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OpenAI|阿尔特曼

OpenAI「宫斗」大结局,奥特曼只做了一周乔布斯

作者:凤凰WEEKLY发布时间:2023-11-28

OpenAI「宫斗」大结局,奥特曼只做了一周乔布斯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OpenAI最近发生的事,那就是,美国公司炒创始人鱿鱼,真的可以跟闹着玩一样。

就在今年11月6日,山姆·奥特曼还在OpenAI开发者大会上,代表公司发布GPT-4 Turbo模型而备受瞩目,短短10天过后,他就被告知自己被解除了CEO的职务。

被自己创立的公司裁员,听起来是那么匪夷所思,不少人都联想到了当初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遭遇。

但仅仅过了一周,事情迎来了多次反转,投资方微软跳出来,表示要个说法;马斯克曝光匿名信;95%以上OpenAI员工签署联名信,要求董事会辞职并重新任命奥特曼,否则离职......偌大的公司瞬间变得像个“草台班子”。

直到11月22日,闹剧终于落幕,事情回到原点,奥特曼重新坐上OpenAI首席执行官的位子。

只是,这次关于OpenAI内部的矛盾和争议,却恐怕很难回到原点当成没发生过。

反转反转再反转的一周

还记得ChatGPT刚问世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担心AI要让人类失业了。

为此,外界还总结出十大“高危职业”以提醒员工,该换份工作了。

但谁也没想到,AI代替人类的计划还没落地,最先遭遇失业危机的,竟然是OpenAI的创始人。

一切都要从当地时间11月16日那晚说起,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OpenAI总裁布罗克曼同时收到了一条短信,内容是公司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要求两人于17日中午进行谈话。

也是这次谈话,震动了整个科技界。伊利亚告诉奥特曼,他将被解雇。而由于布罗克曼不在现场,伊利亚发送了Google Meet链接,告知他将在保留原职位的情况下,被从董事会中除名。

公开资料显示,OpenAI董事会中共有6人,从结果中不难推断,在奥特曼和布罗克曼不在场的情况下,其余4人达成了一致。

而后,奥特曼被摘去首席执行官一职并离开董事会的消息迅速被公开,甚至连暂缓调整的时间都没给奥特曼,公司就宣布由技术主管米拉接任,立即生效。

至于为什么要裁掉奥特曼,公司只潦草地说了句,由于他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始终不坦诚,阻碍了董事会履行职责的能力,董事会不再相信他有能力继续领导OpenAI。

倒是奥特曼的回应显得大大方方,他发文称:“我很喜欢在OpenAI的时光,这对我自己来说是革命性的,希望也能对这个世界有所变革。最重要的是,我喜欢与这些才华横溢的人共事。之后我还有更多详细的东西要说。”

随后布罗克曼也在社交平台上宣布,自己不止会辞去董事会主席一职,也决定完全退出公司,辞去OpenAI的所有职务。

这不免让人想到了1985年被逼上绝境的乔布斯,因为理念与董事会相悖,被除去董事长职务,且对公司具体部门和重要事务不能进行任何直接的管理,最终被迫向苹果公司董事会提交了辞呈。

虽然拿了和乔布斯一样的剧本,但奥特曼比较幸运,身后有许多条退路。

先是拥有OpenAI营利子公司49%股权的微软站出来为奥特曼撑腰,要求恢复其职位,然后在奥特曼透露有重新创业的想法后,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多位投资者都表示出了投资意愿。

11月20日,微软CEO纳德拉宣布将聘用奥特曼和布罗克曼,两人将领导一个新的先进AI研究团队。而OpenAI这边宣布聘请Twitch前高管埃米特·希尔担任临时CEO。

故事看似已经尘埃落定,反转却又来了。

当初亲口裁掉奥特曼的伊利亚后悔了,在社交平台表示非常后悔参与了董事会的罢免行动,并联合公司95%以上的七百余名员工签署了一封联名信,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不同意奥特曼回归,大家就一起跳槽到微软。

集体罢工显然是有效的,最后,闹剧以奥特曼回归“暂时”告一段落。布罗克曼也在社交平台晒出众多员工的照片,并配文“我们回来了”。

布罗克曼在社交平台晒照

OpenAI背后的两种立场

一场短暂的罢免风波,也将OpenAI内部的路线分歧公之于众。

有分析人士将奥特曼和伊利亚,分别冠以“开放派”和“保守派”的称谓。

简单来说就是,奥特曼想继续保持OpenAI能够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倾向于快速实现生成式AI产品的商业化,但伊利亚却担心AI发展过快会存在安全隐患。

伊利亚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专访时曾说,他自己并不打算构建下一个 GPT,而是打算弄清楚如何阻止超级人工智能变得不受控制。作为未来主义的信徒,他认为这种仍处于假设的未来技术终将出现。

实际上,伊利亚的担忧不无道理。

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清华大学心理系系主任刘嘉在接受凤凰卫视《问答神州》专访时谈到,“当我们给人工智能注入了更多的智能之后,那么它也许会变成一种超级智能,如果假设你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那你释放出来的是什么样的东西,那么人类将来的未来就会是怎么样。人工神经网络的奠基人Hinton(辛顿),今年5月份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我很后悔我所做的一切。’”

刘嘉曾做过一个具身智能方面的实验,问ChatGPT如果它是一个人的话,它认为它的身高大约是多少?ChatGPT首先说明自己是一个AI,如果要把它认为是一个人,那他的身高大约是1米76。

但后来,刘嘉却再也重现不出这个结果,无论怎么去问ChatGPT它的身高是多少,它都说自己作为一个AI,没有身高,也没有身体这个概念,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这让刘嘉感觉到,它可能比它表现出来的要强很多。

作为OpenAI的发起者之一,马斯克也多次呼吁,要对人工智能行业进行监管。

马斯克曾说,“汽车、飞机和医药必须遵守监管安全标准,但人工智能还没有任何法规控制发展。我们需要规范人工智能安全,它实际上比汽车、飞机或药品对社会构成更大的风险。监管可能会稍微减慢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但我认为这也可能是一件好事。”

未知令人恐惧,伊利亚正在尝试将人工智能变得更加可控。今年7月,OpenAI首次提出“超级对齐(Superalignment)”计划。

OpenAI提出“超级对齐(Superalignment)”计划

据悉,这个项目由伊利亚主导,将投入20%的总算力,目标是在4年时间内解决超级智能对齐的核心技术挑战,以保证人类对超级智能的可控。

有媒体报道,11月初,OpenAI 技术团队实现重大突破,甚至到达了“令人担忧的自主性阈值”。伊利亚认为,这一突破的架构足以达到AGI(即强AI)。而在OpenAI成立之初有一个“非盈利性条款”,大意是一旦达到AGI的门槛,那么就必须停止一切的商业合作。

但奥特曼主张推迟,并对外积极融资。理由是,“我们需要更多的钱来建造更多的数据中心。”

应该优先保证资金充裕还是安全性,也就成为了OpenAI内部发生“宫斗”的主要导火索。

人工智能摆脱不了商业化

奥特曼为什么最终能重回CEO的位置?钱绝对是“和解”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在早期的OpenAI身上,有着一定的乌托邦气质,他们最初的愿景,就是对抗商业化经营的谷歌。一堆热爱技术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追求权力,不只顾着低头挣钱。

非盈利的理想主义,也让OpenAI的董事结构看起来有些“奇葩”。

先前包括马斯克在内,已经有多名董事成员离开,而现在的情况是还剩下6人坚守阵地,奥特曼、布罗克曼、伊利亚之外的三名董事会成员没有投资,不担任职务,看似站在“边缘”,却拥有重大决策权。

如果不涉及利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或许这看不出太大问题。但随着OpenAI愈发成功,分歧发生在所难免。

研发AI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OpenAI所面临的,是继续成长跟非盈利之间的尖锐矛盾。如果没有商业化,投资人不会再“为爱发电”,这是非盈利组织突破不了的困境。

2019年,奥特曼成立了一家盈利性的子公司OpenAI Global,用来搞钱贴补OpenAI。

他很快拉来了微软投资10亿美元为公司续命,并且,微软还为其研究项目提供了微软的云计算资源,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奥特曼的计划下,OpenAI的日子一点点变好。A轮、B轮、B+轮,2.5亿美元、100亿美元、103亿美元,奥特曼拉来的钱越来越多。

OpenAI融资情况截图 来源/天眼查

只是,技术烧钱可没有上限。据The Information消息称,三位了解OpenAI财务状况的人士透露,该公司2022年开发ChatGPT并从谷歌招聘关键员工,致使亏损大约翻了一番,达到5.4亿美元左右。尽管在OpenAI于2月推出付费版聊天机器人后,公司收入有所增长,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使用其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该公司对该软件未来版本进行培训,这些成本可能会继续上升。

加速商业化就成了OpenAI做大做强的唯一出路。

一方面,在纯粹追求AI技术的人的眼中,这严重违背了OpenAI创立初衷,但另一方面,没有钱,OpenAI也将举步维艰面临停摆。中间的取舍实在很难用简单的“对与错”做出判定。

不可否认,奥特曼这个掌舵人在外界看来早已与OpenAI的成功紧密绑定。外界重视OpenAI,也看重奥特曼这个人。

随着一周看戏的人越来越多,给予OpenAI最大资金支持的微软股价也跟着不断变化的消息起起落落。故事以一个圆满的结局收场,微软的股价也屡创新高。截至11月22日,微软报收377.85美元/股,总市值达2.81万亿美元。

奥特曼的回归,或许正是因为OpenAI看清了一个本质,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