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类都在不断地制造智能,也拥有了很多智能。但是,我们依旧不敢确定,当时所认为的“智能”,今天是否还可以称之为智能。很明显的例子是,智能手机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于智能的想象和期待了。
其实,智能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好像忘记了到底有没有通过技术的方式实现了智能。不过在其他方面,人类确实做到了。比如,人类一直渴望飞翔,渴望遨游天际,如今我们可以坐飞机到很远的地方,且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这件事告诉我们,飞机虽然没有翅膀,却可以比鸟飞得更快。正如当下探讨的“很多智能没有情感”,但我们更关心的其实是它能不能比人更好地解决问题。
“智能”的两大能力:
助你所能更能、助你触及更多可能
说到当下的智能,我们不得不提到ChatGPT。它是今天最接近通用人工智能的现象级产品。过去我们所接触的所有智能都是弱人工智能,是细分领域的智能。它们无非是象棋、围棋下得更好,但没有办法跨领域。而ChatGPT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正在接近跨领域的人工智能。
当然,ChatGPT并非无所不能。
我们团队对ChatGPT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能力做了一个测试,发现GPT-4在批判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上,正确率是82. 5%。而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本科大学生的平均正确率是67%- 75%。也就是说,ChatGPT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能力上稍高于本科大学生的水平。
当然,ChatGPT也有做错的时候。我选取了一道它做错的题目,大家可以看一下。题目是这样的:
题目陈述与假设
已知:马克去办公室最快的路程需要大约75分钟,单程花费4.5英镑。那么“马克的路程总是花费他至少2英镑。"这一假设正确与否?
A.正确
B.可能正确
C.信息不足
D.可能错误
E.错误
ChatGPT的回答:
正确。已知马克去办公室最快的路程需要大约75分钟,单程花费4.5英镑。这意味着马克单程的费用已经超过了2英镑。因此,“马克的路程总是花费他至少2英镑”的假设是正确的。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推理一下就会知道, 正确答案是“信息不足”。陈述中没有任何内容表明费用会在4.5英镑左右,但这只是他最快的路程。有可能更长的旅程花费更少,甚至低于2英镑。所以,马克可以不花一分钱,也能到办公室,比如步行。
在题目所提供的信息里面,没有办法判断这个假设是否成立。但ChatGPT给出的答案是“正确”。当然,你再试一次,它还会给出一个答案是“可能正确”。继续试,它会给出答案“可能错误”。在这样复杂的逻辑下,ChatGPT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思考。
为什么我挑了这道题呢?其实这道题有点刁钻,人类不会出这么复杂的题目让机器来做。但如果有一天真的连这么刁钻、复杂、细微的逻辑都能够把握的话,意味着它对于全网人类信息进一步推理的能力将再上一个台阶。也就是说,它会开始把握细枝末节之间的逻辑,并且产生进一步的解释。
当然,我发现,在各种题目中,如果正确答案是“信息不足”,ChatGPT做错的概率很大。因为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它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答不出来。
我们团队又做了一个测试,把去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部分给ChatGPT来做,GPT-3.5的平均正确率为51%,GPT-4则有了显著提升,达到了71%。而按照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规则,70%的正确率就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
当然,ChatGPT还有很多不足。
比如, 它不了解新课标,不了解很多中国的教育法律法规,因为它没有相关的新数据。在教案书写、教学设计、作业批改、作品评价方面,ChatGPT能答个八九不离十,但很容易犯一些逻辑性错误。比如ChatGPT的教学评不一致,看上去像是正确的,其实并没有答对。因此我们团队会给它扣分,但扣下来还是能达到70%的正确率。
这意味着,ChatGPT在这些方面确实能够给我们带来帮助,这是事实。它可以成为 资源助手、备课助手、自学助手、推送助手、作业助手、互动助手。
当智能成为一种助手时,我们还要仔细推敲: 它对我们到底有怎样的价值?
我再举一个例子,物理学科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
在火箭发射过程中,请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视角,解释火箭能够持续上升的原因。
其实大多数高中生在考试中都能够答对这道题,但是并不代表真正理解。比如火箭上升的过程跟地面有没有关系?是不是地面给它一个力把它往上推?有些老师点头,但显然并不是,因为火箭离开了地面,仍然在往上飞。那么火箭的上升过程跟空气有关系吗?有些老师又点头,但显而易见的是,外太空没有空气,火箭依旧能飞。
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火箭的发动机喷出了高压气体,产生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推动火箭持续上升。很多学生和老师做得出题目,但并不理解本质。而ChatGPT在这道题上答得非常不错,不仅能够正确地分析出要点、答对这道题,还能进一步地罗列出学生的常见错误,并根据我们的要求,按照相同的原理,重新设计一个不同情境下的问题。
ChatGPT对物理题的回答
但我想说的是,这三个答案是否正确,仍有待判定。而这种判定可能会反过来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进步。
如果教师本身不懂这道题的本质,就算看到答案可能也看不懂,也就没有办法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这是一个很矛盾但又很微妙的地方,智能好像能够帮你,但又好像没有完全帮你。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智能能够助你所能更能,这个它很擅长。你本来已经很熟练,很有能力,它给你的答案能够让你更快速地达成。同时,智能也能够助你触及更多可能。但这一点在教育领域似乎还需要更多的反思和尝试。正如我们上面所举的例子,它提供了很漂亮的答案,但是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中间是否有必然的关联?我们还不清楚。
智能虽然没有情感,但能产生共情
虽然, 目前的智能还没有意识、情感,但却具备了与⼈“共情”的表征。智能本身是没有情感的,但是它看得懂我们提的问题,我们看得懂它给出的答案,这就是共情。我们不能否定这种共情的存在,并且在未来或者短期内,它会变得更加地持久。
相信用不了几个月,ChatGPT会成为一个长期伴随我们的伙伴。我们会跟它长期对话,它保存着所有对话记录;我们可以不断挖掘过去双方对话的经验,然后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这就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共情。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有这样一种智能,能够在自然语言处理上接近达到共情的能力。
有人说教师、学生、机器之间可以产生更多样的关系,过去确实不太可能,但今天的ChatGPT可以做到,并且已经在实现的路上。而且,不仅是每位老师跟机器产生共情,学生也正在跟机器产生共情。当学生有一天更愿意向机器询问答案的时候,就是更进一步共情的产生。
无论是技术还是智能,当它指向学生的课程学习时,学生、教师、智能、课程四者之间应该是这样一种关系:学生更加自主地面对课程的学习,包括课程学习的目标、学习的任务、学习的评价;而教师和智能,或者说广义的技术共同促进学生学过程的进一步实现。
所以,在情感问题上,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共情。
人类没有情感是无法工作和学习的。对于某件事情,如果我们没有情感或者情感不认同,那么大脑会自动关闭。我们可以在与大自然的深度拥抱中获得很多情感的共鸣,而今天我们跟智能的深度接触,也在给我们带来更进一步的情感能量。
昨天晚上,我在稻田里散步了很久,我感觉源自人类最远古的能量来到了自己的身体里。而当我面对电脑,连接了无线网络,使用智能技术的时候,我同样感受到了无限的能量,这源自与智能深度接触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今天, 我们不仅要强调跟大自然的接触,还要强调跟智能深度地融合所带来的无限赋能。教育应该更关注人的情感,关注动机意识、合作意义和幸福。
很多人说,人越来越像机器,机器越来越像人,而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机械化,却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我们团队通过抓取网络上的一些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对1000节常态课进行了分析。在这1000节课中,课堂中的平均合作时间只有90秒,学生开放式表达的平均时间只有105秒。也就是说,常态化的课堂中,我们给学生小组合作和开放式自由表达的时间非常有限。这是当下课堂的现状。
所以,尽管我们不断地追求素养导向,从课时到单元,从竞争到合作,但这样的倡导能否在常态化课堂里面发生进一步的转变,依旧值得我们去思考。常态化的课堂距离我们所要的愿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也发现,学生的情感不足,即使是一些很优秀的学生,他很努力,却不热爱了。所以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情感的思考和释放,包括对自然的情感、对自我的情感、对智能的情感。
人机共存是新的学习本质
未来,在智能时代,不仅仅是每一个个体,而是全人类可以成长。我们需要有更远大的愿景、更美好的希望、更宏伟的事业去实现成长,这是我们需要智能的原因,而不是回到过去。
今天我们给学校和课堂加持了很多技术,这也可能成为每一个学生重大转变的契机,因为他之前没有遇到过。当他遇到之后,就有可能成为不一样的自己。这就是智能赋予每一个人成长的空间。
不过,虽然我们提到了很多美好的愿景,但我们满是欢喜的同时,却也充满担忧。
我们越是期待,却越是妥协、禁止。教育曾禁止过圆珠笔,禁止过牛仔裤,禁止过电视机,现在还在禁止智能手机。我相信在短期内,还会有一股禁止ChatGPT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浪潮。这似乎不可避免,但又是如此地矛盾。
我们应该合理地观察这样的矛盾,我们为什么禁止?又为什么开放?我们如何既禁止又开放?如何在适当的时候快一点拥抱,快一点开放?正如我们一直在说的智能设备在学校内的常态化使用。
十年前我在嘉定实验小学,那时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已经可以自带终端进校。我们期待两三年之后,所有学校都可以自带终端。当时我们认为这并不难实现。但10年后的今天,依然举步维艰,我们依旧需要把智能终端的使用分层分类。例如小组有终端或没有终端,人人有终端或没有终端,回到家里有终端或没有终端等,按照这些不同的情况去组建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式。
智能赋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领域感受到更大的冲击。在社会上使用频繁的互联网是我们当下感受到的冲击,紧接着智能的使用将是一个更大的冲击。在这样的冲击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学习和认知是否正在紧密地融合智能?
其实,我们所认为的学习的本质,从来没有忽视过人的作用。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再到建构主义,无不逐步强调主体的中介价值、图式的同化与顺应。在过去100多年的进程中,我们都在思考,在人的参与中如何产生认知。只不过,今天出现了需要我们更进一步思考的新命题:不再只是人独立地建构,而人是和机器一起建构;人与机将成为共同体,一起去建构和探索哪些可以外部存储,哪些可以内部联通。
人机共存是新的学习本质,这将是我们接下来探索的核心历程。其实像这样的融合,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比如,我们已经习惯于使用智能导航,它可以帮助我们更从容地前往目的地。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果使用智能,我们的人生是否可以更有意义?
这也是当下需要不断融合的视角。在很多人力做不到的领域,我们要善于使用智能产生融合,正如我们使用智能导航一样。
在技术发展领域,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算力会增强一倍,成本也会降低一倍。现在有人说,可以从摩尔定律延伸到智能摩尔定律,也就是每18个月智能会有一轮新的迭代。那么,人是否可以每18个月完成一次新的迭代呢?
有人预测奇点来临的时间是2045年,届时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慧的总和。未来,很多事情将由人和人工智能一起去探索完成,或者完全交付给智能,人其实在不断地放弃过往的很多工作。而我们要敢于放弃,敢于开创,去获得更广阔的完整人生。
温馨提示:2023《新校长》全新升级,邮发代号 78-289,欢迎订阅
来源| 文章据作者在第七届中国教育微创新理事年会主题演讲内容整理
责编 | 黄耀庭
美编 | 吕哲
执行主编| 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