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近来,银行在AI领域动作愈加密集。多家银行宣布引入ChatGPT(前瞻性聊天机器人)产品以提升客户交互或产品运营效能;银行也在新版手机银行APP升级迭代中重点聚焦于提升AI服务能力、打造智能服务产品。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银行业务模式正在打破线上线下的边界,从“在线”向“在场”转变,进入集感知、连接、交互等技术融合的新发展阶段,这对金融机构的AI业务赋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交互能力建设成为银行今年科技发展的重点,对AI场景应用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聚焦智能交互服务体系构建
近日,招商银行信用卡官微推出ChatGPT与信用卡联动的首秀,首次使用AIGC技术重造功能服务,实现从“持有一张卡”到“关心一个人”的体验升级。苏银金融官微推文也显示,江苏银行也在探索技术与业务的结合点,在科技智慧运营上,尝试应用ChatGPT技术提高科技运营效能。
某股份银行科技业务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ChatGPT是一种具有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的人工智能,因具有强大的智能对话、信息搜索和文本生成功能,能够处理海量数据,因此能更精准地了解用户感受,从而大大提升客户交互对话体验感。
“从银行角度来看,当前数字化、智能化是业务转型的必然趋势,各家银行都在积极布局,此前更多集中在大数据方面的布局,尤其在业务线上化、数据生态场景建设领域;现在人工智能在金融场景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部分金融科技实力强的银行在AI智能的场景应用实践探索更为密集。”上述股份银行科技业务人士表述。
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客服中心和远程银行从业人员比2020年减少4200人,降幅达7.72%。
此前发布的《商业银行人工智能应用实践及趋势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银行持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业务实践,在客服、营销、风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智能坐席、智能外呼等新应用正在重塑银行服务业态。
上述股份银行科技业务人士表示:“去年我们银行近九成的客服业务都已转为AI客服处理;随着数字化业务生态的构建,智能办公、风险评估、AI编写甚至产品研发等都会越来越重视AI的应用。”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分析认为,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的投入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重视,覆盖领域也更为广泛,从重点领域向全领域、全流程覆盖。
重点推进AI场景应用落地
银行业务人士普遍认为,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金融业务模式,正在驱动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由“线上化”向“场景化”演进。
腾讯研究院发布的《全真互联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着新方向、新机遇;银行正尝试打破线上线下的边界,向全真银行演进,带来技术深度、市场广度、服务精度的升级。
《白皮书》指出,全真互联是通过多种终端和形式,实现对真实世界全面感知、连接、交互的一系列技术集合与数实融合创新模式。“对个人而言,全真互联能随时随地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对企业和组织而言,全真互联让服务变得更可度量,质量更可优化,推动组织效能提升。”
上述股份银行科技业务人士表示,这种全真互联业务模式,更强调场景化精准运营与客户的交互能力,这就对银行AI赋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白皮书》分析指出,在研发与生产方面, AI 能够在数秒内生成大批量的、与真实实验环境相差无几的模拟场景,并通过多维度信息的处理分析,进行自动化的可行性假设验证或模型训练,为研发人员提供可靠的论证支持。
在王鹏看来,金融科技正在延伸到银行工作的全流程,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商业银行投入重点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倾斜,尤其智能交互领域,不论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都可以通过智能化方式精准获客、营销及客户运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在强化场景应用快速发展的同时,商业银行AI布局也面临诸多挑战。工商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在《报告》中分析指出,智能应用的落地成本高,模型的场景泛化能力有待提升;模型投入运营需要不断迭代提升,对运营管理体系提出很高的要求。
工商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还强调,随着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力度的不断深化,新的挑战逐渐露出端倪。“一是企业开发、使用人工智能产品通常是采取自研和商用引入的模式,呈现出模型、服务等AI能力多样化标准不一,复用公共AI底座资源难度高、多能力组合难度大的问题。二是模型、服务等AI资产经常由不同的部门或团队建设和运维,欠缺统一管控,共享复用面临障碍。三是各个AI能力赋能业务应用后,往往缺少业务应用与智能服务、模型之间的有效反馈联动,根据数据持续迭代模型能力弱。”
(编辑:朱紫云 校对:燕郁霞)
武器科技 2024-12-28
武器科技 2024-12-28
科技老房 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