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就算你没玩过,也肯定听说过,上线 2 个月时间月活破亿,成为历史上破亿用户时间最短的互联网应用。
ChatGPT项目却只有87个研发人员,而这里面有9位是华人,其中三位毕业于清华大学。
我们来一探究竟,从中或许能找到国产ChatGPT的踪迹。
01
华人研发比例不低
报告显示,ChatGPT 团队成员绝大多数拥有名校学历,且具有全球知名企业工作经历。
从成员毕业高校分布看,校友最多的前 5 大高校是斯坦福大学(14 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0 人)、麻省理工学院(7 人)、剑桥大学(5 人)、哈佛大学(4 人)和佐治亚理工学院(4 人)。此外,ChatGPT 团队有 9 位华人,占团队总人数的 10%。
这其中,华人学者欧阳龙参与了与 ChatGPT 相关的 7 大技术项目中的 4 个研发工作,是InstructGPT 论文的第一作者,也是RLHF 论文的第二作者。行业内成欧阳龙是ChatGPT的关键核心技术人员。
另外,5 个华人研发人员中,本科就读于国内高校,3 人本科教育经历在国外高校完成的。
报告发现,ChatGPT 研究员 Heewoo Jun 曾在 2015-2023 年间在百度(国外研究院,Sunnyvale, California, USA.)担任研究员,2023 年从百度离职后加入 OpenAI 担任研究员至今。
可以说在ChatGPT项目中,华人占据了很新的的位置。有9位华人在ChatGPT项目中做出了贡献,其中三位是清华大学的。
此外,该团队共有包括OpenAI联合创始人Wojciech Zaremba在内的5人入选了今年“AI 2000全球人工智能学者”的名单,其中就有华人学者。
换言之,华人研发人员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有着非常显著的贡献和成就。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实践应用方面,华人都在不断推动着人工智能的发展。
02
国产ChatGPT还需要算力支持
在ChatGPT爆火之后,国内一度有些“技不如人”的失落,同时也在期盼着我们的ChatGPT和OpenAI能够诞生出来。
搜狗创始人王小川在朋友圈所期待的:“OpenAI的成功,首先是技术理想主义的胜利。我们需要自己的OpenAI,就需要技术理想主义。大厂受自己的业务牵引,追逐资本热点的创业公司更动作变形。不止如此,这种理想主义还需要有爱国之心、商业智慧和学术尊重去获得政府支持,推动企业联盟和学术界协同。我们能诞生自己的OpenAI”。
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公司,如百度、腾讯等,已经在3月纷纷表示开始进军“类ChatGPT”的方向,而不是通过研发创造新的AI方向或模型。
其实我们并不缺少有能力、有想法的科技企业和科研人员。ChatGPT需要大量算力和能源投入,成本很高,大规模商用必须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比如AI芯片不但需要保证高性能,还要做到高算力下低功耗。
根据浪潮的数据显示,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算力发展的主要生力军之一,特别是在算力涨幅方面,我们是领跑者。目前全球算力规模排在前两位的是国外和我们,然后是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加拿大、国外、澳大利亚等地方,国外、意大利、巴西则是刚刚起步。
我们算力的市场规模巨大,我们信通院院长余晓晖的估计,1元钱投在算力里面,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回报大概是4元钱左右,1比4。大体上1比1是个直接的产出,它后面的3,大量是间接的经济产出。
由于ChatGPT在中美科技竞争中扮演极其新的的角色,建议对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采取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同时,加强行业指引,特别是在科研、生活服务、商业、消费等人生与安全相对有保障的应用领域,要积极鼓励发展。
我们的算力产业爆发关键在地方新规、企业技术和市场需求等方面,我们算力的发展现状是领跑者之一,市场规模巨大。
期待在ChatGPT引爆的新一轮AI产业竞争中,我们企业能够做出我们人的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