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医疗健康领域有多大的应用价值?最近,商汤发布了升级版大语言模型“大医”,它包含13个预设场景,并支持提示工程自定义、长程记忆存取、医学知识库查询总结等功能,帮助业内机构根据自身需求打造专属医疗健康大模型,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目前,商汤已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机构合作,实现了大模型的落地应用。
“您好,我是国家远程医疗中心用药助手,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吗?”登录商汤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合作开发的用药咨询大语言模型后,用户可以收到各种问题的解答。
“华法林是啥?”“华法林是一种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肌梗死等。”“我去年心脏支架手术之后开始吃药,最近有点便血,想约个肠镜,有什么影响吗?”“在服用华法林的情况下,进行肠镜检查可能会有一些影响。华法林是一种抗凝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在进行肠镜检查时,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出血,但这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问题。然而,如果你正在服用华法林,并且出现便血,这可能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这个基于“大医”开发的大模型提供的解答虽然专业性强,但也会告诉用户:“以下信息不能代替医生意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据介绍,“大医”功能覆盖智慧大健康、智慧患者服务、智慧临床和数智建设4个领域,包括智能自诊、用药咨询、诊后随访管理、智慧病历、影像报告结构化等13个细分医疗健康场景。
面对日常健康咨询,它可以提供疾病风险预测、体检咨询、健康问答等健康管理服务,经过多轮对话后给出健康咨询建议。基于这种能力,这个大模型能帮助大健康领域企业实现服务模式的数智化革新,让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进入家庭,提升用户健康管理的便利性。
面对患者的就诊需求,它能高效地实现智能导诊、预问诊等患者服务功能。在门诊环节,“大医”会实时记录、整理、识别医患问诊对话内容,并将提取总结的病历信息上传至电子病历系统,解放医生双手,提高临床效率。在临床诊疗场景中,它能提供临床辅助决策支持。在诊后,大模型可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并帮助患者建立随访档案、制定随访计划,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获得感。
此外,大模型凭借信息总结能力,可以根据患者就医过程的信息生成阶段性小结、出院小结,并根据医学影像报告、临床病历中的自由文本生成结构化报告,方便医生进行医学统计,提升科研效率。
在瑞金医院,“大医”通过学习胃肠道专家的经验和大量真实病历,结合大模型的病历结构化和推理决策能力,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解决了以往专科辅助决策中存在的主观性输入偏倚、缺乏真实决策变量、重要决策能力不足等问题。它可以根据输入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病历,提供准确的全身药物治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与局部治疗(外科手术、放疗等)方案推荐。
在新华医院,商汤和院方计划利用大模型赋能随访等患者服务场景,分析患者说的语音内容,从中提取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变化、用药情况等随访数据,并给出专业的健康建议,优化患者随访体验。
“大医的服务范围不仅是医院,我们希望能覆盖整个医疗健康产业链。”商汤科技副总裁、智慧医疗业务负责人张少霆说,这个大模型已面向医疗健康产业链上下游机构开放服务,用户可登录“商量”语言大模型网站(
https://chat.sensetime.com/)申请试用账号。未来,这家人工智能企业将探索与营养保健、健康管理等领域的企业和机构合作,进一步释放大模型在医疗健康产业中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