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的“天问”——从前两年的“我们距离高通、英特尔还有多远”,到今年的“我们距离ChatGPT又有多远”,背后都是中国科技界的焦虑与自我审视。
3月16日,百度推出了基于新一代大语言模型的生成式AI 产品文心一言,踉踉跄跄 的给出了答案。外界普遍认为,其与前一天发布的GPT-4仍有较大差距。而GPT-4的高级版本正在测试,储存能力是普通版本的5倍。
李彦宏在发布会上表示:内测中的“文心一言”并不完美,但市场有需求必须要推出来。他同时表示,已有650家企业宣布接入文心一言生态。
这表明,面对更强的 GPT-4,更封闭的 OpenAI,中国科技企业“落后一步”的焦虑愈发强烈。这背后引发的冷思考则是:软科技也有能推动产业革命的硬实力,如果所有的投入和社会关切都只聚焦硬科技上,我们可能会错失更多的“软科技”划时代产品。
“软硬兼顾”,科技才能走 的更远
在发布会上,文心一言问答测试为视频演示,均为提前录制。与GPT-4在发布会上长达24分钟的现场演示相比,失色不少。
据了解,文心一言发布后,将采用内测+邀测形式,并不会公开放开。目前虽然已有数百家企业宣布接入并拿到内测入口,不过该合作未有实质进展。但在GPT-4发布会进行的同时,可汗学院、Quora 等多个公司也同步在产品上接入了GPT-4—即接即用。
百度是目前全球大厂中第一个做出对标ChatGPT产品的企业。
李彦宏坦言:对标ChatGPT门槛很高。无论是哪家公司,都不可能靠突击几个月就能做出这样的大语言模型,需要多年的坚持和积累,没法速成。
据百度内部的披露,百度对文心大模型的投入相当巨大,研发投入的50%-60%都给到了文心大模型。
数据显示,百度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占百度核心收入比例达到22.4%。这些年来,互联网科技企业在研发投入上都不手软,阿里、腾讯的研发投入在2019年—2021年这三年,就超过了1000亿元。
即便如此,所有中国科技企业依然“落后一步”,这是个已成事实的遗憾。
在中美博弈背景下,在AI浪潮即将引发的生产力革命面前,遗憾更是变成了“刺痛”:从GPT-3开始,OpenAI 再未开源,也没有在发布会上提及多少技术细节。
这意味着,ChatGPT未来极有可能演化为新的“卡脖子”问题,这与OpenAI用的高端算力芯片a100,被美国出口管制“卡脖子”没有本质区别。
在大国博弈中,“硬科技”也不太可能单兵突围。
“硬科技”和“软科技”之间,天然存在着“互为发展,互为拉动”的相辅相成关系,不能强制割裂。事实上,“软硬兼顾”的发展模式,也一直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主流。
中国在过去30年集全球硬科技之大成,使以数字技术应用和场景创新为重点的“软科技”快速发展,后发先至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强国。更是建成了全球范围内功能最强大、服务人群最多的数字政府体系。
同时在toC、toB、toT领域成就了大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软科技”的中国式企业,如华为、阿里、腾讯、百度、字节等。
这些承载了全球最多的用户,构建了全球最丰富数字生态的中国科技企业,极大助力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诞生了诸如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车联网、平台经济等许多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并为硬科技的突破提供了更多场景和模式支持。
这些,都是“软硬兼顾”的结果。其实,中国这些年依靠互联网的开放环境,大大提升了国力是不争的事实。而ChatGPT的诞生,更是令软硬协同、互促、共生、共进的数字经济生态路径,日趋清晰。
但如果一味强调“硬科技”,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于上,不但这些创新无法在中国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开花结果”,恐怕ChatGPT这样划时代的“软科技”,永远也无法诞生。
“软硬协同”,重构科创底层逻辑
在发布会,李彦宏认为,文心一言是一代代百度技术人员追逐科技改变世界的梦想产物。
事实上,这也是众多中国科技企业追逐梦想的一个缩影。因为中国还有华为盘古、阿里M6、腾讯混元、智源悟道、中科院自动化所紫东太初等大模型。但在“硬科技”语境下,这些“软科技”被忽视也不足为奇。
不过,在ChatGPT“先发制人”局面下,科技产业界已有所警醒。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就曾对媒体表示,通用型认知智能技术突破,很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上最大的一次技术飞跃。他建议,国家应构建以领军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加速追赶国际前沿水平,否则将处于被动局面。
腾讯云副总裁李学朝也透露,通过“预训练大模型+下游任务微调”的模式,一定会让AI应用变得更加通用化,在此基础上,原有的AI应用场景会做的更深,同时,AI也会渗透到更多场景当中去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赵晓光认为,ChatGPT的出现启示我们,要将实验室中的好技术推广到实践当中,在更广泛的场景中被使用起来。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则指出,ChatGPT之所以引起关注,在于它是一个大模型,有效结合了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在计算方法上有进步。
这一界定,总结了当前及未来科创的一个重要共识:在以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硬科技”之外,以数据、信息等为依托的“软科技”和模式创新同样不容忽视。
而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重组后的科技部更加关注科技的“顶天立地”。
所谓“顶天”,主要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等;所谓“立地”,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巩固和厚实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基。
简单而言,前者更注重“硬科技”攻关,后者更偏重“软科技”的应用,也就是创新的系统方案、技术应用,更有效的和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落地。
实际上,2020年初发布的《关于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大研发需求征集工作的通知》,就强调“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予以破题和解决的重大需求,特别是针对具体应用场景的协同攻关需求”。
今年2月底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也提出“要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明确昭示了软硬协同攻关的重要性。
有专家认为,相较于“硬科技”创造的实力优势,“软科学”贡献的是模式优势,两者各有所长,不可偏废。
如从人工智能发展方向来看,一个是数字世界,一个是物理世界,就是感知、决策、执行和反馈,本质上是把AI引擎和更多的硬件结合。而软硬一体化,真正能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人,则是强AI的真正奇点。
从人工智能应用趋势来看,一是在科研端,人工智能为生物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新的途径,正在引领科研范式变革。二是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脑与认知相关技术的共同驱动下,特别是“智能+”的范式,使制造、交通等领域工序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软硬协同”。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影响、引领着科技产业界,重构科创的底层逻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针对中国大模型“落后一步”的事实,国内公认的可行突围方向,就是“从硬件、软件、机制等方面协同发力,以更多核心应用场景为牵引,运用国产预训练大模型技术惠企便民,加快技术迭代”。
毕竟,技术革命的浪潮需要每一朵“浪花”推动,从来不分什么“软硬”。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