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GC技术的发展,内容产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我作为一名内容平台的产品经理多少有点惴惴不安。前几日,我与投资人老范,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探讨了AIGC对内容产业影响的话题,这次聊天收获满满,我迫不及待将这次讨论的内容整理成了文章。但在这之前,请让我先介绍一下老范。
老范曾就职于盛大创新院、猎豹移动,是Tiktok的早期投资人,是一名互联网资深老兵,也是一名油管科技类的UP主,他对于行业趋势洞见也是与众不同。但最让我佩服的是老范作为互联网老兵,依然能紧跟时代潮流,玩ChatGPT、Midjourney 比很多年轻人玩得都要好。
老范的核心观点是:内容生产的成本将变得极低,但流量会变得更贵,人需要更像个人,但会有新的盈利模型的产生。
长久以来,互联网的流量模型是一个三层的漏斗,“获客 → 留存 → 变现”。过去我们通过大规模广告投放获客,通过提供内容获得用户留存,然后通过广告、打赏、会员等办法变现,但是如今处于互联网的下半场,背后的成本大头是流量投放和内容采购。
接下去是AIGC时代,优质内容的成本将被极限压缩,通过AI可以轻松地将大量的数据和文本转化为高质量的内容,无论是文字、图片、音频还是视频。但更便宜的内容,也需要有更多的消费者。
大量溢出的内容也导致了流量争夺的加剧。节省下的内容采购成本将转移到投放成本上,因此会更加看重流量模型的变现效率。未来的流量模型将变成“获客(内容) → 变现”。AIGC的内容将成为流量投放过程中最有效的钩子。
老范给我举了个例子,未来ChatGPT可能会颠覆各式各样的咨询行业。以移民咨询为例,大部分想要咨询的用户通常都问一些很基础的问题,但是真正下定决心移民的人并不多。目前,中介公司只能通过设置咨询费的门槛筛选出精准客户,但是这也排除掉很多潜在客户。
当ChatGPT的介入后,我们可以将基础的咨询服务作为流量投放的钩子,人人都可以享受基本的咨询服务。通过机器再筛选出真正的客户后再交给人工,这样普通用户既享受了基础的服务,目标用户又能够有效地转化,咨询公司又能够赚钱。
现在,大语言模型解决了问题的宽度,但是细分领域还是要有微调模型,在每个细分领域都是机会。如果是创业者或投资人,可以从流量模型的效率角度去评估项目的价值。
随着AIGC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内容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消费者不会仅满足于视觉和听觉的体验刺激,他们更加需要的是更具有价值感的服务体验。
老范做了个“预制菜和大饭店”的类比。
预制菜是方便实惠的,但它们都是标准化的,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特殊口味和服务体验的需求。相比之下,人们之所以去大饭店用餐是为了享受服务体验,价格昂贵但环境优美,服务到位,而且主厨有丰富经验和资历,所提供的菜品也更加具有特色和独特性。
未来的内容产业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一些媒体内容将会被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以满足大众消费的需求,例如,影视解说类短视频。未来还会有更多形式的快餐内容,以满足大众对于普遍内容的需求。
另外,还有一部分内容将会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体验,这些内容将由资深的内容创作者提供,他们将扮演饭店主厨的角色,以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经验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这个时候人需要更像人而不是机器人。
例如,软件咨询行业,虽然具体代码可以交给ChatGPT来实现,但是依然需要有人扮演项目经理的角色,因为还有许多不能被替代的工作,如与客户建立情感连接,深入了解需求,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还有把控项目质量、成本和时间,这是一套综合服务体系,依然需要行业资深人士。
未来的内容创作者的内容制作80%的工作都可以交给AI完成,但是思想内核还需要人来把控。因为“人需要更像人”,人设也将成为创作者很重要的资产。
另外,这些创作者角色要从内容制作者转变成服务体系搭建者,因为前置的内容只是获客环节的第一步,剩下的还有很多要做,例如,课程体系、社群互动、情感连接、个性化问答以及社区资源整合,从而来满足用户对于高品质内容和服务的需求。
因此,私域流量运营也将会成为未来内容产业的重要一环。而ChatGPT也可以帮助私域运营提效,除了社群的日常管理和互动、还能提供智能的推荐和个性化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高品质服务的需求。
创作者们如果能善用AI工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提升内容创作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高品质服务的需求。节省出来的时间,能让创作者更好地去扮演好自己。
未来的创作者团队构成可能是”1+1+N”,1个创作者和1个社区,外加N个机器人。在AI的辅助下,创作者可以低成本、低风险地创业,而很多势能可以从社区中获得。这也帮助了个人创作者的崛起。因此,传统的MCN公司的圈养素人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
过去他们为了绑定主播通常会签订一个苛刻的长期合同。站在MCN公司的角度,他们认为把一个素人主播培养成百万粉丝的网红,如果翅膀硬了就单飞了,带来的损失是难以挽回的;但对于有能力的主播来说,成功主要原因还是归结于自己本身的素质,而不是MCN的管理模式,他们认为签卖身契是不公平的。
在未来的MCN机构应该是去中心化的(DAO)组织形式,创作者和机构是平等的合作关系,机构通过工具和服务帮助创作者赚到钱,然后再从中分润,同时创作者之间形成一个联盟,保持流量互通、圈子互通。类似于娱乐经纪公司或律所的合伙人制度。
老范举了某个主播出海平台的例子,这个平台以工具的形式帮助主播更好地把内容发布到海外平台并获得收益,在这种场景下面也能串联主播之间的资源,形成一个互惠互利的团体。
每个创作者需要善于利用AI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打造自己的品牌和价值。只有这样,创作者才能在这个充满变化和机遇的时代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其实在巨浪之下,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创作者,而是我们每一个提供脑力服务的人。乐观的人总说:“当新技术产生之后,也会有新的岗位需求出来,所以不用担心”。但我从悲观的角度看,这次变革不一定会这样,因为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就是要取代人。在这个行业里面,除了顶尖的算法岗位之外,剩下的岗位就是标注数据。
当人与机器拼效率的时候,永远都不是对手。老范提的“人要更像人”是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方法论。“善用AI,打造流量模型,突破现有的枷锁”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急需考虑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PM熊叔”(ID:pmxiongshu),作者:PM熊叔,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