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陈维城)6月9日,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主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用电池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应对动力电池产业新挑战。
欧阳明高提到,中国动力电池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但也面临增速放缓、利润率降低、产品迭代加快等挑战。应对这些新挑战,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就是电池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来支撑设计、制造、管理、回收,以便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提速、提效、降本。与此同时,迎来了新机遇就是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已经进入了大模型时代,正在实现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阶跃。
具体来看,欧阳明高介绍,首先智能设计已经从实验试错到仿真驱动,到了智能化全自动,效率可以提升1到2个数量级,这是革命性变化。其中两项核心技术是高精度建模、高效智能寻优算法。第二是智能制造,可以用仿真做数字孪生、缺陷智能检测、产线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来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智能装备从单机智能到多机协同智能,到整条生产线一体化智能,一个级别一个级别的上升。
欧阳明高提到,智能感知可以引入多维的传感器,最重要的电位传感器,融合机理和人工智能,可以开发出内部状态的感知算法,来实现对内部状态的评估以及预测。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大模型来进行电池管理,比如进行热失控安全的预警。智能调控,以前通过设计只有充电可以控制,放电基本上不能控制;现在可以对充电吸锂进行调控,也可以对内部气体进行调控。还有智能回收,非破坏性修复,可以通过小电流进行调控等,需要智能化对寿命的预测。
对于未来展望,欧阳明高介绍了技术路线图:在智能设计、智能电池方面主要是高精度多尺度的建模技术+电池内部的多维传感。在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方面主要是产线大数据和先进制造技术+单机智能化与多机协同。对智能管理和智能回收,主要是靠大模型与主动调控。
编辑 陈莉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