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人工智能

治国理政 | ChatGPT触发产业变革与风险防范

作者:社会科学报发布时间:2023-03-13

原标题:治国理政 | ChatGPT触发产业变革与风险防范

治国理政 | ChatGPT触发产业变革与风险防范

科技治理与中国式现代化

当下,由ChatGPT引领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对科技创新生态和治理体系提出新的要求。

原文 :《ChatGPT触发产业变革与风险防范》

作者 | 之江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院 裴冠雄

图片 |网络

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训练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以对话方式进行人机交互,不仅能够回答问题,并且能够承认错误、质疑不正确的假设和拒绝不适当的请求。

ChatGPT的重大突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能够精准理解提问意图,并在深度理解语境的基础上做出符合一定智力水平的回复,特别是能够生成符合逻辑、具备知识或常识,且多样化的长文本;二是能够开展多轮对话,特别是超过十轮以上的连续对话,机器需要具备记忆和主题管理的能力;三是能够初步像人一样学习、思考、推理和决策;四是为通用人工智能建立雏形,相较于普通人工智能特定或单一任务的完成能力,ChatGPT可以完成聊天、写论文、做文案、写邮件等不同的复杂任务。

如果说ChatGPT会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笔者认为最有可能率先与虚拟数字人产业进行融合落地。虚拟数字人是指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等为核心驱动,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具有拟人或真人的外貌和交互属性的虚拟人物。其与应用场景相结合的形态可以表现为虚拟企业/品牌代言人、虚拟主播、虚拟助手等,近年来因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新闻播报、手语解说等场合亮相逐渐为大众所知。

虚拟数字人的重要属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依托于计算机图形学建模、物理仿真和渲染实现的外在形象设计和肢体驱动,二是依托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对话智能,而这是ChatGPT可以赋能的重要领域。以虚拟企业/品牌代言人为例,相较于明星代言,虚拟代言人具有成本低、人设稳定、科技感强、打破次元壁并迎合Z世代兴趣等诸多优势,但现阶段更多注重虚拟数字人的外在形象智能,对内在的对话智能开发稍显滞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虚拟代言人立体形象的塑造。ChatGPT可以在其“好看的皮囊”基础上,赋予虚拟代言人“有趣的灵魂”,从而突出人物个性和交互属性,让虚拟代言人可以进一步完成与客户的自然交互、品牌宣介、角色表达、文化引导等工作,从而依托虚拟代言人建立消费者与企业/品牌的情感链接,提升客户粘滞度和忠诚度,并从“虚拟代言人打造”逐步转变为“虚拟偶像塑造”,进而成为品牌引流的重要窗口。

此外,目前数字营销行业发展迅猛,自头部品牌在2020年双十一活动期间启用数字人主播带货以来,不少主流电商平台的数字人主播已经全面上岗,但是实际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数字人主播和真人主播在与消费者的对话交互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ChatGPT的发展有助于解决机器回复生成内容同质化高、多轮对话难度大、意图理解不准确、购物体验感差等问题,同时由于其具有千人千面、不眠不休的特点,能够开展7×24小时不间断直播并与消费者及时互动,在降低真人直播成本的同时,可以有效承接凌晨“黄金人群”,增加店铺的闲时流量,提高直播转化率并提升趣味体验。

在虚拟助手方面,ChatGPT可以为工作效率和生产力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文案、纲要、报告等格式化的文件,完全可以依托于ChatGPT来形成初稿或是提供思路,大量节约工作时间。同时也可以代替人类开展一部分资料搜索和整理的工作,更好地解放我们的双手。综上所述,虚拟数字人与ChatGPT的融合可以成为提升工作效率、打造品牌美誉度、降低人力成本、助力线上营销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数字经济“虚实融合、以虚强实”的重要抓手,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

但是在ChatGPT赋能产业的背后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可能会受到侵犯。因为ChatGPT的训练原理,不可避免出现对已有版权文本内容的复制和组合,在缺失授权许可或来源引用的情况下,用户会不自知地造成剽窃。二是机器在部分领域对人类的辅助,可能造成创新意识的丧失,表现出群体思维的惰性和对ChatGPT的严重依赖,不利于人类知识边界的拓展。三是ChatGPT由于缺乏对于人性和情感的理解,在与个体对话过程中存在生成不当内容的风险,包括脏话,仇视、歧视的言论或是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进而引发对自然人的心理伤害,但其背后的法律责任难以认定。四是在关乎个体生命安全的领域谨慎应用。相较于线上零售这种容错率较高的领域,对于辅助驾驶、老人陪护、医疗咨询等因对话失误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领域,要谨慎评估其鲁棒性和稳定性,达到相关智能标准后再做推广。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44期第4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外刊 | 《新科学家》:ChatGPT或可实现更广泛应用

外刊 | 《经济学家》:ChatGPT引发关于机器学习的新思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