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一个法律新媒体的朋友想做一期“法律咨询是否应当收费”话题,邀请我谈谈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实际上这是一个老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拿出来讨论,最后讨论出的结果也很简单:
律师会倾向于法律咨询应当收费,法律咨询怎么可能不收费,不但要收费还要规范客户在微信上咨询律师的正确姿势。(参见律师圈比较推崇的一篇文章《在微信上咨询律师法律问题的正确姿势》)
如果说律师行业一直没有什么变化,上面讨论出的结论应该是正确的,毕竟法律咨询也是有成本的,而且能给咨询客户带来价值,收点费用绝对是合情合理的。
但问题在于律师行业虽然这两年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外部环境一直在变化,尤其是今年,我们已经进入到ChatGPT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律师谈论“法律咨询是否应当收费”还有意义吗,甚至再进一步谈论“律师还有资格做法律咨询吗?”
智能法律咨询进化史
我个人之前在法律科技公司待过几年,当时我们内部讨论最多的是智能技术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律师行业,当时得出的结论还没有那么乐观,大家更多认为智能技术还处于“AI的史前时代”,主要原因在于AI的底层技术始终没有很好地突破。
目前国内流行的智能法律技术,比如智能咨询、智能合同有很大一部分的底层技术仍然是很初级的“专家系统”,是对已有知识的整合梳理.
比如中国法律服务网引入的“智能法律咨询”板块就是典型的专家系统;再进一步过渡到“知识图谱”,是在各类知识数据之间建立链接,初级的形态类似于各个法律数据库已经实现的“法条联想”功能,但会比这个更进一步,比如之前华宇元典推出的“刑期辅助预测系统”,就是以知识图谱作为底层技术的典范。
当时的智能技术能做到的还仅仅是这个效果,对我们这些从业者来说还是蛮失望了,认为智能技术目前还是处在史前时代,并没有真正影响律师行业的可能。
直到ChatGPT的出现,正如我的一位前同事说的“决定趋势的不是事物的现状而是本质”,ChatGPT让我们看到智能法律咨询的可能。
ChatGPT的突破在于普通民众用自然语言(口语)就可以和智能系统做交互,更重要的是ChatGPT的自主学习功能。
我们可以通过追问“投喂”资料让ChatGPT变得更“聪明”,给出的答案更精准。
况且对智能系统来说,进化迭代一直在持续,从ChatGPT1.0到现在的4.0,智能系统进化速度之快确实让我们有些担心,以至于马斯克等大佬纷纷要求暂停ChatGPT的进化训练。
具体到我们律师行业就是客户借助ChatGPT就能获得以往需要通过律师才能获得法律咨询效果。这项技术的出现让我们再讨论法律咨询是否收费已经没有意义了。
ChatGPT带来行业新变
ChatGPT基本可以实现法律咨询的零成本,既然是零成本,法律咨询的免费也就可以期待了。
而法律咨询如果借助ChatGPT,可以在保证品控的情况下,实现免费和高效,必然会引发我们律师行业的一系列变化:
首先是公共法律服务的扩展。之前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已经在用智能技术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了,包括中国法律服务网的智能咨询板块以及各地司法机构部署的“无人律所”,但因为技术不够成熟,发挥的作用有限,律师也没有感觉到压力。
但现在ChatGPT的引入,让“智能法律咨询”可以落地了,必然最佳的应用场景就是公共法律服务,后续公众遇到法律问题,第一选择就不一定是律师了,而是公共法律服务系统。
这点必然会引发公共法律服务的扩展以及商业(律师)法律服务的压缩。
再者国内的大型企业,以BAT为代表,也包括字节跳动、中国联通等机构也在做智能法律咨询的部署,只不过这些机构是把法律板块作为其战略布局的一部分,律师的主业只不过是别人的“一小块”。
一旦这类技术涉足智能法律咨询,它们有技术、有资金、有流量,必然会自己“承做”一部分法律咨询而无须再对接律师,相当于削弱对律师的依赖。
举个简单的例子,短视频领域,这些大机构完全可以用“数字人”取代律师出镜做视频和直播,用ChatGPT做后台留言咨询,用大数据做有效案源筛选,之后再给律师做案源分配,这个时候律师只是大机构“业务承办”的一个环节。
大机构的加入,对律师行业来说,绝对是降维打击。
而实际上这点已经在逐步变成现实,正如之前微软发布的消息,将GPT-4技术融入到Microsoft 365 Copilot。
假定一下,之前客户要起草一份离婚协议还需要找律师帮忙,而现在客户只要使用Microsoft 365 Copilot就能让系统帮自己起草一份合适的离婚协议。相比律师,专业度和匹配度都不在话下。
真有点印证了《三体》中的一句话“消灭你,与你何干!”,这是律师行业未来几年可能面临的最大挑战。
第三点从我们律师自身的角度来说,讨论咨询是否收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法“控制”咨询的成本,也很少有律师会去做咨询成本的优化。
比如我们之前就梳理过“咨询问答数据库”,是以行业或者领域为单位将常见咨询问答梳理出来,而后碰到客户咨询的实际场景,只需要安排实习律师借助“咨询问答数据库”就能很好地满足客户“单纯”的咨询需求。
当然要进一步借助咨询引导成案还需要进一步的设计和训练。所以仅仅一个简单的咨询问答数据库就足以降低咨询的成本,更何况当下还有ChatGPT这样更加成熟的技术,律师如果能率先应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客户的免费咨询,再从免费咨询中筛选案源线索跟进,形成有效案源。
这点才是当下这个阶段,律师对待法律咨询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讨论“法律咨询要不要收费”。
主动应用ChatGPT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目前ChatGPT还只是在国外应用,什么时候引入国内、以什么方式引入国内、如何做国内法律场景的融合以及对ChatGPT的监管和限制政策都不明晰,换句话说这种状态给我们律师适应ChatGPT带来的变化预留了一点过渡时间。
在过渡时间我们就得去接触、了解、测试ChatGPT,而不是看着别人怎么讨论,测试之后要做融合,看看当下的业务怎么调整才是实现未来几年“律师与ChatGPT的共存”,而不是被动等着“那一天被消灭掉”!
在这里再多说一句,目前国内律师行业不乏对ChatGPT的讨论,其中不乏不以为然者,首先是不相信,其次是很不屑,再次是我行我素,认为ChatGPT也是虚妄,所谓的冲击律师行业甚至替代律师皆是浮云。
因为有过法律科技公司的经历,对技术要素我个人一直不敢轻视,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决定事物趋势的不是现状而是本质”。
ChatGPT确实是一项技术的突破,虽然现在这个阶段做出的效果还“差强人意”,但有一点是确信的,技术的进化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