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ChatGPT“横空出世”,在全球教育界引发巨大地震。
数据统计,美国大学生用ChatGPT写作业和论文的比例已经高达89%,抄袭、作弊、代写,使用起来肆无忌惮。
老师发现一篇全班最好的论文,结果提交论文的学生承认该文由ChatGPT完成……
原本以为这已经够刺激的了。
没想到没过多久,ChatGPT又来和毕业生抢饭碗了——
先是宾大沃顿商学院教授宣布ChatGPT通过MBA学位测试,可以胜任金融分析师和咨询顾问的工作。
随后,ChatGPT成功通过谷歌入职测试,被聘为谷歌L3工程师,拿到年薪约120万人民币的入职offer。
“AI将取代人类工作”的口号喊了十几年,这一次,“狼”真的来了。
ChatGPT:由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出,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进行对话,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智能互动,可以代替人类部分工作,完成撰写文章(高等论文、简历、合同、说明书、视频脚本)、翻译、编程、设计、作曲等任务,被誉为目前最聪明的机器人。
“死亡”淘汰清单再增长!
失业恐慌加剧
为什么ChatGPT诞生的同时,引起了很多人的焦虑和恐慌?
首先,机器可以帮助人们学习,也能让人们放弃学习。
高等院校的哲学、文学、理工题目,它都答得头头是道。世界上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Nature》早在去年12月初,就发表了对ChatGPT成为学生“作弊”工具的担忧。
其次,它真的聪明“过头”了……
不但产出符合人类常识、认知、需求、价值观等内容,还懂得伦理关系、人情世故。
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样,一直在学习和进步。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职业替代”。
“代写”的问题,学校(如哈佛、耶鲁、华盛顿等)可以通过主观行动加以控制,颁布明令禁止的条文,用GPTZero检测学生作业,将其定义为剽窃等。
但是ChatGPT的智能性,决定了它可以实实在在替代一些高端职业岗位。
而其中一部分,正是在校生们未来的就业岗位。
图源 | pexels
Insider曾与专家共同研究,更新并编制了一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风险最高的工作清单:
1. 技术工种(程序员、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
2. 媒体工作者(广告、内容创作、记者)
3. 法律行业工作者(律师助理、法律助理)
4. 市场研究分析师
5. 教师
6. 财务(财务分析师、个人财务顾问)
7. 交易员
8. 平面设计师
9. 会计师
10. 客服
今年开年,高盛集团“扫荡式”裁员3000多人,就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如今挤进TOP高校读商科,被AI替代后无奈下岗,可以说非常惨了!
“怎么办?我能想到不被替代的只有楼下卖早点的个体户……”
如何战胜ChatGPT?
它的弱点在哪里?
如此强大的ChatGPT,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周云曾表述:
“最初会出现一个狂欢阶段——部分人突然间发现一条捷径,从而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
“但狂欢过后,很快就会笑不出声,原因很简单,机器人能完成的事情,为什么要交给人类来做?人们的饭碗就会受到威胁。”
人类最高级的一些与思考相关的脑力工作、智慧活动正在被代替。
要如何面对这种变化呢?
我们无法阻止科技的更迭,最有效的就是正确认识机器的能力和局限性,从而更好地利用它。
ChatGPT的局限性、弱点在哪里?
目前来看,ChatGPT的运行模式是:人类提出具体问题,它基于现有人类反馈的数据库,从中筛选并组织出你需要的具体答案。
所以,重复的、有模版、能借鉴的工作是最“危险”的。
在这一点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早有预测:
“人工智能就是通过机器进行深度学习来工作,而这种学习过程就是大量地识别和记忆已有的知识积累。这样的话,它可以替代甚至超越那些通过死记硬背、大量做题而掌握知识的人脑。”
“死记硬背、大量做题正是我们目前培养学生的通常做法。所以,一个很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未来的人工智能会让当前教育制度所培养学生的优势荡然无存。”
死记硬背、大量做题已经行不通了……
这也是目前海外高校的精英教育已经基本摒弃的东西。
假设某天AI工具真的普及了,相当于人人都有计算器,这时比的是每个人运用工具的能力。
有句话说得好:
“AI不会代替你,但一个使用AI的人会代替你。”
AI全面“入侵”
孩子要做哪些准备?
AI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如何利用AI,找到作为人类的竞争优势,放大能力、解放创意、获取更多机会?
以最初惊艳大众的“ChatGPT写文章”为例,如果多看一些这类文章,就能发现AI输出的文章缺少“灵魂”,没有人类创意写作、注入个人情感的特点。
深大师院国际高中发展顾问欧阳敬孝博士在IEIC大会中曾经分享:
“人类与人工智能最根本的区别是对情感的感受能力,也就是同理心。”
对“意义”的感受,对“情感”的体验,是人区别于人工智能之所在。善于“感受情感,体验情感,表达情感”的人,在当今更具有社会意义上的竞争力。
缺乏感受力和创造性是ChatGPT的根本性问题,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法改变。
5年内,我们的孩子应该尽早做哪些准备呢?
根据世界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报告,学生在未来需要的四项核心技能为: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技能、工作工具。
思维方式:比如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和学习能力;
工作方式:包括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
生活技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面对不断变化的职业和生活的基础;
工作工具: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处理能力。熟练使用智能工具,搜集、整合信息,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是21世纪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副校长康健女士曾分享:
剑桥大学校长来中国做演讲时,提到未来80%的职业有可能会被AI替代。
有学生忍不住提出一个问题。
“对于中学生而言,现在如何做职业规划呢?毕业后,我的职位被AI替代了怎么办?”
校长的回答发人深省:
首先你要具备灵活性和重新定位自己方向的能力,如何具备这个能力?你要有旺盛的求知欲,通俗来讲就是好奇心;
其次是思维多元化,要具备包容的、多方位的思考习惯;创造能力和严谨的分析能力。
当你拥有了这几项能力,你不会惧怕时代的变化、环境的动荡,在面临任何新的工作岗位时,都能更快地学会新知识,胜任新要求。
总之,目前众人对ChatGP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褒贬不一。
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ChatGPT的推广可能会导致学术乱象,学生习惯“抄近路”,学习力退化。
另一些教育工作者则认为,ChatGPT是一个巨大的资产,期待更好地使用这个工具,为学习研究提供新支持。
据悉,百度内部类似于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项目名字已确定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将在三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
后续将为国内的教育界带来哪些冲击,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