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AI大模型

AI“卷”至移动端:vivo发布蓝心大模型,重塑手机智能化体验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发布时间:2023-11-01

原标题:AI“卷”至移动端:vivo发布蓝心大模型,重塑手机智能化体验

AI浪潮席卷而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以从未想象过的速度被重塑,特别是伴随近年来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各行业都在加速突破,手机厂商们也顺势而为,陆续把AI大模型引入端侧,升级手机智能化体验。

11月1日,在vivo开发者大会上,vivo自研通用大模型矩阵——蓝心大模型正式亮相,其中包括十亿、百亿、千亿三个不同参数量级的5款自研大模型,全面覆盖核心应用场景。这也意味着,vivo对大模型的探索已率先从技术研发阶段进阶至应用及产业布局阶段。

据最新榜单数据,vivo自研AI大模型同时位列C-Eval、CMMLU双榜的全球中文榜单榜首,在人文、社科等领域的表现超同级别大模型;与此同时,SuperCLUE近日发布中文大模型10月榜单,vivo自研大模型以70.74的总分位列总排行榜第四,在国内大模型中排行首位。

SuperCLUE指出,国内第一梯队大模型格局已基本形成,vivo自研大模型等头部中文大模型已经与GPT3.5极为接近。vivo实现三榜领跑,引发业界高度关注,而vivo对于人机交互的具体实践,也首次面向公众释放。vivo副总裁、OS产品副总裁周围表示,vivo大模型矩阵的能力将全面地融入OriginOS 4中,未来手机的发展趋势或将进化为“智能体”。

首发自研大模型矩阵

“让AI走入千家万户”

当前,智能手机行业正处在一个AI、5G+开启的新一轮创新周期中,而智能手机是计算平台、通信平台、显示平台、AI平台的集合,智能手机的发展就是不断打破边界、集成新技术、融合新品类的过程。AI、通信技术的持续演进,以及新形态的发展为智能手机打开了机会大门,其中手机AI大模型承载着人们广泛的应用想象。

华金证券指出,AI大模型对手机的提升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AI大模型可增强手机处理图像、语音、NLP等任务的能力,大幅提升手机性能;其次,AI大模型拥有庞大的语言数据库作为训练资源,在算力和算法的支持下,手机可以理解复杂的语意和语境。基于准确的自然语义理解,外加庞大的知识和数据库,手机可以给出准确和快速的回答。随着人机交互愈发频繁,用户画像刻画将更为精确,回答也越发定制化,手机将真正意义上成为专属数字助手。

然而,相比其他应用领域,手机端实际上是大模型最难落地的场景之一。受体积、性能、功耗的限制,如果直接将大模型部署在端侧,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即使能运行起来,推理速度也不及预期,周围曾直言:“性能方面,如果做输入法的出词推荐,两秒才能出一个词;功耗方面,大参数量级的大模型在端侧运行的话非常耗电。”

另一方面,如果将大模型直接上传到云端联网使用,又会失去端侧部署的优势。例如,大模型原本可以根据用户信息,在手机上个性化定制手机助理,且确保信息不上传到云端;但如果大模型在云端加载,势必要将个人信息通过网络上传,隐私安全无法保障。

除此之外,云端运行大模型的成本也非常高昂。周围介绍称:“vivo有3亿中国用户,如果每天用10次,一天的运算成本大概是3000万元,一年需要花费约90亿-100亿元。”可以看出,手机AI大模型考验着手机厂商的综合解决能力。

对此,vivo另辟蹊径通过“大模型矩阵”的方式来解决行业难点。相比很多互联网企业提出的“单个通用大模型”,vivo打造了“大模型矩阵”,推出10亿的大模型、70亿的大模型、700亿的大模型、1300亿的大模型和1750亿的大模型,涵盖从亿级到千亿级不同规模的模型,可以根据用户场景和实际需求分别计算,从而更好地缩短响应时间,推动成本、能耗等问题的解决,“让AI走入千家万户”。另外,矩阵中同时包含了开源模型和商业模型,在开放共享的同时保证核心竞争力。

在操作路径上,vivo AI大模型引入端侧后赋能蓝心小V,它是基于蓝心大模型的首款系统级人工智能应用,具有行业领先的智慧大脑,符合直觉的人机交互,丰富多样的信息表达三大技能点,可以将蓝心小V打造成一名专属私人助理。

与前几年推出的AI手机不同,vivo希望大模型接入手机之后,并不是简单提升一个人机对话体验,而是深入到用户的出行、学习、生活、工作等众多场景,上升为一个“智能体”。周围举例称:“它能够感知到周边的信息,能够识别我们的意图,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决策,接下来,还要能够借助大模型去帮我们执行、管理。”

此外,在安全方面,vivo还针对大模型的各类风险与挑战,制定了详细的安全能力体系,包含10个大类、66个二级维度和195个三级维度。除了关注传统的涉政、违禁、色情、辱骂等内容安全外,针对大模型时代的风险挑战,也设立了公序良俗(伦理道德、偏见歧视)、身心健康、指令攻击、财产隐私大类的安全标准。该体系也是指导vivo大模型全链路安全工作的标准。

展望未来,周末、调休等日子,用户再也不会被忘记关掉的闹钟吵醒,而一觉睡到自然醒;假如用户拿起手机就能解锁,不用再点屏幕,手机自动打开想要的应用……可以畅想,AI影响下的人机交互即将迎来变革。

加码底层技术创新

激发消费电子产业新活力

今年以来,AI大模型加速发展,全球各大科技巨擘竞相围绕其展开布局。第三方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7月底,国外累计发布大模型138个,中国累计有130个大模型问世。席卷全球的“百模大战”之中,手机企业的身影并不少见。虽然vivo并非首个推出自研AI大模型的手机厂商,但回溯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已经超过六年。

作为较早布局人工智能的先行者,vivo在2017年开始筹备人工智能全球研究院,并在2018年正式组建,是首批设立专攻人工智能方向研究院的中国手机公司之一。如今,在人工智能的四个要素——数据、人力、算法、算力方面,vivo均已做到了领先。

在数据方面,2018年vivo成立了图谱研究院,通过专业团队建设知识图谱,目前已积累了13000T的多种模态数据,以及2800T高质量中文文本数据。这些数据经过清洗和压缩后,仅用于百亿蓝心大模型的文本数据量就达到了15T,相当于2.5个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量。

在人力方面,vivo从2017年开始就一直维持着1000人左右的专业人工智能团队,到2021年vivo已有超过600人专注研发大模型;在算法层面,vivo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18年开始到现在,vivo累计在顶级期刊发表了70多篇高水平论文,并持续跟踪全球顶尖学术期刊动态,将其转化成算法和工程应用;算力层面,vivo通过信息创新实现更好的训练和推理部署。

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曾表示,生成式大模型意味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即将发生重要转折,中国科技企业正在面对巨大挑战,但并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必须坚定投入夯实包括AI、芯片等“研发底座”,坚持始终以用户为导向的“有温度创新”,同时要推动企业单一创新向生态协同创新的“雁行致远”模式升级,才能让中国科技企业加速走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随着各类大模型的陆续发布,未来,AI应用场景从目前的PC和云端逐步延伸到智能手机,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望在AI的赋能下被重新定义,并加速下游消费电子产业的更新换代及复苏节奏。而目前来看,vivo自研蓝心大模型已在技术实力、落地场景体验、大模型数量等方面初步显露出行业领跑之势。

编辑 蒙锦涛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