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ChatGPT火遍全球。作为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可以根据议题完成包括回答问题,撰写文章、论文、诗歌在内的多种工作。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教育界将面对何种挑战,又该如何应对?
2月25日举行的“ChatGPT与教育创新”专题研讨会上,始终重视智能技术支持教育教学创新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就率先“接招”。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陈向东、范国睿等专家的建议下,该校教务处计划下一步将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AI Generated Content,AIGC)学生使用规范和教师使用建议,内容包括AIGC工具(例如ChatGPT)的合规使用、AIGC的应用示范、AIGC的风险判断、AIGC学术不端的界定、作业中AIGC使用申明、课程作业工具限制要求等。这将是国内高校在建立课堂、作业和评估中的AI工具使用规范上迈出的积极探索步伐。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会议邀请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习科学、计算机科学、哲学、语言学习等领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从不同研究视角探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冲击与影响,以更好地推动跨学科研究与应用发展。
面对ChatGPT改变教育的方式,与会专家认为,ChatGPT采用的反馈学习模型是人机融合的进步。ChatGPT在教育领域的具有一定的优势及局限性,其优势包括:个性化学习、交互式、可用性、服务特殊人群、低成本等。互动性有限、存在数据偏差、缺乏同理心与理解力等则是其局限性。此外,ChatGPT也会对未来教育资源、教育评估,智能教学系统产生相应影响。
教育工作者该如何面对ChatGPT的挑战?专家分析指出,ChatGPT带来的价值受到众人追捧,但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也随之显现。教师首先要加强智能伦理的教育,正确地认识ChatGPT的辅助学习定位。学校则需要基础制度与技术来规范ChatGPT的使用。此外,教师也要对教学进行改进,探索如何从知识性教学转向思维教学,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甄别性思维等。在布置作业的方式上要有针对性的改良,强调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专家们认为,从哲学角度而言,当前ChatGPT还没有自我意识。在人类的的学习中,第一是感知外部世界来接收数据,第二是接收数据之后进行再处理。面对接收的数据,人会拒绝,但是人工智能不会拒绝。人工智能遵循给定的数据给出既定的回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否定性是人类最重要的创造。而否定在教育里最突出的就是批判性意识,但当前学生的批判性意识并不理想。因此教育真正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值得教育工作者不断去思考的。
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看来,面对ChatGPT技术应抱着积极、谨慎的态度。一方面,ChatGPT可以更好地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帮助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规范应用。在类似于ChatGPT的模型持续出现的背景下,建议积极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养学生人工智能思维。
在长达四小时的激烈研讨中,专家们基于自身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关注角度详细地分析了ChatGPT的设计逻辑、功能演化、应用模式、潜在问题等,从多方面探究了ChatGPT的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的影响与冲击,并从积极角度探索ChatGPT的发展会给教育带来哪些深层次的变革。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成员以及部分博士、硕士生代表也围绕ChatGPT算力提升、服务教学、知识垄断、文化霸权、人类潜能等方面分享了意见。
作者:王星
编辑:王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