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华为|ChatGPT

30亿美元的新市场,华为够吃吗?

作者:田野麦穗发布时间:2023-02-11

原标题:30亿美元的新市场,华为够吃吗?

科技圈的风头最近都被ChatGPT给卷走了,上市公司争抢着ChatGPT的概念,科技大佬们也在借ChatGPT争相表达自己的时髦观点,华为的一场新战略发布会在波涛汹涌的舆论场中没有掀起半点波澜,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

这让我越发好奇的去看了看华为这场发布会究竟发布了些什么。看到“超融合+”战略这几个字,一切都清晰了。产品与C端消费者无关,对to B IT业务的深度整合,技术创新层面属于平台化能力向边缘市场的延伸,确实有些无趣,但对华为却相当重要。新战略是华为在终端业务受到外部因素影响面临严重冲击局面下的“打粮”之战。

只是,这区区30亿美元的增量市场,华为够吃么?

HCI就是数字化转型的价格战

酷炫的概念总是让人神往,一知半解的朦胧最迷人,HCI超融合究竟是个啥?从概念定义上看,它是Hyper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的简称,即在融合的设备里实现虚拟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架构,它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采用软件定义的方式集成到单一设备中,让沉睡的硬件也能发挥到最佳的作用。

从宏观上理解, HCI可以让万物互联得以更高效的实现,是各个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可靠的IT基础设施。作为数字时代的底层支撑,HCI听起来就像个大生意,实际上比较反差。

分析机构Gartner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超融合市场2021年的市场规模约为18亿美元,到2025年预计达到30亿美元,中国市场的复合增长速度达到23%。对于华为去年936.2亿美元业绩来说,30亿美元只相当于一个零头,而且还有思科、Nutanix、VMware和微软等一众国际头部企业在其中抢食,这30亿美元的蛋糕华为最终能吃下多少还要看最终市场竞争的结果。

为什么说HCI是数字化转型的价格战呢?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全民上网正在倒逼众多传统行业和海量中小型企业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走弯路,走错路,前期投入大,短期效益低的问题也比较凸显。

特别是一些大型传统企业面临着业务场景与IT基础设施融合效率的问题,业务扩展不断接入新硬件设施的适配性问题,以及产业合作软硬件系统整合的问题对超融合有着刚性需求。

从华为的介绍来看,其“超融合+”战略要帮企业实现从设备融合到应用融合、从中心到边缘、从单一算力到多样算力及从单厂商全栈集成到软硬件生态开放的跨越。具体到应用上,华为会携手伙伴共同打造一站式IT应用解决方案集成平台——华为蓝鲸应用商城,致力于让伙伴和客户使用企业应用像用手机App一样简单。

体验方面,推出面向分支边缘的专用硬件,在市电接入、噪音控制、宽温适配等方面进行强化,以适应边缘场景的复杂环境。商业方面,“超融合+”全面开放软件能力,为伙伴提供质量认证机制、硬件加速模块和交付运维工具三大类技术支持,降低伙伴开发超融合产品的难度。

依我对华为超融合+的理解,就是华为充分利用自身在云计算服务、通信设备、多类型智能终端,多场景IT部署实施,特别是在智慧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中所积累的“云、管、端”的集成服务能力,进行标准化,集成化,平台化和开放化,来向更多传统行业,边际领域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赋能,平台能力标准化输出具有显著的边际效应,而高性价又是打破传统行业壁垒,触动消费决策的杀手锏。

所以,超融合+走向普及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不断迭代的价格战。平台能力是众多中小厂商无法实现和抗衡的,这注定是哥斯拉级别领地争夺战。

填补终端空缺,华为打粮“不挑食”

如果美国针对华为的第五轮制裁在5月份真的落地,华为高端智能机产品可能会面临无芯可用的局面,即使拥有出色的产品力,被降代的主芯片还不能上量,对华为的业绩贡献将非常有限。你要知道,华为终端是一个接近2000亿业绩的核心产粮区,占华为全年营收的接近三分之一。

这块核心产粮区如果被人掠走,华为今年就必须要在更多领域深耕细作,传统阵地要提升“亩产率”,还要考虑传统业务的多种经营问题,比如“水稻田套产养殖”、“果园林地套种分层经济作物”等。

华为企业内部软硬件云平台能力从智慧城市骨干市场,向传统企业数字转型的细分市场,乃至想中小型企业运营数字化赋能的边际市场不断延伸就是精耕细作,提升“亩产率”的一部分。

在另外一个门槛相对较低的大赛道,华为厚积薄发,逐步走向前台的趋势会在特殊情况下加速出现。这个大赛道就是造车。2022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汽车类全年总额为4.6万亿,华为作为智能汽车赛道Tier 1供应商,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市场拓展壁垒较高,竞争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的窘境也比较明显。内部关于华为是否亲自下场造车的争论也异常激烈。

面对这么大体量的市场,以及时不我待的机遇,相信华为在特殊时期会有特殊的动作来增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打粮能力。一直主张自己造车的华为市场悍将余承东,目前统揽智能汽车相关业务的大权,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和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的双料负责人。可以预见无论华为是否造自有品牌的车,华为在整个智能汽车产业链的主导权,市场下沉能力方面将会有更大的动作。

在目前的智能汽车产业链当中,华为的能力可以说除了不贴华为LOGO外,各个环节都已具有相当强的实力。以问界品牌智能汽车为例,从外观设计,系统集成,核心零部件供应,智能操作系统,乃至终端销售渠道都由华为全权赋能。赛力斯则主要负责生产线成品组装制造。目前,在问界高端系列车型的运营中,已明显看到华为扮演者更为主导的角色,毕竟从产品力打造和渠道销售这些核心环节都由华为负责,华为没有理由不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兑现更大的利益。

把智能汽车产业链赛道深耕好,本身就是一个能产生数千亿产值的核心业务。华为如果最终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智能汽车,并利用国际化的影响力向国际市场大举进军,不说成为下一个比亚迪,孵化出一个比肩蔚小理的拥有更强国际化市场能力的新能源车小巨头是大概率的事情。汽车芯片大多在28纳米制程,目前国产化率在稳步提升,华为在智能汽车赛道可以放开手脚的干,以余承东的性格,后续必定会有更大的动作。

对于华为来说,今年另外一个特殊的意义就是孟晚舟英雄归来后,晋升为华为轮值董事长成员,并将在今年4月开始当值。享誉全球的“铁娘子”能否带领华为在被卡脖子的艰难时刻,逆流而上,胜利突围也是外界十分关注的。

近日,孟晚舟带队走访了数家央企,见证双方的合作,向外界透露了其开始轮值成为华为这艘巨轮的掌舵者。

华为这架满目苍夷的轰炸机,再次驶向战区。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