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融资

香帅:8大热点

作者:正和岛发布时间:2023-11-24

原标题:香帅:8大热点

2023,复杂之年。

这一年,灰犀牛与黑天鹅事件交织频发,整个世界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产业、经济与社会处在激烈变革中,挑战随处可见,机遇也可能正在身边。

当前股市为何低迷?现在市场还有哪些机会?未来经济增长的来源在哪?

ChatGPT大火,AI是让创业变得更容易成功了?还是让人们变得更容易被取代了?

如今的大环境下人们该买房吗?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躺平”……未来已至,到底该如何突破重围,逐浪而上?

正和岛联合中信出版,与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谈及了投资与创业、科技与AI、房子与当下等相关的八个问题。

其中香帅提到,当下人们如果选择躺平,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机会。但另一方面,“全站起来”也许会引发恐惧——怕摔跤。

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蹲着”,这样既可以看清眼前的局势,也可以准备随时启动。

本文为这次对话的精华内容,干货满满,希望在2023的最后几十天里,帮你找准方向、做好准备,在2024共潮而生!

口 述:香帅 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

编 辑:贺锦格 樊雅和(中信)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01 投资的4条原则

问题一:是什么让股市低迷,该如何提振信心?

香帅:股市低迷是因为不赚钱。人在挣钱的时候,自然就有信心。所以,股市信心不需要去提振,就像消费从来不需要刺激一样。全世界股市已经发展100多年了,让股市能替投资者挣钱,是提振信心的唯一路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美国股市在什么时候需要提振信心?大概是2000年左右到2010年,那时纳斯达克指数已经差不多被腰斩。

究其根本原因,纳斯达克指数主要是科技创新股,但那段时间各大企业没什么代表性、变革性的科技创新出现,当时又遇上了泡沫经济破灭,两者叠加就造成了那样的结果。

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科技创新和新商业模式出现,科技企业开始挣钱,投资者的信心不但回来了,而且纳斯达克指数还创了新高。

伟大的市场是如何造就的?是由伟大的企业造就。什么是伟大的企业?是能够替社会创造价值、能够替股东创造价值、能够替投资者创造利润的企业,这是其核心。

我们身处结构性变化的大时代,当下的企业家普遍迷茫,都在疑惑还有没有做伟大企业的机会。

因此,股市话题我们没必要多谈。要相信,只要企业利润好了,机构投资者也好,散户也好,自然就会去买股票,股价就会涨。

而对企业家来讲,当下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应对这个时代,怎样在时代的约束条件下尽力提高企业存活率,把自己的企业做成这个时代更好的企业。

分享一个童话故事,两个人在森林里,看到有一只熊来了,他们拔腿就跑。甲跟乙说,你跑什么?反正也跑不过熊,都会被吃了。甲回了一下头,说,我跑得过你就行。

今年从2月份开始,我一直在外调研,深刻地感受到,大家必须奋力奔跑才能够停在原地,只有奋力比别人跑得更快,才能够再往前进一步。

其实现在并不是没有机会,只要你卷得过同行,就会有更好的生存机会。

问题二:该如何投资和理财?

香帅:投资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我分享一些通行原则。

普通投资者不太具备信息优势,像我自己就不太会看个股,因为个体性风险太大。比如苹果公司很好,但乔布斯突然去世,这就是个体风险。再比如某个企业,它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夫妻档,如果这两人因感情不和谐导致企业动荡,像这种信息咱们是掌握不了的。

因此,在不拥有信息优势的情况下,我不太爱看个体,这是第一条原则。

我会更愿意看宏观、大市场。首先我主要看index(大盘指数),它已经帮你做了分散化处理。如果大盘指数呈现的市场都很好,那就是真的比较好的。

第二,要信任专业机构的投资者。这两年虽然大家普遍不看好基金,但其实人家也挺冤枉的,毕竟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基金也是帮大家做投资分散化、专业化的事情。

第三,在投资选择上,比如交易时间点,有“左侧”和“右侧”两种方式。所谓“左侧”就是抄底,跌了我就买,比较适用于牛市。但在市场信心不足的时候,我比较倾向做“右侧”。

“右侧”就是趋势基本已定的情况下,我们继续跟进。比如涨幅已达20%,但我们判断还会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要求就不要太高。当然,用最右侧的投资方式,永远不会买到最低点。

第四,不懂不做。举个例子,每天市场上都有很多政策放出,看不懂的话就不要动,保持稳定。其实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空仓有时候也是一种投资策略。

在理财中,一些底层的框架是不会变的。投资的本质是什么?是求取收益,所以投资等同于投向增长。

那么如何寻找增长?以我2010年回国时购买房产为例,当时我选择投资房产,是因为看到了中国强大的增值潜力和城市化进程。

近几年,我们面临一个比较困扰的问题——经济增长的来源在哪?中国能够维持在何种水平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的增长点又将出现在哪里?毕竟中国已进入人均万元美金社会的阶段,不可能一直保持10%的增长速度,这在人类历史上尚未出现过。我并不太相信所谓的“例外”,这是一个理性的判断。

我今年的财富报告中提出了几个要点,其中之一就是数字化。“数字化”这个词本身很抽象,但你会发现,各行各业都在经历数字化相关的巨大变革。

例如房地产,虽然当前市场环境较差,但14亿人口都需要住房。他们未来会选择在哪里居住?需要怎样的房子?这中间,物业管理、小区环境、房间设计等细节都变得尤为重要。

所以,数字化从来不是个宏大概念,或者仅仅与电脑、大数据相关。它可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细微的方方面面。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14亿人口的消费和投资市场,还有大把的机会等待被发掘。即使现在不再是纯增量市场,而是成为了存量市场,这反而更加充满挑战与机遇。

在这之中,数字化是最大的机会点,它并非要进行大规模、深入骨髓的改变,而更多表现在日常微小的改进中;它也正在我们生活中具体发挥作用,并带来实际价值。

02 创业人必备的3大特质

问题三:“投资就是投人”,创始人的品质和特征是什么?

香帅:“投资就是投人”这句话也绝对正确。但我还有另外一些感受,通过两个故事与大家分享: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阿那亚。在跟其创始人马寅聊过后,我明白了为什么女性或者文艺青年都喜欢去那里。马总是一个从骨子里散发文艺气质的人,他把阿那亚当做精神家园来打理,追求一种“有品质的简朴”和“有节制的丰盛”。

阿那亚的餐厅都很好,选择也很多,但它不会无休止地扩张,不走消费主义那一套,而是所谓的“有节制的丰盛”。做这样一件事,马总却能以如此文艺的方式来描述。

我在马总身上看到了许多创始人的影子。马总一定不会去做很大的企业,因为他不是那样性格的人。

这说明归根结底,创始人的调性和品味必须与他们的项目相匹配。

另一个例子是枫叶租车的老板,也是一位投资人。他出身金融行业,做过投行工作,在选择创业项目时,总是从投资角度去思考问题。例如在进入项目之前就先考虑该项目如何退出,做风险投资必须先知道最差情况时下限在哪里等等。

他说自己选择实体车行业,尤其是豪华车赛道,原因在于这些都是优质资产。无论何时,它们最多打折,但不会归零。

所以,创业的理念就是,你所做的事情必须与自己的经历相符。

由此可见,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念非常有道理,如果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就无法全身心投入。

创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你必须从中找到愉悦,才能在没有盈利之时,依旧感受到成就感和使命感,支撑自己每天打鸡血般地去工作,此其一。

再者,现在我们面临着巨大风浪,是否还需要宏大愿景来刺激多巴胺?答案是否定的。正如我的好友所说,“活着本身就是多巴胺”,我深以为然。

如今我们需要什么?我们如同小船在狂风巨浪中摇曳,稍有松懈即可能沉没。因此需要坚韧不拔、保持乐观主义精神。

我总结创始人特质有三:知行合一;坚忍、坚韧的精神;强大的行动力。这些在任何时代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将项目与自身完美融合;其次,创始人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不轻易言败;最后,创始人必须有足够的行动力去迅速实现一个想法,即使失败也无所谓。

快速失败就意味着快速迭代,如果一个项目三个月还没有开始实施,那么我会选择放弃它。在如今激烈的创业环境下,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就意味着很难生存。

问题四:现在市场还有哪些机会?

香帅:第一是AI技术。这一次是革命性创举,对所有企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会。

挑战在哪?AI和互联网技术不同,上一次更多的技术创新在应用层面,我们做copycat(抄袭者)就行。

我们“抄”过来,做应用层面,这是中国人最擅长的领域,因此创造了大批的应用型经济,创造了很多商业模式,造就了这二十来年中国整个商业环境的繁荣。

现在,在技术上我们没有当年那么open的环境;在基础技术的研发上面,我们跟国际顶尖的水平有差距,这些都是挑战。

但我们的优势在于,消费互联网经过20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数据。所谓AI,它里头有一个词叫“数据驱动”,我们当前就拥有丰富的数据场景,这就好比中国的冶炼技术不是最顶尖的,但矿藏非常优质。

所以,企业面临的机会是——避开大平台,在小型应用研发上加把力,做出更新、更快、更小的新突破。比如,在AI技术上和应用场景上做创新,做改进式优化,可能有很大的机会。

今年,已经有一些游戏公司开始真的降本增效。它们大量引入AI工具,人效大幅提升。

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要转型做AI技术,但怎么把AI技术用到公司的日常管理和研发过程中,很关键。就像当年最早一批采用电脑和软件进行信息管理的企业一样,当下,企业只有尽快用AI装备自己,大步提升效率,才能跑过同行。

03 用好科技与AI,武装自己

问题五:AI大火,ChatGPT能否提高创业成功率?

香帅:这个看你在什么赛道上。这就跟求医问药一样,ChatGPT肯定是很好的药。但头疼时吃拉肚子药,肯定没用,不用夸大和迷信它。

核心来说,企业要专注在自己最擅长的这个领域,千万不要被带偏。是否引入ChatGPT,要看它与项目是否密切相关。

我自己的团队也算一个创业小项目,也正在经历这个转型。今年三四月,我第一时间跟所有团队成员说要学习使用ChatGPT,并且问大家的感受。他们的反馈非常诚实——有点帮助,但是没那么大。

目前看,即使是ChatGPT4.0,也比不上我团队中任何一个年轻的RA(研究助理)——它还没有那么地智能。但必须让员工接触和使用,让其帮员工节约一定的工作时间。

大家的核心还是要大量阅读,培养自己勤于思考的习惯,拥有自主观点。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这不是ChatGPT能够改变的。

问题六:如何看待AI威胁论,AI是否会取代人类?

香帅:我在一定程度上同意AI威胁论,但这也取决于大家对AI的理解角度。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例如AI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在未来可能会对人类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其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是,AI是否会侵入我们的意识?基因改造技术是否会被广泛应用?我认为这些都是注定会发生的事情。

例如,如果为了延长寿命,在我的器官衰竭时,用自己的干细胞或者是其他动物体内培养出新的器官进行替换,经过这样的改造后我还是我吗?这些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哲学层面。但我相信未来可能就是这样。

如果从悲观的角度来看,人类可能会被科技改造和异化。

然而,如果我们把“人”看作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也许千百年后的后人看待我们今天的样子,就像我们今天看蓝田猿人一样:“哇!那是我们古早的祖先。他算是人吗?”

马斯克对未来科技发展带来异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但我们不需要过分恐慌,因为这是无法避免、注定要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设定规则使科技发展步伐放慢,引导其朝更良性的方向发展。

04 关于房子与当下:躺平不可行,要“蹲”着

问题七:近期出台的利好政策能否提振楼市,年轻人现在该买房吗?

香帅:对于原本就应该繁荣的楼市,利好政策或许能起到提振作用;但对于那些原本就难以起色的楼市,这些政策恐怕难以挽回局面。

举个简单的例子,从2018年开始,我就曾经预测过:一线城市及其周边的次一线城市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而其他地方则存在风险。如今已经过去四五年了,我依然坚持这个看法。

只不过现在我的结论需要更加谨慎——一线城市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北京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深圳约2000平方公里,吸纳的人口数量差不多,所以面临的情况却完全不同。而一套北京平谷的房子与一套北京海淀区的房子,肯定无法等同看待。

因此,所有政策都遵循着相同道理,我们只有吃了药才能感受药效一样,只有当大众收入增加时,才能有更多消费。这些政策,是给那些本身具备行动能力的城市解绑束缚的,确实有一定作用。除此之外的城市,即使解开束缚,他们依旧无法做出有效行动。

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真正的刚需。

例如我们团队中一个小姑娘,她想要买房结婚,需要一个北京的刚需房源。从去年到今年的这段犹豫期,等了一年之后,她省下了100万。当她询问我是否应该购买时,我告诉她这是你的第一套房子,并没有太多可以讨论的地方,直接购买即可。

她又问我未来房价会不会跌?我觉得这与她无关,只要自己住得舒适就好,而且也不可能总是在最低点购买,选择合适自己生活或投资期限(如10年)的地段和项目才是关键,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等地段,在十年内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但比如年轻人现在没钱,买房需要全家亲戚资助,就没必要承受过高的杠杆压力。而关于是否应该投资二套房产的讨论,已经是个陈词滥调的话题。我认为年轻人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过去中国经济增速达到10%时,购买房产可以带来十几倍回报。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一线城市也不再拥有大量住宅供应。中国房地产市场是特殊的,它与中国当年10%的经济增速息息相关,房产回报率也会与之相符。

当下,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到3%,如果你能实现5%的房产投资回报率已是相当不错。

那么非一线核心城区的房产会比经济增速高吗?二线城市又如何呢?历史上,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涨幅从未超越过中国的经济增速。

当中国经济增速为10%时,全国范围内的平均房价涨幅只有8%,而当中国经济增速降至8%时,全国范围内的平均房价涨幅只有6%左右。

可见,在大环境下,全国范围内的平均房价涨幅通常会低于整体经济增速,这就是其中逻辑所在。

问题八:乌卡时代,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香帅:当下,悲观者可能是正确的,但乐观者才会成功。在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我们更需要乐观主义的精神去积极面对挑战,通过小步快跑、迭代试错的方式去持续改进,以求能够在各种压力之下保持生存。

去年我有幸与罗振宇老师交谈过,他分享了一个非常好的理念:“蹲着”的战略。他认为"躺平”并不正确。年轻人如果选择躺平,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机会。但另一方面,“全站起来”也许会引发恐惧——怕摔跤。

所以,他建议采取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蹲着”,既可以看清眼前的局势,并且准备随时启动。

这意味着我们无需过度关注那些充满不确定性、看不清晰的目标和诸多变数。但也可以像即将起跑的运动员那样,在看清眼前一亩三分地后再做决策,并随时准备起身奔跑。

谨以此,与大家共勉。

以上内容整理自正和岛X中信出版联合举办的“香帅:乌卡时代,现代人如何走出迷茫?”主题直播,内容有所删减,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来源及出处。

排版 | 冉润编辑 | 星辰 主编 | 孙允广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