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人工智能

ChatGPT百模大战: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火热程度与冷静思考

作者:大力财经发布时间:2023-07-14

原标题:ChatGPT百模大战: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火热程度与冷静思考

在人工智能领域,以“百模大战”来形容当下大模型的火热程度一点也不夸张。数据显示,国内公开发布的大模型已达80多个。然而,我们是否需要这么多大模型?这场热潮会持续多久?会不会带来泡沫?对此,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冷静的思考。

尽管大模型被众人调侃为“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在ChatGPT展现了其在聊天对话、创作编程等方面模拟人类思维的智能之后,业界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和想象又打开了新空间。大模型的商业价值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一些企业将其视为人工智能的核心,认为这很可能是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颠覆性创新技术。能够抓住这样的超级风口既是企业实力的象征,也更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正因为如此,短短几个月内,国内人工智能大模型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然而,大模型并非多多益善。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技术门槛高,开发、训练、运营等成本耗资巨大,动辄一次训练成本就高达数百万美元。只有大型龙头企业或领军企业才具备相应的研发和投资实力,其他企业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不仅很难成功,还会带来投资浪费,增加能源、算力等消耗,产生低质量产品。简而言之,推出多个通用大模型既不现实,也没有那么多市场需求,还会带来同质化竞争。

行业大模型聚焦特定领域、针对特定场景、解决特定问题,能结合企业自身独特优势去精耕细作并赋能行业,从而形成差异化优势。行业大模型的门槛相对较低,所需投入成本相对更低。但也要看到,行业大模型并非大模型的全部,其需要考虑行业专业性、持续迭代和综合成本等因素。当前,已有一些行业大模型在金融、制造、医药研发、煤矿、铁路等领域发挥了作用。

然而,大模型发展还处于初期,仍面临技术短板、隐私安全等问题。在一些大模型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生成内容存在质量不佳、冗余回答等问题,甚至有输出危害内容的风险。为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7部门日前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及服务提供者作出了一定要求和规范,但目前尚缺乏对使用者的有力约束。

此外,大模型生成内容的知识产权、数据来源的合法性等问题都亟待解决。还需统筹资源,加快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强化场景牵引作用建立健全大模型监管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