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市值过千亿,整个A股都是帮凶。
上周,寒武纪(688258.SH)再一次20%涨停,市值再次突破千亿达到1103.6元。注意,这是寒武纪时隔两年重回千亿市值。
但是,千亿市值的背后,却伴随着巨大的争议。
重点说股价。
今年1月,寒武纪开始蠢蠢欲动;3月以来,股价加速上涨,单月涨幅121.45%;截至4月20日,寒武纪单月涨幅已经超过了40%。仅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接近于收复过去两年来的所有跌幅。
当然,大家也不是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是寒武纪真的“妖气太重”。
众所周知,导致寒武纪股价大涨的原因是AI+自主可控,说白了就是ChatGPT爆火之后,市场认为人工智能会是一个巨大风口,而寒武纪恰好深处人工智能芯片的特殊赛道,于是在“国产替代”的逻辑下爆炒。
一直以来,A股都有一个劣性,那就是原本需要花十年时间才能走完的风口,A股硬是将其压缩到一年甚至是半年,结果就导致一个行业或者某一家公司股价在短期内突然暴涨,随后漫漫下跌,人为将“成长股”、“价值股”变成了“周期股”。
更不要脸的是,还非得给出一个解释说是“万物皆周期,要做时间段的朋友”。
其实,如果寒武纪有业绩支撑,贵点就贵点大家还能够接受。可问题是,寒武纪压根没有办法给出估值。
2018年-2022年,寒武纪营业收入分别为1.17亿元、4.44亿元、4.59亿元、7.21亿元和7.3亿元。注意,一家市值过千亿的公司,营业收入只有区区的7亿元人民币。
更离谱的是净利润。
2018年-2022年,寒武纪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3.77亿元、-6.59亿元、-11.11亿元和-14.89亿元。
什么意思?
2018年,寒武纪每取得一块钱销售收入,需要亏损一块钱;但是到2022年,每取得一块钱销售收入,却需要亏掉两块钱。
看到这里,有人要说了,那是因为人家是寒武纪,顶着“国产AI芯片第一股”的头衔。而且,AI芯片的未来是星辰大海,未来能够爆发出强劲的赚钱能力。目前来看,市场的炒作确实全靠想象,而不是业绩本身。
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寒武纪的研发投入一直很高,研发费用率甚至超过了100%。因此,市场有一个观点认为,只要寒武纪找到了商业化路径,就能够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并且把过去亏掉的钱全部挣回来。
但是,咱们阐述一个事实。
到目前为止,寒武纪真正商业化的项目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华为海思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最后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甭管这里面有没有关系户的原因,反正双方的合作在2019年宣告结束。
国外方面,英伟达是GPU市场的主导者,赛灵思和英特尔是FPGA市场的主导者;国内方面,芯片涉及企业达千家亿元,且互联网巨头也已经进入芯片领域。那么问题来了,凭什么ChatGPT火了,就能够给寒武纪带来业绩?哪怕是国产替代,这块蛋糕就一定会落在寒武纪头上吗?
说白了,还是在说故事,全凭想象。从资金方面来说,则是上市公司和机构的一次合谋。如果赚一块钱营收需要亏两块钱,这样的商业模式还能够成立,这世间的生意真的太好做了。
4月15日,寒武纪披露定增结果,发行价格121.1元,募集资金16.7亿元。这笔资金对寒武纪意味着什么?截至2022年3月底,寒武纪账面货币资金为22.98亿元,同比下降40.39%,考虑到公司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且不断扩大,公司急需资金补充。
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意味着什么也不干就已经实现了100%的翻倍收益。这种赚钱效应,试问,谁愿意醒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