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

由“生机”引发的文化思考 | 社会科学报

作者:社会科学报发布时间:2023-06-19

原标题:由“生机”引发的文化思考 | 社会科学报

由“生机”引发的文化思考 | 社会科学报

洞见

当代高新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正在模糊“机体”与“机器”的传统边界,尤其是ChatGPT的出现,更使得“人”与“机器”的边界难以辨析。在此背景下,联系诸多现实问题,思考“生机”的理论内涵,能够带来很多新的启示,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不断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原文 :《由“生机”引发的文化思考》

作者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 王前

图片 |网络

“生机”是一个给人们带来希望和信心的词汇。如果将“生机”一词置于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联系诸多现实问题思考其理论内涵,能够带来很多新的启示。

当代高新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正在模糊“机体”与“机器”的传统边界,人类的生命机体中开始出现某些机器成分,如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大脑芯片等;而机器中也在大量增加智能成分和生物材料。各类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尤其是近来ChatGPT的出现,更使得“人”与“机器”的边界难以辨析。“机体”与“机器”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共性?“生机”的“机”,还有人们平常所说的“机遇”“机关”“契机”“商机”等词汇,也都涉及“机”,与“机体”“机器”又是什么关系?显然,如果搞清楚“机”的含义,对这些相关概念的共同特征和语用方式给出融会贯通的解释,有助于发现其新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西之“机”

“机”的繁体字是“機”,来源于“幾”。按照《说文解字》的解读,“幾”的意思是“微也,殆也”。它由两个“幺”字和一个“戍”字合成。“幺”的本意是幼小儿童,“戍”的本意是“兵守”。用两个小孩子把守城门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这种预示危险的征兆称为“幾”,引申为各种事物变化的萌芽。对“幾”的探究可以见微知著,及时防范风险。《易传·系辞下》说:“君子见幾而作,不俟终日。”明代方以智提出“通幾”之学,认为“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幾”。这里“幾”已有事物隐含的变化规律之意。“幾”加上“木”字旁就成了“機”,“機”的最初含义是弩箭上的机关,即“弩牙”。一扣扳机,弩箭就会发射出去。现代枪炮上的扳机和发射火箭导弹的按钮依据的是同样原理。“機”意味着对器械运动过程和结果的控制,而且以很小的投入取得显著的收益,这里体现了“幾”的价值,即抓住事物的苗头就能控制事物的发展。显然,这是一种智慧和巧妙的体现,因而被称为“機巧”。

人类本质上是四种类型机体的耦合

如果用是否有“生机”来定义“机体”,那么“机体”的范围就不限于生命机体。人类能够通过实践,特别是创造性活动,将生物体的“生机”特征赋予某些自然、社会和精神对象,于是出现了人工机体、社会机体、精神机体。

人工机体是动态的、处于各种应用关系网络中的技术人工物,包括各种工具、机器和生活器物。制作人工机体的成本显然要远远低于其产生的功效,这就是技术人工物应用中的“生机”,由此决定了技术人工物的意向性,以及人与人工机体间相互匹配、相互制约、相互嵌入的关系。那些不在应用过程中的技术人工物(包括已报废的人工物)就不再是人工机体。现代技术哲学发展史上有不少类似“人工机体”的提法,如卡普的“器官投影说”、马克思的“器官延长说”、盖伦的“器官代替说”、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斯蒂格勒将技术物体称为“无机物的有机化”的观点等。当代高新技术带来的“机体”与“机器”的相互渗透,实际上使人类生命机体与人工机体的关系出现了新形态,由外在使用和控制机器变成了内外兼顾的相互作用。

至于“社会机体”,则是人类将自身生命机体特征通过实践赋予各种社会组织的结果,包括家庭、家族、企业、社团、政党、国家等,它们的“生机”体现为组织结构的效能。一些没有组织结构的人群,如城市中熙熙攘攘的人流、商店里变动不息的顾客群体就不是“社会机体”。斯宾塞和马克思都曾明确使用过“社会机体”的概念。而“精神机体”是人类将自身生命机体特征通过实践赋予群体或个人的思想观念体系的结果,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指人们共有的各种知识体系、心理结构、语言系统、游戏规则等,比如少数科学家揭示的科学原理具有普遍的、长久的指导意义。有些在历史上曾存在并很有影响的精神机体,如果现在已经没有生机和活力,就不再是精神机体了。微观层面指由个人层面的精神活动构成的有机整体。如果一个人的精神机体不健康,存在内部的激烈冲突,有可能影响生命机体的健康以至生存,其精神机体也不复存在。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在于能使用工具劳动、具有社会性和自觉意识,这恰好对应于生命机体、人工机体、社会机体、精神机体的分类。人类的本质实际上是这四种类型的机体的耦合。当代的人类增强技术作为改造人类自身机能的技术,不仅可能增强个人的生命机体,使某些器官更强壮,也可能增强个人的精神机体,使某些人变得更聪明。如果这种增强方式能够带来各类机体的协调发展,将使人类发展进入更高级阶段,但不会催生出“超人类”。如果人类增强技术的应用破坏了各类机体的和谐关系,就会带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异化,这种意义上的“超人类”对人类社会将是不利的。

从中国文化背景思考“生机”

从“生机”出发理解人类的生命机体、人工机体、社会机体、精神机体的相互关系,可以发现生命机体的新陈代谢、进化与退化、遗传与变异、目的与反馈等特征在人工机体、社会机体、精神机体中都有类似表现,由此可以展开对技术人工物、社会组织、观念体系之中各种有机联系的更深入思考。从“生机”出发来理解各类机体的本质特征还会推动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等领域的相关探索,发现一些以往从逻辑分析和工具理性角度容易忽略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单纯强调逻辑分析和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已经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为此现象学、解释学、隐喻理论研究等领域的学者转而关注直观体验思维的功能,以弥补单纯强调逻辑分析和工具理性的局限性。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机”的表现形态和思维特征的理解有其特定观念体系,总体上看就是要“用心”来体会和把握“生机”,这和人们平常所说的“动脑”的要求有一定差别。“用心”思维实际上是以大脑右半球和边缘系统为主导的针对直观体验活动的思维方式,采用取象比类、立象尽意、循意悟道、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认知途径和方法,与现象学、解释学、隐喻理论研究等领域的思想成果“异曲同工”,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用心”思维又有其难以替代的优势,因为人工智能可以不断替代人类“动脑”思维的能力,但不会替代“用心”这种人类经过几百万年进化而成的整体性、有机性、体验性思维能力,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机”所在。

在方法论层次上,从“生机”出发的机体哲学强调“以道驭术”。人们普遍认同“道”是高深莫测的范畴,很多人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相当于古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道”高于“术”,并指导“术”。实际上“道”是一个基本的方法论范畴,它作为“本原”的意义是需要从生成论或实践活动的角度出发来加以理解的,或者说是出于利用“生机”的需要而加以运用的。自然事物的“生机”的展开遵循“天之道”,而人类社会中各种机体“生机”的展开遵循“人之道”。“道”的价值在于为“生机”的最合理的、最优化的利用提供方法论的指引,避免对“生机”的误用或滥用。

在价值观层次上,必须注意到“生机”本身就有价值属性,即“以很小的投入取得显著收益”。但是有机体发展的价值判断不是仅仅从个人出发的,而是需要考虑到他人、集体、国家以至全人类的利益,考虑到生命机体、人工机体、社会机体与精神机体的整体和谐。这就有必要倡导“大我”意识。“和谐”并不是取消相互竞争和利益冲突,也不是完全依靠退让来化解矛盾,而是强调通过自主控制自身的行为,主动协调与他者的相互关系,保持开放、包容、相互理解的心态,形成互利共赢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生机”的不断涌现和发展。

从“生机”引发的思考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中国传统哲学包含很多针对各类机体和事物之间有机联系的思想资源,对事物的“生机”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多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派别的独到见解。以“生机”为逻辑起点的机体哲学思考需要汲取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精华,同时要注意与西方现象学、解释学、隐喻理论研究等领域研究成果的比较与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面对现实问题,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不断进步贡献出中国智慧。在高科技时代,注重整体性、有机性、体验性的机体哲学开始显现出在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方面的特殊价值。近代以来西方征服自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高消费的发展模式,已经在环境、资源、人口、地缘政治、国际关系方面产生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机体哲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持。从“生机”的思考出发,开展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机体哲学研究,探索在各项事业中如何培育生机、焕发活力的机制、途径与方法,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具有明显的实际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深入开拓的研究领域。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58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

拓展阅读

生活方式:绿色的种子已经萌芽 | 社会科学报

饮食至死:现代饮食文化的隐患 | 社会科学报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