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人工智能

和 ChatGPT 聊一聊建筑行业

作者:未来城不落发布时间:2023-02-10

2022 年会被铭记,因为在这一年里,令人惊叹的人工智能推动工具被更多人所接受:前有基于文本的图像生成器 StableDiffusion,Midjourney 和 DALL-E 2 ,后有类似于“不存在的房子”这样令人不安的设计实验,再到令人惊叹的智能 OpenGPT——这是一款基于语言处理设计的人工智能,用以生成类人型文本。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谨慎地将 OpenGPT 描述为“进程的预演”,任何用户都可以与其谈论任何事情:它的运行结果是惊人的,对于创意相关的工作,它很容易体现出所谓的无数次处理。然而, OpenGPT 并不具备浏览互联网的权限。相反,它基于自身所组织的巨型数据库进行交互。正如甘尼特集团的 Eric Ulken 所表达的那样:“即使是最优的生成性人工智能工具,也无法超越它们训练的极限”,所以什么是“不适当的请求”也是(由人类)事先调整的。

ArchDaily 在 2017 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自动化的文章。从那时起,人工智能的发展迅速崛起,在很多时候不知不觉地嵌入到我们作为建筑师的日常工作中。作为“人工智能在短期内能对建筑和人类实现什么”的象征,我们与 OpenGPT “交谈”了 2023 年的建筑趋势。请对以下内容持保留态度。下文中的对话已经编辑过,以保证文章长度和明畅性。其中的超链接和文本样式为编辑人工添加调整。(欢迎读者至文尾为 ChatGPT 评分)

ArchDaily:2023 年,建筑的主要趋势是什么呢?

ChatGPT:建筑行业的具体趋势是很难准确地被预测的,因为这个领域在持续不断的发展,并且受到文化、经济和技术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然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大体趋势可能会在未来继续塑造该领域。 

可持续性和能源效率: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设计的环保性和资源有效利用。包括使用能减少能源消耗的材料和技术,如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和绿色屋顶。

技术的使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到先进技术,从 3D 建模和打印到 BIM 和物联网(IoT)。

适应性再利用:现有的趋势是重新利用,或者将现有建筑改建为新的用途,而不是拆除他们然后建造新的建筑。这有助于保护一个地方的特色和历史,同时减少建造带来的环境影响。

社区中心化设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重要性,这些建筑和空间对于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各类人群都是无障碍、友好的。包括步行环境的设计,创造鼓励社会互动和社区参与的空间。

亲生命性设计:这种设计方法将自然界的元素融入到建筑环境当中,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们的健康和与自然界的联系。其中包括使用天然材料,结合绿化空间和自然光线,以及自然通风的设计。

可持续是大家议论的焦点,但是在建筑行业中,“漂绿(一家公司、政府或是组织以某些行为或行动宣示自身对环境保护的付出但实际上却是反其道而行)”已经能够自我伪装。作为公民、读者和消费者,我们该如何识别它呢?

寻找以下迹象可能会有帮助:空泛夸张的主张;缺乏像 LEED 或者 BREEAM 这种第三方的认证;对某一方面过度地强调;缺乏透明度。 

真正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司通常会公开他们的环保实践,并愿意提供信息和数据来支撑他们的主张。

务必记住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没有任何产品和建筑是完美的,这中间自然存在着权衡取舍。然而,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漂绿”,并且做好分内的研究和审慎调查,以确保对于产品或建筑环境性能的声明是准确的,并有证据来支撑。 

社会一直要求提高建筑供应链透明度,但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工作流程,这在 COVID-19 大流行病爆发后已经得到证明。此外,尽管我们能够完全了解供应链的每一个部分,它仍然只是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一个因素。

你说的对。建筑供应链是复杂的,涉及到许多利益相关方和中间商。追踪和掌握建筑项目中所有使用到的材料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当它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时。供应链透明化对于道德和可性持续采购、减少供应链混乱以及提高成本可预测性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供应链透明度并不是影响建筑项目环境性能的唯一因素。提高供应链透明度的一个解决方法是使用区块链技术,该技术能为建筑中的材料和部件创建一个安全的数字记录。虽然区块链可以提高透明度,但必须与其他策略和技术相结合,以应对建筑行业中的可持续性挑战。 

区块链将像“芯片”一样作用于每个材料,是吗?

区块链在建筑行业的一个潜在应用是用它来跟踪和校验建筑材料的来源和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材料和部件都可能被贴上独特的标识符,或 “芯片”,并记录在区块链的数据库中。这个标识符可以包含材料的来源、质量以及其他相关特性等信息。

说到这里,自动化已经被建筑师们描述成了就业杀手,你是如何看待建筑自动化呢?

自动化和其他形式的技术都有可能彻底改变建筑设计和建造的方式。然而,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技术也可能会产生意料之外的后果,包括可能取代工人或者是改变行业的工作性质。

尽管如此,自动化在建筑行业中并不是一个新现象,许多曾经由人工完成的工作现如今都通过各种技术实现了自动化,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3D 打印、机器人技术、建筑和建筑设备中的物联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自动化有可能会取代一些工作,但它也能够创造一些新的工作并且提高效率,使建筑师和其他建筑专业人员能够专注于更复杂和价值增值的任务。比如,BIM 软件的使用可以帮助精简设计流程,使建筑师们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减少花在重复性工作上的时间。 

所以,专业技能只是作为建筑师的其中一面。既然我们谈到了这里,我认为建筑更像是一个工具包,而非一种工作的描述,你认同吗?

我同意。建筑是一个包罗万象的领域,需要广泛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如果把它看作“工具包”,对于建筑师应对各种挑战和项目是有帮助的。除了精通 CAD 和 BIM 软件等专业技能外,建筑师还需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管理的技能。同时也要对材料和建造技术、建筑规范和法规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广泛主题有所理解。

对于建筑师来说,适应和接受新的事物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建筑领域在不断的发展,并且被新的技术、材料和设计方法所塑造。能够快速学习和适应的建筑师将有能力应对千变万化的建筑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怎么看待亲生命性设计成为趋势?这与景观设计师的工作有什么不同?

亲生命性设计可以从若干方面来与景观设计相区分。景观设计聚焦于室外空间的设计和规划,比如公园、花园和绿路。但亲生命性设计采取更加整体的方法,寻求将自然元素结合到建筑环境的方方面面中去。

亲生命性设计可以涉及一系列的策略,包括在建筑中使用自然光、天然材料和自然通风;将植物和其他自然元素纳入室内外空间的设计;通过窗户、视野和其他开口来创造与自然的视线联系。

总之,亲生命性设计提供了一种方法来创造更宜居和可持续的社区,用以适应人类的需求和偏好,并且有利于健康,幸福感和生产力。 

你有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吗?

全世界有非常多实践于现实生活中的亲生命性设计的案例。这里有几个例子: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的自然场所:这个户外游乐区由 Studio Gang 设计,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空间组成,模仿森林、草地和河流等不同的自然环境。

新加坡“海湾花园”:这个获奖的花园由 GrantAssociates 设计,具有一系列生态设计元素,包括一个雨水花园、一个蝴蝶花园和一个儿童花园。

纽约时报大楼:这座由伦佐·皮亚诺设计的建筑具有许多生态设计元素,包括绿色屋顶、活体墙和一些提供自然景观的户外空间。

让我们把话题回到你之前提到过的趋势,2021 年普利兹克奖得主——拉卡顿-瓦萨尔建筑事务所(Lacaton & Vassal)以其适应性再利用而闻名。除了这家成功的法国公司以外,欧洲似乎在这个话题上处于领先地位。

在欧洲,尤其是在那些有着悠久历史和建筑密集的城市,适应性再利用通常被视为保护文化遗产和减少新建筑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方式。在这个大背景下,像拉卡顿-瓦萨尔建筑事务所这样的欧洲公司因为其创新的适应性再利用方法而获得认可,该方法强调了保护和改造现有建筑,而不是将其拆毁后从头开始。

然而,适应性再利用并不仅限于欧洲,世界各地的其他地区也有许多成功的项目。例如,在美国,城市地区中有许多适应性再利用的案例,如将以前的工业建筑改造成住宅阁楼,或是将旧学校和办公建筑改建成混合用途的新开发区。 

我认为拉丁美洲正在错过重新利用其最大城市的市中心的机会。一些大都市还仍处于离开城市前往郊区的过时进程中。

的确,在许多拉美城市里,近十几年来,市中心地区经历了人口剧减和经济萧条,因为人们都迁往郊区和城郊更新的开发区中。这个趋势由多种因素推动的,包括交通模式的变化、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改变。

这为适应性再利用和城市再开发提供了机会,因为这些未被充分利用的区域有潜力被重新利用为新的用途,如住宅、商业或综合用途的开发。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说服开发商、政策制定者和政治家相信长期观点里的益处,尤其是考虑到世界范围内一直在经历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动荡。在这些时刻,很难对未来抱有积极的态度。

考虑到我们这个社会所面临的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对未来感到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人类历来有着适应并克服困难的历史。我们已经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进展,并拥有方法和资源来应对当前的挑战,如气候变迁、社会不平等以及政治斗争。未来也许是不确定的,但通过利用我们集体的知识和技能,我们有可能为自己和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日筑闻”(ID:ADCNews),作者:ADCNews,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