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教育

ChatGPT或致全球3亿人失业,AI时代下未来教育该走向何方?

作者:ischooledu发布时间:2023-05-10

原标题:ChatGPT或致全球3亿人失业,AI时代下未来教育该走向何方?

不久前,谷歌教育发布了一份关于未来教育的研究报告。该报告由谷歌公司和 Canvas8合作,对来自世界24个国家的94位教育专家进行了历时长达2年的调研,探讨了未来教育形态、教育在未来的作用、教育公平、全球人才需求、教学方式、学习生态、工作技能等重点话题。

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未来教育会如何发展?如何为未来教育做好准备?人工智能时代下教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

围绕时下热点,结合社会关注,2023年4月22日第六届惠灵顿(中国)教育节以“凝心聚力共赴教育未来”为主题,从学生、教师、家长、员工等多角度,为与会者带来“干货满满”的行业内容。

在教育节正式拉开帷幕之际,国际学校在线有幸邀请到了两位第六届惠灵顿(中国)教育节演讲嘉宾,同时也是国际化教育专家——问创教育联合创始人Julian Fisher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惠妍国际学院院长谢萍博士,共同探讨对未来教育的美好期许和憧憬。

特邀嘉宾

Julian Fisher

问创教育联合创始人

Julian Fisher联合创建了问创教育咨询公司,支持英国各大学校、高校及教育机构在中国蓬勃发展,同时也是中国英国商会副主席及商会教育论坛主席。他还是英国杜伦大学的导师、中国北方企业家组织前主席。他拥有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艺术史双学位,以及中央兰开夏大学的硕士学位。

特邀嘉宾

谢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惠妍国际学院院长、公派留英博士

谢萍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领导与管理、国际教育与学校创新。她曾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人大附中、人大附中分校等高校和基础教育领域工作,从事教学、管理和领导的一线实践工作20余年。谢萍博士曾主持和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等处委托的多项国际、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同时兼任英国《教育领导力与管理》期刊评审和《北京国际教育评论》的副主编。她主持和参与策划并开展多项有关校长领导力、中层领导力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坊和咨询项目。

01

国际学校在线

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个性化教育受追捧,教育评估成一大挑战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应届留学生规模同比增长8.6%,回国求职留学生数量再创新高,中国企业对海外人才的需求亦呈上扬态势。

作为教育咨询公司的创始人,Julian也有不少海归员工。亲自参与招聘环节的他透露,在面试过程中发现中国的求职者无论是否有海外留学经历,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曾在中国上学,非常高的GPA,去海外留学取得学位回国,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但是每一个人的经历都很类似,无法区分。”Julian认为,未来中国学子需要思考的是什么让他们不同,而不是什么让他们相同。

而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也对现有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谢萍博士认为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教育评估模式将被淘汰,对个性化教育的持续关注将更紧迫地推动教育评估相应发生改变,走向多维度的综合素质评定。“目前,国家也一直对学生评价进行改革和尝试,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式综合评估孩子的学习、素养、态度、品德和潜力,相信未来对于中国学生的评价也将会更加全面和立体。”

Julian认为,针对个性化教育模式目前还没有一个完美的评估方案,但可以确定的是以标准化考试为主的评估方式有局限性,单一的评估模式或过于注重评估都会导致大量机会和人才的流失。“有的孩子只是因为数学成绩不够好,就被认为不够聪明,可是他明明有其他特长,也许会是一个很成功的文学家。”只用标准化考试结果衡量一个孩子优秀与否,将不可避免地对部分不擅长某一个学科考试的孩子造成打击,从而影响他们学习的乐趣。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树能力来评断一条鱼,它将一辈子相信自己是个笨蛋。

从VUCA时代到BANI时代:创新能力将是培养重点

20世纪90年代,VUCA(Volatile不稳定、Uncertain不确定、Complex复杂、Ambiguous模棱两可)这一概念首次为美国军方所提出,后被宝洁公司首席运营官Robert McDonald借用来描述变幻莫测的时代。然而,未来学家Jamais Cascio在2016年与人合作创造了BANI(Brittle脆弱、Anxious焦虑、Nonlinear非线性、Incomprehensible不可理解)一词,在他看来,VUCA已经过时

谢萍博士认为,从VUCA时代到BANI时代,不管字眼如何变化,不确定性其实一直在增加,教育工作者要用确定性去面对未来社会所出现的一切不确定性,而教育的确定性就是要育人。尊重学生发展的客观教育规律,是教育中永恒不变的内核,例如思辨能力、合作精神、创新创造、自主学习、全球素养、领导力等能力的培养对于未来人才的发展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要在变化的时代让学生学会应对未来生活中不确定的综合能力。上个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到今天仍然非常重要,让孩子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Julian则直言,面对BANI时代,势必会遇到各种目前来看不可理解、难以预料的挑战,如何在全新环境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当下学校亟需培养的能力。

标准化考试并不难,你只要费时费力,都可以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但进入社会开始工作或者创业之后,不再有一张张标准化考试卷等着你,如何应对没有标准答案的难题将会是人才培养的重点。”

Julian以曾经做过的一个夏令营挑战为例,中国学生要在没有导航的情况下,仅凭一张地图在英国的乡村找到出路。“每次都有几个团队迷路,但每次他们都能‘化险为夷’,成功达到终点。”每当Julian问学生们夏令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的时候,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说起迷路的经历。“因为这是他们在面临挑战的真实环境中探索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不是考试或者刷题能培养的能力。”

国际化人才:100%中国思维+100%国际思维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也诞生了很多全球领军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相继出海,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Julian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未来一定会有大量中国企业为扩大影响力,在全球各地设立分部。因此,各大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将持续上升。

前不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热议的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出生于新加坡的他12岁考入新加坡顶尖学府华侨中学,2006年本科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的录取,2010年获得哈佛大学MBA学位。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均有过求学经历的他所具备的优势,使得他为全球企业竞相争夺。

可以预见的是,拥有中英双语能力和全球素养的学生在未来将依然具有竞争力。” Julian用百分比的方式描述了一个理想的海归画像:100%中国思维+100%国际思维,“可惜的是,目前大部分中国海归都是100%中国思维+1%国际思维,这对于他们未来在跨国企业工作或出海创业来说还远远不够”。Julian给即将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了两个中肯的建议:

抓住在海外学习和生活的机会,多和当地人交流,参加校园社团活动。也许一开始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觉得不适应,但经过了不适应的‘阵痛’之后,可以深入探索和理解另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习惯和思维。在每一次的对话碰撞和文化冲击之中,逐步为未来的跨国沟通和业务开展打下基础,成为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国际人才。”

Julian曾遇到过很多中国海归在面试环节中表示,自己正在应聘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而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也会让面试官感到一丝不安。他建议,时间允许的话,应该尝试在校内外兼职或实习,尽可能积累工作或者职场体验。

国际化教育:不局限于出国留学

提及国际化教育,很多人都会下意识认为就是把孩子送出国留学,或特指国际特色学校,即提供国际化课程的教育。在谢萍博士看来,这样的理解并不全面。“传统意义上的出国留学的国际化教育,在后疫情时代有了完全不同的内涵”。国际化教育并不是只能通过留学来实现,它是涵盖一种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和国际素养的教育,中国不出国的孩子也应该是国际化教育中的一份子。“我们要通过‘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来培养‘足不出户’学生的全球素养,因此,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方面的国际元素和内容就非常重要。现在的00后和10后孩子常常被称为是数字原住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收全球网络信息。所以即使不出国留学,也需要培养他们正确理解国际规则、辨别海量信息真伪,以及有能力进行跨文化有效沟通。

Julian留意到,过去中国的国际化教育领域基本上以中国孩子接受AP、A-Level、IB等国际课程并出国留学为主。“是否会有中国的国际课程走向世界?”也是未来备受瞩目的教育话题之一,Julian也期待着中国课程的出海和落地。

打破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教育、就业与创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许多中国家长对职业教育有偏见,认为职校是无法继续深造的学生的无奈之选。但现在,Julian很高兴看到中国家长正在改变对职校的偏见,反倒是找回了中国古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教育哲学。“也许你数学不好,但是你擅长运动;也许你文科不好,但是你擅长艺术表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重点是要给孩子各式各样的机会和资源去体验和发现,最终找到自己擅长和喜爱的事业。”

在中国已经有18年教育工作经验的Julian注意到,近几年,为了支撑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国陆续出台了有关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举措,“侧重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将会是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Julian很看好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制造经济大国,而是未来社会将更注重实干的企业家精神。“其实每个学生都应该接受一些职业教育”,Julian认为过去K-12学校的“世俗”办学目标是把孩子送入大学,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孩子未来就业或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创造力、创新力和驱动力,并不是在大学期间或毕业后才开始培养的,而应该从小学就开始。教育、就业和创业,未来将会更加紧密结合”,是Julian对未来教育的一个预判,也是他对中国教育发展的期待。

02

国际学校在线

家庭教育如何破教育内卷难题

2022年是《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的元年,谢萍博士强调,在未来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将会不断凸显,家长自身也需要有终身学习和不断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 (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可以看出,学生的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动非常重要。基于学校所处的情境、周边社区环境和家庭教育资源,家校社共同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育人环境,提升家庭育人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打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对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家校、社区的结合也能给教师减负,“虽然我们常说‘双减’是给学生减负,其实教师也承受着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应该成为获得‘减负’的一份子。

曾与数千名中国学生交谈的Julian对帮助中国学生培养信心、实现梦想,以及规划职业发展有不少心得体会。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掀起了一股留学潮,在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期进入高潮,并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海归学子。然而,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海归的光环逐渐消失。Julian坦言,近几年他接触的中国学生和家长对于留学的回报感到十分焦虑,“80后的父母们曾靠读书改变了命运,他们对孩子也抱有同样的期望,认为教育能解决一切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面对残酷的就业市场和紧缩的全球经济环境,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肩头都是一座大山。“这对家长来说非常艰难,因为他们已经竭尽所能来支持孩子;对学生来说也同样艰难,因为他们已经做了被要求完成的每一件事情。”当所有人都挤在学业赛道上拼命往前跑,潜移默化之下大家会认为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无形之中都被裹挟进了内卷的漩涡。Julian直言,目前这样的困境对未来教育既是一个警示,也是一个机遇。

01

抛弃固有思维是第一步,“学霸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也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一位优秀的员工。

02

第二步需要构建新的教育目标,“学校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创新能力,将抽象的想法变成强大的现实。

03

第三步则是支持学生实现梦想,“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找到热爱所在,也希望能够提供给他们一切梦想成真所需要的支持。

令Julian欣慰的是,随着90后和00后开始成为父母,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发生了变化,“18年前我刚到中国时,很多家长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家长只要孩子健康成长、快乐生活、遵循初心,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就好。”大家开始思考养育孩子和人生发展的意义,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观念改变,也展现出了未来家庭教育的缩影。

03

国际学校在线

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2017年是人工智能元年,世界已从工业时代的教育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迈进。2022年11月,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美国公司OpenAI推出的ChatGPT掀起了新一轮的产业浪潮,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2023年3月1日,国际文凭组织IBO正式宣布允许IB学生使用ChatGPT写论文,引起国际教育界热议。“无论禁不禁止,学生都会使用ChatGPT。” Julian肯定了IBO的决定,“需要做出改变的是教育系统,而不是技术。”目前ChatGPT所产生的文本有一定滞后性,对于特定问题的回答比较模糊和笼统,学生可以让ChatGPT为自己所用,但不要盲目依赖ChatGPT。

就ChatGPT对未来教育的影响,Julian则认为就如同人类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书籍、报纸、期刊一样,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来源。但功能强大的人工智能软件能够轻松取代应试教育体系中的重复记忆和背诵知识,甚至可以完成得更好,这将对未来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让全世界都不得不开始思考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从一位学术研究者的角度而言,谢萍博士认为ChatGPT虽然极具话题性,但它永远不可能替代教育本身。人工智能虽然能够在教学、监测、评估等方面提供更全面客观的数据,改善科学决策和教育服务,但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支持帮助,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关系的建立,这是任何人工智能软件和设备都无法取代的。不过,技术和教育的结合在谢萍博士看来是一种必然,也必将更加紧密。但技术的发展是为人所用的,重要的是如何在尊重伦理与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有效使用,更好地服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

04

国际学校在线

惠灵顿(中国)教育节来啦!

2023年4月22日,第六届惠灵顿(中国)教育节将在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盛大开启,迎来包含Julian Fisher、谢萍博士等在内的30余位海内外教育行业革新先锋、实践者、影响者、媒体人士、商业领袖等,为与会者带来精彩纷呈的教育行业交流盛事。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