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手机市场增长“一枝独秀”,折叠屏手机以其超越直板手机的轻薄特点为旗舰手机品类打开了新思路,生成式AI的引入更是使手机从简单的通讯工具跃升为“数字助手”……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蛰伏,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市场渐现回暖之势。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数据,国内上半年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3亿部,同比下降4.8%。其中,智能手机上市新机型累计173款,同比增长3.0%,占同期上市新机型数量的85.2%。
总体来看,面对持续下行的手机市场以及行业回暖的不确定性,国产手机市场的全面复苏仍需时日。与此同时,智能手机行业正迅速向技术深水区挺进,高端化、折叠屏以及AI大模型正成为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高端手机市场屡创新高
近期,中国手机市场的走势备受关注。统计数据显示,近两个月来,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回暖。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7月31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会议上表示,今年5月,国内智能手机等大宗电子产品销售已经出现大幅反弹。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继续把恢复和扩大电子产品消费放在重要位置,更好地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改革,着力推动消费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中国高端智能手机不仅在本土占据了一席之地,销量在全球范围内也屡创新高,引领了全球智能手机的技术、产品创新。行业数据统计,仅2022年就有超过40款新的高端旗舰机型发布。而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跌幅已收窄至4%。国产厂商整体表现强劲,其中vivo以17.7%的市场份额领跑中国市场,紧随其后的则是苹果和OPPO。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自2022年初以来,智能手机市场首次释放出的积极信号。国际数据公司(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翔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过去四五个月,全球智能手机的库存已逐渐恢复到一个健康的状态。不仅如此,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和成本也正趋于正常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手机制造商与其渠道合作伙伴能够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专注于优化运营,扩大产品线,还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终端用户的真实需求。”
据科技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分析师朱嘉弢观察,从细分市场来看,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高端细分市场的需求保持着一定的弹性。其中,6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成为二季度唯一实现增长的细分市场,其占比超过1/5。iPhone14系列、三星Gal-axyS23Ultra、小米13、华为Mate50等手机型号在销售中表现抢眼,均位于销售榜单的前列。综合多方数据,当前国内的消费电子市场已经高度国际化,与国际市场的表现基本一致,预计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在2023年下半年出现温和复苏。
国产旗舰机型经历了全方位的升级,显著拉动了高端市场的需求增长。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最新的年度演讲中坦言:“高端是小米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战。”
数据显示,小米在高端手机市场的突围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4月,小米在境外市场成功发布的Xiaomi13和Xiaomi13Pro,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
vivo通信研究院院长秦飞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vi-vo成功打赢了折叠屏、影像和电竞旗舰等几场关键战役,这些胜利不仅是底层技术布局的开花结果,更为其在高端市场的持续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分析vivo成功的原因不难发现,其高端市场突破策略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多年来,通过在设计、影像、性能及系统这四大核心赛道的持续深耕,vivo为其冲击高端手机市场构筑了强大的技术壁垒。
折叠屏技术引领市场革新
在拒绝传统“半斤机”的消费浪潮之下,轻盈便捷的小折叠屏手机成为市场新宠。IDC近期报告透露,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126万台,同比增长173.0%;上半年累计出货227万台,同比增长102.0%。
近两年,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了新品,竞相追逐时尚与技术的前沿。从三星的Gal-axyZFlip4系列到OPPO的FindN2Flip,再到vivo的XFlip和华为的P50Pocket/PocketS,均选择了上下折叠,即小折叠屏的设计,旨在为消费者带来“无负担”的轻量化体验。据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今年第二季度,华为以43.0%的出货量市场占有率稳坐中国折叠屏市场首位,其轻薄旗舰MateX3自上市以来一直热销;vivo紧随其后,其全能旗舰产品XFold2和首款竖折XFlip的出众表现使得其市场份额在同一季度中达到了19.7%。
值得一提的是,荣耀在今年7月12日震撼推出其最新的折叠屏手机MagicV2。这款产品在闭合时的厚度仅为9.9mm,其轻薄的设计甚至超过了许多市场上的直板手机,这无疑为左右开合的大折叠屏手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毫米时代”。仅仅一个月后,小米也不甘示弱,于8月14日发布了MIXFold3折叠新机,巧妙地平衡了轻薄折叠和全能旗舰的特点,实现了两者兼得。
折叠屏手机打破了“千机一面”的局面,自诞生起就被市场寄予厚望。但其真正的突破,不仅仅局限于“面子”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手机便携性和大屏幕共存的问题。朱嘉弢认为,这种设计不仅融合了手机的便携优势和平板的观影体验,还创新了人机交互新模式,为现代信息生态提供了全新的呈现形式。
然而,折叠屏手机仍面临发展挑战。GfK中国科技事业部资深分析师侯林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折叠屏手机已经表现得相对成熟,但要做好这项技术并不容易。事实上,这种手机刚推出时,不少专家认为国内厂商想要实现折叠屏手机量产有一定难度。”
据了解,折叠屏手机主要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屏幕材料,二是铰链工艺。用户关心的如屏幕折痕、显示故障及折裂等问题依然是各大厂商研发的重点。侯林进一步表示:“当前,中国市场的主导手机品牌争相投身于折叠屏手机的研发,除了想彰显自身研发实力外,更希望以未来技术之名将品牌价值提升到更高领域,从而加大对高端市场的渗透。”
自2019年2月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大规模量产面市以来,短短5年内,折叠屏手机已经逐步从尝鲜阶段进入到常用阶段,各大品牌也在折叠领域探索差异化路径。郭天翔指出,折叠屏作为手机行业的创新技术、成长引擎以及高端标杆,是厂商们的必争之地。折叠屏手机已成为手机厂商寻求差异化优势、抓住市场增长机遇的重要策略选择。目前,除了苹果还在研判折叠产品外,头部的手机企业都已入局卡位。
手机界拥抱AI大模型
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高通生成式AI模型Sta-bleDiffusion放在搭载了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的智能手机上运行,仅用15秒完成了20步推理,成功生成了一张512×512像素的高清图像。从实际演示效果来看,比较其与云端处理效果,两者表现出相当的匹敌之势,用户输入文本也完全不受限制。这意味着,未来AI大模型运行完全有可能从云端转移到终端,彰显AI赋能智能手机领域的潜力。
为响应这一技术趋势,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鼓励科研院所和市场主体积极应用国产人工智能(AI)技术提升电子产品智能化水平,增强人机交互便利性。
国内外的智能手机厂商已经开始为此进行策略调整,大模型AI赋能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多位业内专家认为,智能手机行业新一轮的创新周期已经开启,AI大模型作为重要机会点,正受到广大行业竞跑者的热切关注。
郭天翔表示,智能手机企业在个人化AI技术领域已布局多年,成功研发出了具有全新交互体验的AI助力操作系统,并将AI技术与各种技术模块如功耗调度、性能优化、移动影像和隐私安全等完美结合,推出了如鹰眼相机、AI隐私通话等创新功能。
据介绍,目前主流的AI大模型赋能智能手机的方案主要有三种:一是类似云服务或者ChatGPT的APP,实现云端运行;二是直接用手机自带的处理器运行大模型,即端侧运行;三是云端和终端共同运行的结合方式。这些方案不仅将增强智能手机的交互能力,还将为手机在图像优化、智能识别等多个领域提供更强大的功能支持。
中国城市报记者获悉,随着市场态势的转变,智能手机制造商不再只是盲目追求硬件升级,而是开始从AI的角度切入智能手机行业,探索手机的新功能。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智能技术趋势,众多品牌都投身AI大模型研发领域。
小米集团在今年4月大胆前行,组建了专业的AI实验室团队,聚焦百亿参数大模型的轻量化技术,并在8月14日首度与公众分享了其在AI大模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荣耀、谷歌、百度等行业巨头也都在AI领域投入巨资,期望在未来的科技创新浪潮中占得竞争先机。
尽管业内专家认为,AI完全“重新定义”智能手机可能尚需时日,但AI技术必将为智能手机行业开辟新的发展前景。
《 中国城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