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文心一言|ChatGPT

AI写高考作文,名师打多少分→

作者:新快报发布时间:2023-06-07

原标题:AI写高考作文,名师打多少分→

高考作文题是每年高考的热门话题,如果让AI机器人写高考作文题会如何?现在,来看两大AI机器人——文心一言和ChatGPT,让他们来试试身手!同时邀请几位跨界专家对 AI机器人的作品进行点评,看看谁的高考作文写得更好。

【例文一】

以史为鉴,讲好故事

作者:文心一言

故事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结晶,是启迪心灵的明灯。正如古人所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故事正如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人生,了解世界。因此,讲好故事,传递好故事,是我们在信息时代的责任和使命。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着许多深入人心的故事。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比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传奇经历。这些故事,有的描绘了人性的复杂,有的展示了生活的荒谬,有的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真谛,让我们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这些故事,是中国的文化宝藏,是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

此外,好的故事还有改变命运的力量。曾经有个年轻人,他因为家境贫寒而被人们轻视和嘲笑。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通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从中汲取了力量和智慧。最终,他奋发图强,成功创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个年轻人的故事,就是对“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最好诠释。

然而,要让故事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就需要我们讲好故事,传递好故事。讲好故事,首先要深入理解故事的内涵和精神内核,挖掘出其背后的人性、生活和社会的本质。其次,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恰当的表现手法将故事呈现出来,让听众能够感受到故事的魅力。最后,要在适当的场合和时机,将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传递好故事,还需要我们注重故事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在信息时代,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来传播故事,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好的故事,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推广好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故事的传播中来。

讲好故事,传递好故事,不仅可以启迪心灵、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更可以传递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和欣赏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好故事,同时也要将自己的好故事分享给世界。比如中国的四大发明、比如抗疫中的中国精神,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素材和资源。

讲好故事、传递好故事也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思考能力。好的故事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味和理解。在欣赏和传播好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好的故事是有力量的,它可以启迪心灵、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展现一个国家的形象、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好的故事,讲好故事、传递好故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信息时代中更好地表达和沟通,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未来的社会发展。

【点评专家】吴颖民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打分】78分

【点评】作文结构完整,逻辑也比较严谨,文采也还不错。特点是有中国气息,即中国味,能联系当前国家发展大局,说明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不足是缺乏亲身经历去说明故事的多种功能和力量,显得干巴巴,没有个人受故事感动而发生改变的真实情节,只是从理论上去阐述故事的功能。如果自己能够成为故事主人公,那么,展示故事的力量就更有说服力,也更显责任感和使命感。

【点评专家】郝保国 原华师附中数学正高级教师,现华师附属花都学校副校长

【打分】86分

【点评】拟题能紧扣材料,语言简洁,文章开篇开宗明义,较快地转入正文写作,文章的写作能紧扣主题,突出中心思想,并能多次点题。作者所列举的文学名著和名著中的故事,紧贴题意,很有说服力,为文章增色不少,文章不仅论述了好故事的影响力,还着重论述了把好故事讲好,更能加倍地启迪人的心灵和智慧,文章能比较好地做到前后呼应。

【点评专家】陈定定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打分】80分

【点评】可能因为百度的中文语料训练得好些,所以讲故事的文采稍微好些,文章整体结构也不错。但可能因为目前这个大模型有一些缺憾,在修辞、创意等方面还比较缺乏,需要再提升。

【例文二】

故事的魔力:启迪灵魂、凝聚共情的文学奇迹

作者:ChatGPT

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世界中,故事犹如一束光芒,照亮我们的心灵。它们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引发深沉的情感共鸣。无论是改变个人命运,还是展示民族精神,故事都以其无限的魅力影响着我们。本文将深入探讨故事的魔力,探寻其如何启迪灵魂、凝聚共情,并为我们带来文学的奇迹。

故事的启迪与智慧传承:故事是智慧的守护者,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将智慧代代相传。从古代神话到现代小说,故事以生动的形象和情节,传递着深邃的哲理和价值观。例如,《红楼梦》通过描述贾宝玉的人生遭遇,告诉我们追求纯真和美好的重要性。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不仅激发我们的思考,更将智慧融入我们的生活,引导我们成为更有智慧和品德的人。

故事的情感共鸣与情感建立:故事是一扇窗,将我们的情感引领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通过叙述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冲突和成长历程,故事与我们的内心产生共鸣。当我们读到主人公的挣扎、痛苦和胜利时,我们仿佛与其并肩而行,体会着情感的起伏。这种情感共鸣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内心,也使我们与故事中的人物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通过故事,我们与他人的经历相通,增进了我们的共情能力,从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尊重和关怀。

故事的创造力激发与文学创新:故事是创造力的源泉,给予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它们展现了奇妙的冒险、未知的世界和独特的人物形象,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当我们阅读或创作故事时,我们进入一个自由的领域,可以超越现实的束缚,探索无限的可能性。经典文学作品《鲁滨逊漂流记》塑造了独特的虚构世界,挑战了现实的局限。这些作品激发了许多作家和读者的创造力,推动了文学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故事的社会影响与文化表达:故事不仅能够改变个人的命运,还能够展示一个民族的形象。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精神,这些元素通过故事得以传承和表达。通过讲述民族的英雄事迹、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我们展示了民族的智慧、勇气和创造力。这种文化表达不仅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也丰富了世界的多元文化。

故事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以其启迪智慧、凝聚共情的特质,为我们带来了文学的奇迹。通过故事,我们汲取智慧,培养情感共鸣,释放创造力,并展现个体和社会的无尽可能。让我们珍视故事的魔力,让每一个文字的句点都成为一个无限的起点,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点评专家】吴颖民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打分】80分

【点评】作文结构完整,逻辑严谨,文字表达丰富,基本上符合题目的要求。但此作文缺乏情感,没有联系个人经历,没有个人真实的体验,只有干巴巴的理论阐述,所以,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另外,作者没有联系当今中国实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需要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凝聚起亿万民众的磅礴力量。由于作者没有把个人经历摆进去,自己不能成为故事主人公,缺少了生活气息,也就缺少了感染力。文章也没有体现个人在讲好故事的应尽责任方面的思考。

【点评专家】郝保国 原华师附中数学正高级教师,现华师附属花都学校副校长

【打分】70分

【点评】拟题能紧扣材料,但不够凝练;文章写作不走题,中心思想比较突出,写作中能多次点题;文章在好故事能启迪智慧、建立情感、激发创造力、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思路清晰,表述严谨;但文章中所列举的故事还不够典型,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的写作有点像论文写作,缺少语文作文语言的风趣幽默性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点评专家】陈定定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打分】70分

【点评】总体来看文章结构比较完整,举了不少例子来阐述。但感觉表达的感染力不够,没有把故事说服力更好地表达出来,而且文字修辞也比较普通。可能跟使用的这个ChatGPT的版本比较低有关,所以只能打70分。

你给AI机器人的高考作文打几分?

2023年高考6月7日开考,上午进行的是语文科目考试。今年语文考试共有7套试卷,其中,北京、上海、天津三地语文试卷自主命题;其他省份高考语文试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命制,包括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I卷、新课标II卷。

广东高考语文试卷采用的是新课标I卷。

6月7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

一、着眼全局、立足大局,在语言情境中培根铸魂

试题统筹设计,精心选材,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春风化雨。

1.高擎思想大旗,培根铸魂

试题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乙卷写作试题“一花独放不是春”中的两则材料,分别出自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和2014年3月27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全国乙卷写作试题“一花独放不是春”

材料虽然针对的是国际关系、文明互鉴等问题,但揭示的道理具有普遍性。材料一可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可用于人与人的相处。材料二借“一花”和“百花”说明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两则材料并举,又构成对话关系。试题引导青少年胸怀国之大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考生写作空间大,可切入角度多。

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Ⅰ中的材料一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11月16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谈谈调查研究》,文中强调调查研究应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原则,启发广大青少年汲取其中的智慧,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

2.厚植家国情怀,增强自信

试题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如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列举诸多考古发现,分析考古学对书写上古史的意义,引导考生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甲卷、乙卷文言文阅读试题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和《韩非子•十过》,引导考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

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故事的力量”,引导考生思考故事这一载体中蕴含的事实、形象、情感、道理,以及讲好故事的重要意义。什么是好故事、讲好什么故事、如何讲好故事,都是好的写作角度。考生可以写故事带给自己的启发,也可以探讨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故事的力量”

3.弘扬劳动精神,育人育心

试题强调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融合,引导考生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如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长出一地的好荞麦》,反映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体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新高考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给儿子》中写道,年轻人经受劳动的洗礼,不仅能增强体质,“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还能感悟到一些根本和永恒的道理。

二、应对变局、提升格局,在思维考查中启智增慧

2023年语文试题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引导考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考查逻辑思维,提高思辨能力

试题从能否形成观点、能否合理推理、能否严谨论证、能否准确表达等多个方面对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考查。如全国甲卷写作试题材料给出“人·技术·时间”的话题,但未给出明确观点,需要考生调动联想、迁移、实证、推理等能力,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形成观点、展开论证。

全国甲卷写作试题“人·技术·时间”

2.考查形象思维,提升审美素养

试题精选文学作品,带领考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并在阅读体验基础上调动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如乙卷语用Ⅰ语料节选自汪曾祺的《俩老头》,考查考生通过语言形式领悟表达效果的能力。新课标Ⅱ卷古代诗歌阅读试题选用林逋的七律《湖上晚归》,于景物描写中见出诗人的恬淡心情。

3.考查科学思维,激发探究热情

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性。试题通过文质兼美的科普文章激发考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倡导科学思维。如全国甲、乙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选自科普读物《树的秘密生命》和《深时之旅》,既注重营造热爱科学的氛围,又引导学生在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作深入思考。

三、平稳布局、开拓新局,在考教衔接中以考促教

试题积极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新理念,主动呼应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增强试题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引导一线教学扭转功利化倾向,将功夫下在提高课堂质量、夯实知识基础、培养能力素养上。

1.依据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试题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考查考生语言积累、梳理与迁移运用能力。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材料摘自张志公的《说工具》,介绍了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的教学方法。第21题要求从“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材料中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

2.衔接统编教材,推进课堂改革

新课标Ⅰ卷和Ⅱ卷试题增强和统编教材的关联。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如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写作品短评思路的试题,指向统编语文教材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关联统编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如新课标Ⅱ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Ⅰ与教材中“家乡文化生活”“整本书阅读”单元关联;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文言文阅读的词义理解试题衔接教材内容;关联统编教材中的选篇,如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关联鲁迅《社戏》、沈从文《边城》等。

3.创新命题形式,减少机械刷题

试题使用了多种新题型,有效规避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4道写作试题各有特点,其中,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青少年自己的空间”是一道读写结合的新题型。

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青少年自己的空间”

4套文言文试题材料有单一文本,有复合文本。新的文言文断句题可防止考生利用技巧作答。4套语用试题的形式和考点各不相同,除传统的病句、成语、补写之外,还考查了评论、句式含义、表达效果等。

4.尊重成长规律,鼓励个性发展

试题为考生提供展示个性、表达真情实感的空间,鼓励考生勇于探索、勇于发现问题、勇于表达自我。如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青少年自己的空间”,贴近考生生活,与青年的成长息息相关,考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空间内容的介绍,展示自己的个性,体现对成长的思考,也可以与父母师长对话。

看完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试题评析,再来看看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的写作试题吧。

你觉得哪道高考作文题最容易入手?

来源:综合羊城晚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人民日报

编辑:赵静明

校对:王萃

获取资讯更新更快

关注新快报

历时六年拍摄困难家庭圆梦大学;深入报道基层防疫人员“跑楼姐”;推出乡村振兴系列报道,用文字和镜头记录广东各地农村脱贫奔康;寻亲圆梦行动、许愿瓶行动、爱心团年饭等公益活动温暖千家万户……新快报创刊25年,挺膺力行,不负使命,参与公共事务,关注民生福祉,积极记录时代变迁。

想获得授权转载,请与后台编辑联系,留下希望获得转载授权的文章题目、转载公众号(包括ID)、联系方式等信息。

新闻线索报料微信:xkb_86

报料热线:020-87776333

发行热线:020-87133914

广告热线:020-87508868

报料邮箱:xkb315@126.com

商务合作QQ:1315561244

刊登声明:020-87568381

设为星标

不迷路

点亮 “在看”↓↓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