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4是OpenAI推出的最新一代GPT模型。
和前一代相比,GPT-4,除了速度更快、答案更准等常规更新外,还增加了图片输入、网络连接、长文本处理和插件功能。
尤其是网络连接和插件功能,显著地拓宽了ChatGPT的能力范围。
在日常工作中,GPT-4基本上可以解决大部分信息处理问题。但刚开始用,很多人会发现ChatGPT的回答常常和我们想要的答案相差甚远。
比如,我们直接问“怎么像特斯拉一样实现增长?”
ChatGPT会告诉你需要通过“创新产品、生产效率、直销模式、研发投入、品牌形象”等方面可以实现增长。这个答案并没有错,但只能帮助我们了解部分信息。
实际上,ChatGPT答案的质量和提问的质量有很大的关联。
那应该怎么向ChatGPT提问呢?我们需要增加必要的信息,来提高问题的精准度。
第一步,我们要为AI设定一个身份,并且尽量明确这个身份。
比如,针对商业类的问题,我们可以让AI的身份设定为“天才企业家”。
同时,我们还能在这个身份前面增加更详细的信息,比如“智商和马斯克、爱因斯坦相近”。
身份确定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确定问题的范围。接下来的提问是属于商业问题、哲学问题或者心理问题。
实际上,无论是设定身份、确定问题范围,都是为了帮助AI确定需要调用的知识库,以进一步缩小搜索的范围。
第二步,我们进一步给AI确定回答的范围与标准。
一开始我们可以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比如“特斯拉的创始人是谁?”。
通过基础问题,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确定AI已经找到了指定的知识库。
同时,在AI回答正确的时候,也可以选择确认。这样AI就能联系上下文,知道哪些信息是已经确认的信息。
在基础问题后,我们可以开始问一些稍微有些复杂的问题。
比如,“马斯克的降价策略对特斯拉的股价有什么影响?”
问题的设置最好是由已知到未知、由限定问题到开放问题、由简单到复杂。
已知未知是对我们来说的,不要一开始就问一些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对错的问题。
要知道,即便是GPT-4,答案也并非完全是对的。
限定问题与开放问题指的是问题的开放程度。
限定问题往往有标准答案,而开放问题正好相反。
我们向AI提问,一开始应该选用限定问题。比如,像之前提到的“特斯拉的创始人是谁?”这样的问题。
简单和复杂是相对难度来说的,面对较为复杂的问题,同时开启“Web Browsing”模式的话,ChatGPT就会对答案进行网络检索并进行分析。
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同样是调用网络资源,ChatGPT和Bing Chat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用中文提问,Bing Chat的回答素材主要还是来自中文网站,比如知乎、网易新闻等。
但ChatGPT则会将中文的问题翻译成英文,在更多的信息源中查询,在搜索完成后,又将英文信息转化成中文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输出的答案依然是通顺流畅的。因此,相比Bing Chat,ChatGPT的答案更加丰富。
在面对这个问题时,ChatGPT的答案显然不算完全正确。
因此,我们可以针对答案对ChatGPT进行二次提问。
这里,我们质疑“为什么特斯拉降价初期的股价是上涨的?”在我们提出提问后,ChatGPT会继续进行解答。
这个时候我们再提问关于“特斯拉销量与股价的问题”时,ChatGPT的答案显然更准确了一点。
在结论上,ChatGPT承认“股价影响是复杂的”,而且在具体讨论中也区分了“短期”和“长期”。
相比最开始的回答,这一次的答案更加全面。
反馈非常重要,这相当于告诉AI,什么样的答案是我们需要的。
很多要求可能无法准确描述,但通过对回答的评判,AI自然会学习到我们对于答案的一些要求。
这就是GPT-4强大的学习能力。
最后一步,我们继续问“马斯克的哪些举措提高了特斯拉的销量?”这个时候,ChatGPT的回答会更加具体。
他提到了马斯克的降价策略、宏大的生产目标、空中更新和驾驶体验等商业策略。
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训练后的答案会更加客观。
ChatGPT对提问的内容还进行了拓展,除了给出了马斯克提高销量的举措外,甚至还提出了一些分析师反对马斯克的看法。
对于获取信息的我们来说,这样的答案显然更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我们总结一下,GPT模型强大的能力在于理解上下文的能力,所以如果想让GPT-4的回答更加精准,就需要不断给他增加信息。
可以通过下面这几个步骤来实现:
在这些步骤中,第二步尤其重要。虽然GPT-4比前几代的模型的出错率更低,但依然可能存在错误。
所以,为了保证答案的正确性,我们需要由浅入深地向ChatGPT提问。
如果AI在前几个问题中出现了错误,我们也必须立即纠正他的回答,并进行重新提问。
可以这么说,想和AI“优雅地”聊天,关键在于训练。
训练既包括设定身份、限定范围,也包括对已知的错误进行校正。
对于ChatGPT,我们不能期望一步就得到答案,而是在训练过程中让答案越来越准确。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过渡点,接下来AI将无处不在。ChatGPT引发的AI浪潮,在规模上与工业革命、电力的发明相当。
未来的竞争,不是人与人工智能AI的竞争,而是掌握AI的人,与未掌握AI的人之间的竞争。
先人一步,掌握当下最流行的AI工具和知识,能让你在未来的生活和职场中具备超级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