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教育

纽约学校封了ChatGPT!改变不了未来每个人都要用AI!

作者:嬉子姐谈美食发布时间:2023-02-01

原标题:纽约学校封了ChatGPT!改变不了未来每个人都要用AI!

去年底,ChatGPT火了之后各种关于AI的争论就越来越多,最近这把火终于烧到了教育和学术领域。

这段时间,先是1月4日,纽约市教育局担心AI工具不利于学生教育,封禁了全市学校网络访问ChatGPT的权限。

接着没两天,1月6日又有报道,世界顶级的国际机器学习会议ICML)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生成论文投稿。

双方给出的理由听起来也都挺有道理,纽约教育说AI快速、自动生成答案和文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ICML说AI生成论文存在版权隐患,内容也不靠谱,目前不能算作研究人员成果。

可惜的是,在我看来这些理由都是他们面向新技术,为了维护传统体系做出的徒劳尝试。未来AI必然会是每个人都要用到的工具,这场变革甚至有可能让我们见证一次科研、创作的“文艺复兴”,再次目睹18世纪各种通才涌现的辉煌岁月。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今天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历史规律的又一次重演。

回顾人类历史中各种新技术都经历这样的“技术恐慌循环”。

收音机,今天都觉得过时的玩意儿,你可能想不到当年也引发过恐慌和争议。1922年,收音机在漂亮国推出时卖出了6000台,第二年销售量一跃增长到了150万台,在这之后70年的时间里,收音机会危害下一代的声音就没有断过。

1935年,漂亮国儿童研究协会就在谈论收音机可能让儿童上瘾的问题;1998年,纽约时报还在谈一样的话题广播会伤害我们的孩子吗?广播时代节目的争议,Doesradioharmourchildren?Thecontroversyoverprogramviolenceduringtheageofradio)。很多当初对收音机的担忧,和今天对AI的忧虑也是一模一样,信息不准确,太容易让年轻人获得,都是当年热议的观点。

如今纽约教育局强调的“AI不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收音机、计算器出现后不允许学生使用一样,方便的其实是老师出题和管理,并不是完全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一部分传统学术、教育机构对AI的批评只会越来越多,但这只能延缓学生和学术研究享受新技术的红利,反而会让那些早早用上并且早早用好AI的人变得更加厉害。

这也就是我第二点要谈的,AI技术会为我们带来创造力的又一次“文艺复兴”,更会让每个人的能力被进一步放大。

18世纪有时候会被称为最后一代通才的时代,那时的科学家、艺术家往往都在很多领域有所建树,一个人同时擅长数学、物理、化学,文学、绘画、音乐,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些跨领域的知识相互启发,又让他们产生了更多的创意和创新。

关于创新的不少研究给出了这背后的原因,一个人掌握的两个专业领域距离越远,相互提供新的创意、引发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只是随着人类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文化体系越来越复杂,一个人一辈子能搞懂一个领域就是很厉害的专家了,要同时搞懂两个完全不想干的领域,还要能融会贯通,提出创新的方案,可谓难上加难。

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认为通才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人类的创新、创造只能靠不同领域的人相互协作。所以创业很重要的一件事是花时间找到弥补短板的合作伙伴;科研界经常搞各种大会促进大家交流,也是希望能随机碰撞出新的火花。

今天的AI技术变革却给出一个全新的解。

当AI从人类已有的数据中积累了足够的知识经验,它自己就可以是某方面的专家,相当于你随时都能和某个领域的专家沟通联系,相互启发,不但能弥补自己的短板,还能让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极大释放。

这方面在艺术领域已经崭露头角,随着AI绘画技术越发成熟,绘画能力会越来越不重要,普通人用上AI绘画就能释放自己的创意,创造出各种有趣的作品。

艺术家未来要想被人记住,比拼的就也不再是单纯的画工,更要在艺术风格上取得创新才行。

这种趋势下,更丰富的艺术形态、更多样化的审美风格一定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带来艺术创作的又一次繁荣。

在科研界也是一样的道理,当AI可以自己完成蛋白质结构的分析、预测,科学家更重要的使命就是找到背后的规律,发现新的理论和分析框架。

这种时候还一味禁止使用AI,只会让用上AI的人走得更远,获得更多优势。与其思考怎么禁止新技术,更该思考的是新技术变革会带来怎样的新未来,我们又该如何适应?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