-10-21

原标题:智算催生5G新需求 运营商同步迈入转型期

本报记者 谭伦 广州报道

5G商用迈过四年后,AI、云与大数据技术也在悄然融入通信产业。作为市场主导者,运营商的角色也在这一轮浪潮下被重新定义。

“系统打造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数智化转型。”在日前举行的2023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如此总结公司正在经历的转变。在外界看来,从传统单一网络运营者的角色中跳脱出来,变身为更多元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提供商,正是中国通信运营商当前致力的目标。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也指出,从1G发展到5G,移动通信从语音走到数据,从连接人走到连接物。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包括固定和移动融合、光纤和无线融合、通信和感知融合、卫星和地面融合等多种技术以及业务的应用,这也使得产业链越来越长,生态链越来越大。在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带动下,大算力、AI的出现,给通信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移动语音和短信业务收入占收比从2011年前的77.1%大幅降至8.8%,数字化转型收入占收比提升近30%。”据杨杰介绍,目前中国移动正在配合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部署算力网络,并推动大数据赋能经济洞察和民生服务,此外,中国移动也发布多个行业AI大模型。

“运营商新一轮的角色转型是大势所趋。”Omdia电信战略高级首席分析师杨光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5G网络是运营商的固有业务,也是AI、算力发展的底座,在后者蓬勃发展加速全球科技创新浪潮的当下,具备网络资源优势的运营商,有着充足动力也理应抓住这一轮的产业变革红利,完成业务市场的壮大及自身转型,成长为未来更具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打造5.5G新底座

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商转变的进程中,网络被视为基础能力。对于寻求转型的运营商而言,为了支撑AI大模型所需的大算力与网络云化需求,发展5G-A作为5G的演进和增强,也已成为新的共识。

5G-A,全称5G-Advanced(译作“5G增强”,业内也称为“5.5G”),即5G网络的优化版本,其不仅可保持5G原有的大带宽、低时延、万物互联能力,还增加了上行超宽带、宽带实时交互、通信感知融合能力,有望实现10倍于5G的网速提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日前指出,当前移动通信产业正处于5G-A研发和6G发展的关键阶段。5G-A已开启通信与智能的全要素融合,5G-A通感融合正激发5G的新应用潜能。

在此背景下,通信产业链也在积极布局5G-A。据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曹明近日透露,目前全球超过20家运营商已经在商用网络中验证了5G-A的能力,5G-A芯片和模组已经发布,第一波5G-A终端也已经发布,5G-A产业生态逐渐成熟。

在我国,5G-A目前已经有较多的试点项目,北京、浙江、上海、广东等地,根据当地的政策、区域产业生态等特点,启动了裸眼3D,物联、车联、低空等多样化的5G-A试点项目,率先开启5G-A的商用步伐。

以中国移动为例,记者在本次大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其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和千兆宽带网络,开通5G基站近190万个,千兆光网覆盖3.9亿户家庭,5G客户达7.5亿户,总连接数超33亿。

同时,中国移动方面向记者表示,自今年以来,公司也发布了5G-A自主创新研发装置测试平台和5G-A双链融合行动计划2.0,致力于推动5G-A形成全球统一标准,将5G-A创新链成果通过产业样板快速落实到产业链中。

对此,邬贺铨指出,从1G到4G,基本上依靠需求牵引,市场在等待,一旦网络就绪新应用就能顺势而为。但目前对于5G发展而言,需要补生态的短板,包括新型终端显示技术、内容生成技术、通感算融合技术、高可靠车联网、轻量级物联网、直连卫星应用等,这也将是5G-A发展需要面临的问题。

业内预计,5G-A将于2025年实现商用。面向未来,杨杰表示,中国移动将开展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等5G-A技术试点,全面提升5G网络感知。同时,中国移动也将前瞻研发6G,推进5G-A技术产业成熟和应用创新,布局6G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等关键环节,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6G标准体系,引领产业前瞻布局、加速成熟。

AI融入算网

网络底座搭建完成后,AI与算力成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中关键的两翼。“目前,运营商的目标是将人工智能、算力能力融入网络之中,打造一张智能化的算力网络。”杨光向记者表示。

这也正是中国移动的最新目标之一。杨杰指出,人工智能正成为新的生产工具。“通用人工智能通过对近乎全量知识的汇聚和沉淀,形成逼近人类的理解表达、逻辑推理能力,由辅助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工具升级成为支撑社会转型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加速从‘+AI’向‘AI+’转变,促进生产力成倍提升。”杨杰表示。

与此同时,社会各领域对于算力的共性需求, 也将推动算力总规模爆发式增长,快速提升超算、智算等算力需求。杨杰强调,进入信息文明时代,算力可视为信息能量一体化形成的“三次能源”。预计未来5年,我国智算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0%。

中国移动方面向记者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算力规模已达9.4EFLOPS,沉淀近700PB海量高质量数据,积累超1.6万个DICT行业项目经验,牵头承担“智慧网络国家新一代开放创新平台”等16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同时,在AI领域,中国移动此次还发布了基于“九天”基础大模型的升级版——“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中国移动技术部科技处经理杜倩介绍称,该模型能够深度匹配行业需求,融入各类专业知识,满足产业的精准需求。

对此,邬贺铨认为,“自建基础大模型需有足够算力、数据、人才、应用场景、闭环的生态等,门槛很高;合作开发行业大模型可以在大模型上基于海量有价值数据充分训练,待调优至理想效果后再进行知识蒸馏、量化及针对特定场景迁移等缩小模型的工作。”

“AI特别是大模型无疑将给通信产业链带来新机遇,不仅优化网络部署与运维,还强化产业链协同,丰富应用生态。”但邬贺铨也同时提醒,通信大模型需要跨运营主体实现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需重视数据安全管理,开发适于终端和边缘计算的模型。

“未来,不仅要让AI会‘作诗’、更要会‘做事’。”杨杰强调,中国移动将加速人工智能创新突破,构建涵盖智算基础设施、“1+N”通专结合大模型、X智能应用的核心能力体系。依托国资人工智能大平台,强化开放合作,深度赋能千行百业。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