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明文广记。最近ChatGPT特别火,大家玩得不亦乐乎,ChatGPT是一种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前身是机器人。我们来看看机器人是谁先发明的。
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是在1959年 ,由享有“机器人之父”美誉的美国人恩格尔伯格发明的。现在只要谈及机器人,大家都以为是西方人先发明的。其实世界上最早发明机器人的,是西周时期的中国人,而且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有多种机器人问世。
西周时期,中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机器人。
公元前三世纪撰写的《列子·汤问篇》中记载,周穆王去西方巡视时,遇到了工匠偃师,偃师研制出了一种会唱歌、跳舞的伶人,给周穆王展示。这种伶人不仅能做出很多高难度的动作,还能够与周穆王的嫔妃们“眉目传情”,气得周穆王差点要杀了偃师。幸好工匠偃师及时拆解了机器人给周穆王看,周穆王才知道这是个用木头皮革等材料制成的假人,就原谅了偃师。
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不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越日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趣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诛偃师。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穆王始悦而叹曰:“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诏贰车载之以归。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单于冒顿围困。刘邦的谋士陈平得知匈奴兵精锐骠悍,但冒顿的妻子阏氏心性妒忌。于是陈平就命令工匠制作了一个精巧的木机器人。给木机器人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花枝招展,美貌俊俏。然后把它放在城墙上,发动机关,这个机器人就跳起优美的舞蹈,惹人怜爱。阏氏在城外看到此景,不明真相,信以为真,把这个会跳舞的机器人当作真的汉朝美女,怕破城以后冒顿宠幸这个中原美姬而冷落自己,便说服冒顿弃城而去,刘邦及汉军这才化险为夷。
马钧是三国时期的传动机械大师,他发明了一种名为“水转百戏”的木偶玩具,在水力的作用下,木偶人竟能做出吹、弹、唱、跳等各种动作。
有人进献一种百戏模型给魏明帝,这种“百戏图”造型精美,但不能活动。 高堂隆与马钧有嫌隙。高堂隆趁魏明帝欣赏“百戏图”时让皇上下旨,命令马钧让这套木偶动起来。 马钧经过琢磨研究,重新雕刻了木人,暗中设下了机关,利用水力将它发动,制成活动的“水转百戏图”。只要把机关一开,上层的所有陈设的木人都动起来了。有的击鼓,有的吹箫,有的跳舞,有的耍剑,有的骑马,有的在绳上倒立,还有百官行署,表演变化多端,惟妙惟肖,极为生动有趣。
水转百戏"的研制成功,说明马钧已能熟练掌握和巧妙利用水利和机械传动的原理。
隋炀帝是中国古代帝王中难得的“技术控”,他发明了多种机器人,据《资治通鉴·隋纪》记载:
“于观文殿前为书室十四间,窗户床褥厨幔,咸极珍丽,每三间开方户,垂锦幔,上有二飞仙,户外地中施机发。”
隋炀帝对工程技术、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知识抱有很大兴趣,喜欢收集、编纂书籍,还修建了一所又高又大的“自动化”书库。
为了方便在书库查找书籍,他还让人发明了二个“飞仙”装置,大概是一种机械开关装置。隋炀帝去书库时,由宫女拿着香炉在前面引导,当踩到开关时,“飞仙”就降下来,把幔帘卷上去,书库的门以及书柜的门也随之自动开启。等隋炀帝看完书离开的时候,就再恢复原样。
《隋书》里还曾记载了一个隋炀帝发明机器人的故事:
“……帝犹恨不能夜召,于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机关,能坐起拜伏,以像于抃。帝每在月下对酒,辄令宫人置之于座,与相酬酢,而为欢笑。”
隋炀帝有个宠臣叫柳抃,两人感情很好,恨不得时时刻刻呆在一起讲文论诗。为了弥补见不到柳抃时的遗憾,隋炀帝让工匠比照柳抃的模样制作了一个木头机器人,开动机关后木头机器人能坐能站还会磕头,可以经常陪伴自己左右对饮欢笑。
唐朝时制造了多种多样的机器人:
会倒酒的机器人:唐朝是一个非常昌盛的时代,娱乐设备非常的多样化,当然也出现了很多巧妙的工匠。唐朝人张骛在《朝野金载》中记载了一件事,洛州的殷文亮曾经当过县令,性格聪巧,喜好饮酒。他制造了一个木头做的女机器人,并为她穿上绫罗绸缎,让这个机器人为他到酒。这个“女招待”酌酒行觞,总是彬彬有礼。
会赚钱的机器人:杨务廉是唐朝时期的能工巧匠,他做了一个僧人模样的乞讨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能够像和尚一样化缘,手里捧着化缘钵向路人乞讨,当有人往钵里放钱币后,它能自动收起来,并且向失主鞠躬行礼,设计得非常巧妙。当碗里装满钱时,风琴会自动触发。然后,和尚徐徐说出:“多谢布施。” 当这名和尚出现在集市上时,每个人都争相观看,并且为了听和尚说话,每天有一千名捐助者前来观看,杨务廉因此获利颇丰。
会捉鱼的机器人:唐朝的柳州刺史王据,研制了一个类似水獭的机器人。在这个机器人的口中放上鱼饵,并安有发动的部件,用石头坠着它沉入水中。当鱼吃了鱼饵之后,这个部件就发动了,石头就从它的口中掉到水中,它的口就可以合起来,它衔在口中的鱼就被咬住了,然后它的脑袋就可以露出水面。
此外,在明朝胡爌撰写的《拾遗录》等书中,还记载了登台演戏的机器人、执灯伴瞎的机器人、能挑担的机器人、能唱歌的机器人、会跳舞的机器人、擅于吹笙的机器人,会击剑的机器人等等多种多样的机器人。
除了机器人外,中国古代还有很多自动机械装置发明。春秋时期,鲁国的木匠祖师鲁班发明了能在空中飞行三天三夜的木鸢;东汉时的大发明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指南车、用齿轮传动来记载距离的自动装置计里鼓车等;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三国时魏国马钧制造了用差动齿轮装置驱动车上方指示方向的小人的指南车;南朝时的大发明家祖冲之也制造了一套铜制齿轮传动机构的指南车和木牛流马等等。
其实中国古代的机器人和机械装置也是在不断进步和趋向现代化的,北宋时期的苏颂制造过非常复杂的水运仪象台就是机械钟的先驱(苏颂也被公认为世界钟表鼻祖);元朝时中国已有世界上最早的纺织机械:“水力大纺车”;明朝里的郑和船队里已经用上了蒸汽机;清初时的徐正明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直升飞机;在17世纪初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制造了第一辆蒸汽汽车。这些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进步的成果。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是非常发达的,遗憾的是这些神奇的技艺没有流传下来。这种认识是将中国古代科技与现代世界科技发展割裂开来,是西方中心论史观制造的伪史观念。
据统计,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总数大约为13600卷的书籍,焚书总计15万册。清朝还系统性地对明朝档案进行了销毁,估计不少于1000万份,以至于如今存世的明代档案仅有3000余件,不足万分之三。就这万分之三的典籍、档案也是被人系统性删改过的。北京作家王彬主编《清代禁书总述》时,就收录了3236种被清廷禁毁的书籍。
中国古代有大量的科技发明,清朝大肆焚毁明朝各种科技典籍,使得不少科技发明在中国失传了。明清时期来华的欧洲传教士把中国的很多书籍、文化、科技传给欧洲,欧洲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思想与科技的启蒙运动,将中国科技传承了过去。这才是看起来中国古代神奇技艺"失传"的历史真相。
转自搜狐明文辨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