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AIGC|艺术|人工智能

AIGC时代来临:整体提升人类审美,还是导致人类灵晕的第二次消亡?

作者:知识万象发布时间:2023-05-29

近日,随着“AI孙燕姿”的走红以及孙燕姿本人的回应,让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再度出圈。

AIGC终点在哪?AI会在艺术领域替代人类吗?AIGC作品价值几何?你是否愿意为AIGC作品买单吗?AI将如何影响艺术研究乃至人类的发展?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特约主理人季燕江对话北京大学智能学院教授邓志鸿、美国哈特福德大学哈特音乐学院打击乐讲师冯建鹏、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为你解读。

核心要点

  • 1AI尽管可以通过算法分析如何生产更符合人类审美的艺术作品,但”用艺术进行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最核心价值是AI现阶段无法达到的。
  • 2AIGC的投资和收藏价值目前看来并不大,但对人类审美提高总体来说有一定意义。
  • 3艺术作品价值不在于谁创造了它,而在作品本身。AI降低了艺术创作门槛,让技术更平等民主,让更多人参与到艺术创作中。
  • 4人类艺术灵晕从创作者和解读者角度来看都不会因AI而消亡,人与机器交互带来的启发反而可能成为人类艺术百花齐放的开始。

一、AIGC终点在哪里?AI在艺术领域会替代人类吗?

季燕江:AI能力很强,对艺术领域的从业人员或多或少有一些影响。有人说学了十几年绘画,可能突然就被AI替代掉了。AIGC的终点在哪里?AI在艺术创作上是否有可能超过人类?

冯建鹏:目前我还没有感受到AI对我的威胁,但我对这件事情特别感兴趣。音乐给人们的感觉是感性的,但其实音乐中有非常多理性的部分。AI可以作曲就给了我们很大启示:AI是如何在众多音乐中总结出一定规律、总结何种规律更符合人类审美的。AI在现阶段一定可以帮助人类来认识音乐到底是什么。

AI给艺术行业带来的冲击肯定有,哪怕是目前这个阶段,很多功能性音乐可以直接用AI来写。比如餐厅的一些背景音乐、短视频配乐等设计感不强、不需要什么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的音乐,AI完全可以胜任,甚至比人类写得还好。

AI作曲(图源:网络)

但还有一些层面AI无法达到,比如在电影音乐中会需要配合电影某一帧的动作而在音乐上卡一个节奏,来符合画面、情绪以及事件发展,我们在创作时都会进行选择和调整。哪怕在某种层面上确实有一定的规律,但就目前来说,AI还是很难直接把画面里所有信息提取成需要音乐直接对应的信息。

艺术创作中最可贵的是传承的人文与历史。人的创作有目的性和主观性,这个AI暂时还没有。艺术家们可能表达喜怒哀乐,可能记录历史,和音乐本身并没有直接关联,只是用音乐形式表达,这方面来讲,创作音乐的最核心价值AI达不到。当然,如果有一天AI有了自我意识,那可能会威胁到音乐,但到那时,整个人类也会受到威胁。

对从业者来说,这种发展也是必然的,人类社会发展一定是科学进步引领的被替代的过程。客观来讲,我们需要看到它的必然性,自己做一些准备。我们无法预知AI未来发展到什么程度,就只能先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我们还需要从根本上找寻人和机器的不同点,这是我们的立足之本和可发挥之处。如果有一天机器可以完全复制人类而我们无法分辨人和机器,再加上它们强大的计算能力,那人类一定是一败涂地的。

二、AIGC价值几何?你愿意为AIGC作品买单吗?

季燕江:目前很多AI生成的图像十分成熟美观,但看多了就像是“平均脸”,有点千篇一律。AIGC作品是否具有艺术价值?从投资和收藏角度来说,各位是否会为AIGC作品买单?

冯建鹏:艺术价值要从两方面说。第一方面就是它本身的技法,如果AI作画中有一些概念或技法是人类还没想到或达到的话,那可以给我们带来启迪;第二方面就是艺术背后的表达,由于AI自己并没有自主意识,这方面可能还需要人类来弥补。

判断一个作品的艺术价值,我个人倾向于不去过多关注创作者,而是从作品出发。无论谁生产,在技术或意义表达上只要有可欣赏之处,那就是有价值的。价值不受生产媒介决定。

至于艺术品的投资则存在一定风险。投资一件艺术作品需要大家共同认可它的价值,比如我觉得它值1万元,其他人觉得只值1元,那这个投资就是失败的。不过要是仅从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完全没有问题。

总之,艺术作品不可能脱离人类社会,因为它本身不是按照某些客观标准就冷冰冰地来判断的;AIGC则对人类提高审美也有宏观的积极意义

季燕江:我最近接触了一些艺术工作者,他们认为AI这一新工具同样也是一个新机会,会尝试用它去做一些作品。不过创作者本人似乎不太考虑收藏问题,收藏与否更多要问他们的粉丝,比如你很喜欢某位艺术家的新媒体作品,他现在又制作了一个AI作品,你作为粉丝是否会愿意继续买单?

现在说一个国外的例子,2022年8月,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了一个数字艺术竞赛,并未禁止参赛者用AI来生成作品,可能是组委会根本没考虑过还有可能用AI而不是用数位板来创作。有一位完全没学过绘画的参赛者通过提示词工程创作了近1000幅作品,挑选了三幅投稿,其中一幅《太空歌剧院》获得了第一名。

此事引发较大争议,有人认为这位参赛者应该退还奖金,组委会则表示他们一开始也没有禁止用AI工具参赛,不管参赛者用什么办法,只要创作了好的作品就值得第一名。参赛者本人在社交网络上为自己做了辩护,认为自己的作品不是随随便便生成的,他用提示词尝试了近1000次,才从中筛选出来。AI在这里似乎让人们更平等了,我不需要多年的绘画技法训练,仅凭个人审美和想象力就能拿第一名。而组委会则表示正在考虑明年是否要禁止AI参赛。

《太空歌剧院》,由游戏设计师Jason Allen借助Mid Journey创作,在博览会上获得数字艺术类别冠军。(图源:网络)

在此事件中,这幅AI作品具有很高的话题性,或许就同时有了一定的收藏价值。而作品得到认可,是否也说明AIGC作品的艺术价值被承认?艺术圈本身也是一个community,组委会就代表了一个业内的观点。有了AI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艺术创作变得更“民主”了吗?

邓志鸿:技术进步将门槛放低,恰恰是件好事。很多人小时候没学过绘画,但不代表他们就没有这方面天赋,或许他们有审美天赋,能借助AI绘画。门槛降低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进而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服务,总体就是一件好事。

门槛不断放低,同样能说明人人平等了,每个人的优点或天赋能更好展现出来。比如说现在的在线教育就降低了学习的门槛,以前城市和农村有区别,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有区别,现在通过线上就可能足不出户接受最好教育。

至于AIGC的艺术价值是否被承认,我也认为艺术作品价值在作品本身,而不在于谁创造了它。

游云庭:AIGC的价值评估不仅在于观赏者的审美爱好,还在于市场是否承认它的价值。只要整个市场承认了AIGC的价值,它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都可以得到认可。

冯建鹏:对于一件艺术作品而言,业内对它的认可度和市场的认可度其实是两个维度的东西,这两个维度之间不一定有必然联系。

就像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比如理论物理研究可能不一定能直接在市场上得到认可。所以我们不能用市场化的标准来评价理论性的研究,艺术同理。

很多艺术从业人员可能本身追求的目的就不是市场,而是对自己行业内部的探索。即便知道这个探索在市场上不会得到认可,但我们还是会追求本学科内部的探讨。当然,无论是哪个视角,拿作品说话这个是肯定的,只是市场不能作为全部的标准。

至于是否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我觉得暂时还不能。人人成为商业上的成功个体是有可能的,而且可能性更大,因为AI的数据和计算中考虑的全面性是任何人都没法比的。很多抖音神曲都是靠大数据算出来的,比如大家爱听这首歌的第30~35秒,爱听那首歌的第45~50秒,就有AI将这两段拼接在一起,“计算”出一首歌来,在商业上便成功了。

但我们能说这首歌有艺术价值吗?它能与贝多芬和巴赫相提并论吗?

所以AI目前来看更多的还是一个工具,而不是原创者。行业内部的专业训练并不完全可以由技术来表达,我会将“艺术家”一词看得更重一些。

三、AI或带来艺术研究转向,整体提升人类审美

季燕江:如果我们去看艺术史,会发现艺术发展和艺术史分期都与媒介、工具有关。比如早期雕塑特别流行,后来则是各种各样的架上绘画,到近代摄影术、照相机发明,就成为艺术史上的一次危机。

摄影是一个新媒介,它给艺术家提出了新问题。之前架上绘画追求的是写实,但摄影出现后追求“写实”这一行业内的范式就被动摇了。如果有人能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给艺术一个新方向,那他就是艺术家。

世界上最早的照相机,距今约有200年(图源:网络)

如果不将梵高、毕加索等人的作品放在艺术史的上下文中,你会觉得他们的画和小孩随手画的感觉很像,但将它们放在艺术史的背景下,你会发现那些作品是真的了不起。我们今天讨论AIGC就像是在重复摄影出现后的老话题,摄影向艺术家提出挑战,同时它又是开辟新路的机会。随着AI逐渐成熟,AI是否会带来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转向?未来艺术文化形态在AI时代大背景下会以什么新面貌呈现?

冯建鹏:AI未出现时艺术行业也在持续发展,但发展得不快,AI的出现可能会加速我们的发展。当某一时期作品积累到一定量,艺术家穷尽了当下各种可能性的探索、发现在现有规则之下人类的创造力遇到瓶颈后,就会打破这堵墙,由此产生新的艺术形式或新的审美方向。

现在,在AI帮助下能瞬时生产大量作品,或者产生在现有规则下人类想不到的创新点,这对艺术从业者来说会有更快的学习过程。

同时,AI也可以更快拓展普通大众欣赏艺术的范围。现在普通人如果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对艺术的欣赏角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窄。但是一旦更多作品出现,就可以迅速推动我们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让我们发现广阔天地的存在。

当我们深入研究音乐后,会建立一个全新的审美坐标系,但在探索过程中有一部分作品质量其实并不高,我们也很难迅速归纳音乐类型、形成评判标准,难以区分好坏。这个过程就需要由量变引起质变。而有了AI帮助,这种归纳和大量生成就很简单了。

所以未来音乐研究一定会转向,而且AI一定可以加速这种转向,加快音乐更新迭代,拓展普通人欣赏音乐、欣赏艺术的范围。

游云庭:随着技术越来越强,哪怕商业上常用的“OEM”产品(编者注:原始设备制造商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再将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 这种委托他人生产的合作方式简称OEM,承接加工任务的制造商被称为OEM厂商,其生产的产品被称为OEM产品。)本身也是有一定艺术性的。

用了上千万幅画投喂AI,其基础水准一定很高,再加上人的一部分创意引导或专业人士的调教,最后结果一定更加专业,所以我认为AI反而会让艺术行业百花齐放。

而且AI其实让技术使用更易得,阳春白雪的艺术作品固然很好,但艺术性的同时是曲高和寡。当AI带来更多普通人参与,大众更欣赏的东西逐渐加入,下里巴人也同样有艺术性,创作会更加繁荣,人类整体审美也会有一定提高。

四、AI时代,人类会逐渐失去灵魂、逐渐没落吗?

季燕江:在摄影出现并冲击艺术创作时,艺术评论家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讨论了人类灵晕的消亡。本雅明的灵晕(Aura),用以描述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本真性、独一无二性和永恒价值。在机械复制时代,摄影会导致人类灵晕的消亡,这个论断是否可以被平移运用到今天的AI时代?

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我们认为创作性活动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功能。现在,人性中最核心的艺术创作机器也能做了,人在世界上就失去了独特性。人性在AI大发展的时代里面临挑战,人类会逐渐失去灵魂、逐渐没落吗?AI会导致人类灵晕的第二次消亡吗?

瓦尔特·本雅明(图源:网络)

邓志鸿:现在的AIGC更多的是制造而不是创作,我们不能说它创造出来什么作品,某种程度上是通过一些规律和手段,以概率的方式生成作品,就像工厂一样,没有什么灵晕可言。

冯建鹏:我也觉得AI的加入不是人类灵晕的消亡而是百花齐放的开始。

艺术品主要分两端,输入端和输出端。艺术品在创作之始就是人类自我的一种表达,创作出来后是观众对创作者或作品的解读。所以人类灵晕到底是否存在?要从这两方面解读。

一方面是创作者本身。虽然人类有AI的辅助,但绘画和音乐不会从此消失,人类的自我表达欲望也不会消失。不放弃自己绘画自己作曲,灵晕自然也就不会消失。

另一方面就是来自他人的解读。很多时候一个艺术品的灵魂或人文价值,其实是受众赋予的。受众因为自己的一些经历、体验而与艺术品在某种层面上产生共鸣,是手中对艺术品的理解赋予了它价值。因此,人类的理解过程是无法被剥夺的,作品的灵晕自然也存在。

在AlphaGo出现前,很多围棋招式人类从正常布局和逻辑上是想不到的。有了AlphaGo之后,对人类是一种启发,所有棋手都开始研究AlphaGo是怎么下棋的。所以人类和机器之间本身是交互的。在艺术领域同样也是如此,AI的艺术创作可以给人类带来正向启发,可以带来人类文明更加百花齐放的艺术发展。

嘉宾介绍

邓志鸿,北京大学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

冯建鹏,美国哈特福德大学哈特音乐学院打击乐讲师、百老汇演奏家

游云庭,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律师

季燕江,圆桌主理人、前北京科技大学教师

整理:王嘉欣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