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将会给医疗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对医疗行业而言,人工智能能让病人直接、间接地感受到方便、高效,从而促进医疗行业的持续发展。”医渡云首席人工智能设计师闫俊在2019年数博会上表示。
闫俊举了个例子,“直接感知”主要指的是,在一些试点医院里,已经有了智能导诊平台,它是在对医疗大数据样本进行机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设备对人体进行识别分析,然后告诉病人该去哪个科室看病,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病人在医院里的等待时间。
据记者了解,目前人工智能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有四个方面:智能图像,智能语音,医疗机器人,智能临床决策。其中,智能图像和智能语音都是以图像和语音识别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因为医学图像数据的获取门槛比较低,而且更加标准化,所以语音数据识别技术比较成熟。因此,智能医疗成像技术是目前最成熟的技术,也是最被临床所接受的技术。
对于很多业内人士来说,人工智能医学只是医生们的一种辅助手段,而非主流医疗手段。在这一点上,闫俊提出了“医学伦理”这一理念。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只是一台拟人的机器,如果用它来看病,出了问题,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医学是一门实用的科学,需要医生的直接经验积累,也需要医学研究作为支持,只有在看过病人之后,医生才能对病人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闫俊说道:“人工智能医学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对大量真实有效的医学样本的分析,来推动医学行业的进步。”
在一次数博会上,国际计算机学会知识发现专业委员会主席裴健认为,当前最大的挑战与机遇,在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管理、把握、运营这些不确定因素。比如,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领域,可以提高医疗效率,提高医疗质量,这不只是一场变革,也是一场机遇与挑战。“在不确定的变化面前,企业和社会都需要作出许多调整。我们倡导构建共生协同的平台与生态,实现计算与智能的深度融合,让用户关注业务与模式的创新。
闫俊认为,医学研究的发展,必须以临床病例为基础,对病例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有很高的要求。机器计算能力、机器计算能力以及大数据能够突破传统医疗领域的数据规模限制和区域差异性。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张益肇认为,「人工智能+医疗」并不只是单纯地利用科技,与医院进行合作那么简单。而是如果想要让技术落地,就需要千辛万苦找到合适的场景,还要说服政策制定者、监管部门、医院采购者、科室主任、临床医生、患者等,来证明技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最后,也要弄清楚是谁为产品买单。“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企业家们,投资者们,请耐心一点。”
闫俊还指出,“人工智能+医疗”首先应选择具有科研实力、具有前瞻性的大医院作为合作对象,这样才能保证数据来源的多元化、准确性,同时也能激励医院积极推进医疗大数据的研究。双方基于互信,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使用方式,将分散的数据连接起来,收集起来,并在取得成果后推动下一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