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人工智能

重庆瞭望 | ChatGPT“踢馆”:谁离场,谁留下

作者:重庆日报发布时间:2023-05-09

原标题:重庆瞭望 | ChatGPT“踢馆”:谁离场,谁留下

ChatGPT“踢馆”:谁离场,谁留下音频:进度条00:00 09:16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就在前两天,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释放多重重磅信号,特别是强调,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体现了党和国家层面对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的重视。

而要谈人工智能,那近段时间“风生水起”的ChatGPT,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如果说,前段时间热议的“最容易被AI替代的十个职业”,还只是GPT悬置于大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话,那近几日,一些行业的人员变动,则让大众真切意识到,“GPT踢馆,可不讲武德”。

前段时间,公关广告公司“蓝色光标”公布,将无限期停止创意设计、方案撰写、文案撰写、短期雇员四类支出,改用生成式AI完成工作。而在其官网上,《 全员开启“人+AI助理”模式,推动AIGC全面应用》的新闻标题赫然在目。

“山雨欲来风满楼”,同一时期,GPT“暴风雨”席卷着游戏、电商、广告等行业。曾自诩有一技之长的人们,如今双拳难敌机器脑,被“ 踢馆”的GPT“踢倒在地”。

AI改变世界来得太陡:技术背景雄厚的大企业里,CEO正摩拳擦掌,对内大刀阔斧,对外抢占先机;而更多中小企业家也嗷嗷待哺,渴望技术下放,来一次“小试牛刀”。

GPT如同新时代的哥伦布,用同样的一片海洋连接起各行各业的“水手”,不同的是,其中一些“ 水手”已身处风暴中心,而另一些则眼瞅着风暴将至。

GPT上线早期,尽管有不少专家呼吁对其“见之于未萌”,但其舆论形象,仍可以说是“平易近人”:面对使用者,它会打趣、道歉,会讲令人尴尬的笑话,似乎总愿意把使用它的人,摆在主导者的位置上。

虽然没有具身性,但不少人依旧认为,它有着那么一丝微妙的“人性”。

这么一个“有人性”的私人助理,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算力几度迭代,“蜕变”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的“无敌卷王”:不是卷走你的业绩,而是卷走你的饭碗。

“从未想过科幻电影里的事儿,会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AI丢掉工作的人们,在网上如是说。

失业后,他们中一部分人选择在本行业重新就业,与GPT“再决雌雄”;另一些人则转换思路,或组织或加入近期异常火爆的GPT使用培训班,寄希望于在下个风口——GPT+和GPT市场化平台化中,实现弯道超车。

人们用自然时间疯狂追赶,企图了解GPT;GPT则用数据空间海量学习,实现对人的理解。

▲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网站页面。图源/新华社

美国有一部灾难电影,名叫《后天》,而AI席卷世界,则发生在“今天”。

今天之前,人类是发令员,在马里内蒂的《未来主义宣言》中,展示“人造”速度之美;今天之后,人类是运动员,在AIGC浪潮中,与技术共谋未来发展之极。

如果要给这个“今天”选一个具体的时间,或可选在2023年3月17日。这一天,微软将GPT-4全线接入旗下办公软件Office,这意味着Word、Excel、PowerPoint等等应用,可一键生成产品内容,瞬间就可以完成整个过程。

同日,微软CEO纳德拉在当天发布会上直接放话:今天,进入人机交互的新时代,新一轮的生产力大爆发在此开启。

而中国的这一天,则是4月18日。当日,钉钉、WPS、印象笔记等同日官宣,发布自家的“AI办公助手”。同时期,百度内部工作平台“如流”,也全面接入“ 文心一言”。

如果说“今天”之前,围绕GPT的竞争,还在于头部企业和尖端领域有没有它,或者用不用它,那么“今天”之后,硝烟将逐步席卷每一个职场打工人,竞争的关键,将变成在哪用、如何用。

▲游客正在体验VR项目。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只不过,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留给市场,因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暴走”,但技术服务的社会却不能如此。

如果说技术要进步一寸,那么法理和伦理就该进步一尺。

从这个角度看,2023年4月11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是针对GPT给全社会打的一针“镇静剂”,吃的一颗“强心丸”。

一方面,法理要为伦理服务。为生成式AI立法,正是关切被技术伤害的人:眼下,从一键脱衣,到换脸诈骗,这样的“显疾”必须要除;往后,技术垄断和因AI产生的不正当劳资关系,这样的“隐忧”也时刻要纠。

另一方面,伦理是法理的土壤。技术具有永恒的公共属性,而当下GPT的一路“狂飙”,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在背离技术的“公共性”,势必会带来社会撕裂。

明确权责主体、限定发展边界,不是打压,而是拨乱反正。

毋庸置疑,ChatGPT是一个实用的工具,但它更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复杂工具。

面对复杂的AI工具,人类的想法一度很简单:掌控它。不管是阿西莫夫的由不伤害、服从、自保三大定律,层层嵌套而成的“机器人三定律”,还是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的“图灵测试”,都在以人作为至高的价值尺度去区分机器,将其定义为人类社会的“第三者”。

这在GPT已经全面到来的现代社会显然行不通,如何“化敌为友”似乎更值得思考。

目前,面对升温的GPT,有人不屑一顾,有人啧啧称奇;有人希望与之共存,有人希望其赶紧“刹车”;一小部分人掌握技术,讳莫如深,但更大一部分人面对鸿沟,只能观望。

▲参观者了解元宇宙创新链和产业链技术。韩旭 摄 /新华社

相比于同在赛博空间,却已经有些退潮之意的前风口——“元宇宙”,GPT当然有其“真本领”,不过这“真本领”,也绝非“通天本领”。

尽管学习能力很强,但作为大语言模型的GPT,生成的只是预训练的语料内容,并非其有自主思想。因此,大可不必焦虑缠身甚至神化GPT。

纵览古今,工具技术的升级,可不比人类的“脱胎换骨”。我们依靠使用一个又一个工具,获得食物与温暖,走出丛林,组建部族,开创文明,工业革命的几次跃迁,在当时曾让人瞠目结舌,而在今日,却已成为当代技术的缩影,不变的唯有被驯化的技术和不断进取的人类。

使用工具,让工具成就人;学习使用更多工具,让人成为更优秀的人。

我们的历史,构成了GPT的语言;我们的未来,仍然是GPT学习的对象。

搁笔之前,请读者朋友放心,本文系笔者肉身写作、字字手打,绝无GPT代工。

PS: ChatGPT,你有哪些期待?或者认为它能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讨论。

责编 | 冉苗俊 戴赐霖(实习)

主播 | 伏一晨

责校 | 郑钰潇 邵威仪(实习)

审核 | 刘海涛

欢迎扫码加入重庆瞭望读者群

● 谁在给“自己人”泼脏水

● 小店大梦想

这个世界终究要与年轻人和解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