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

ChatGPT与GAI:Web3.0一定要用区块链Web3来实现吗?

作者:Archimesons发布时间:2023-02-21

一、背景

互联网的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1989年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并提出了互联网的三种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呈现出的迭代特征,分别是Web1.0、Web2.0和Web3.0。

  1. Web1.0是指互联网初期的静态网页时代,网页内容的发布和浏览主要是靠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这个阶段的网站主要是由机构和企业建立,用户只能被动浏览信息。

  2. Web2.0是指互联网进入了互动式网络时代,用户可以主动参与到网络的内容创造和分享中,如博客、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维基百科等。

  3. Web3.0则是指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它被称为“语义网”或“智能网”,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及数据的互通和共享。Web3.0旨在让机器可以理解和处理人类的语言,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同时也支持更高效、更安全、更去中心化的网络应用。


我们的互联网正在经历Web2.0的高峰期,并且正趋向于Web3.0的革新。在这一发展阶段,出现了两种广为人知的热词,分别是:代表区块链技术的Web3,和代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ChatGPT。


与Web3.0不同,Web3指的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一代互联网,它通过区块链提供去中心化、加密、智能合约等手段实现数据的可信、公开和可控,使得互联网更加安全、透明、开放和自治。一种关于“Web1是read,Web2是read/write,Web3是read/write/own”的说法其实是Web3带来的。由此可见Web3是对Web迭代过程中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虽然与Web3.0在愿景上有重合的部分,但两者有一定的区别。


二、生产者与生产关系

每一代Web都有着不同的生产者和生产关系,我们用公司(中心化机构或PGC)和用户(普通人或UGC)来填表:

  1. Web1.0的生产者是公司,生产关系是公司和公司之间的关系。

  2. Web2.0的生产者变成了用户,生产关系变成了公司对用户的数据实行了分布式垄断。

  3. 如果按照Web3来填表Web3.0,则生产者继续是用户,生产关系变成了用户和用户的关系。


从这一次填表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两个关键因素:

  1. 之所以会有Web3概念的出现,是因为在Web2.0时代公司对用户的数据实行了垄断,公司和公司之间会产生大量的不公平竞争和虹吸,最终导致互联网寡头的出现,而Web3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垄断提出了完全去中心化的愿景,在这个愿景之下,所有数据属于个人。

  2. 从Web1.0到Web2.0的过程中,是生产者和生产关系的同时革新,然而从Web2.0到Web3的过程中生产者没有改变,只是生产关系的一种革新,而且是颠覆式的革命。


这导致了两个矛盾点,让当前的Web3看起来异常奇怪:

  1. Web3的概念只是Web3.0的一部分,并未真正实现其创始人Tim Berners-Lee所提出的“语义网络”理念——让计算机能够理解人类语言,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而只是更加注重安全和去中心化。

  2. Web3更像是Web2.0的延续,因为其最核心的生产者身份并未发生变化。


三、人性

科技的发展似乎总是不考虑人性的因素,这使得科学技术总是一把双刃剑。然而,有的双刃剑是朝解决问题方向的刃更加锋利,而有的双刃剑是朝我们方向的刃更加锋利。

人的本性是黑暗的,在传统互联网平台严格的监管下,哪怕在实名认证以后只是不暴露人的名字,人都可以去肆意造谣、攻击、辱骂和诽谤他人,最近更是频频传出受害者在网暴下丧生的悲剧。可想而知,如果在完全自由的去中心化区块链Web3网络中,即便我们的愿景是非常美好的,即便有一部分创业者希望利用该技术做一些具有实际用途的产品,然而开发和验证一套产品如何快过“金融”的来钱速度呢?在这种前提下谁还会投资前者呢?最终可能Web3将还是以非法集资、传销、洗钱和诈骗以及各类黑产为主流,这种科技终将迎来全面化改造,或者直接抛弃的结局。我们可以选择在新科技出现苗头时放宽监管的态度,但我们绝不能完全没有监管,否则任何美好的愿景也只会沦为犯罪的工具。区块链的技术实现(尤其是公链)决定了它无法受到有效的监管,至少目前在国内的态度是相当谨慎的。

在完全去中心化中,即便我们开发了Web3App或者DApp,它的受众也几乎是直奔着捞钱而来的用户,其受众满脑子都在想着在你这里一夜暴富,而非享受你科技带来的好处。连游戏(链游)也可以丧失娱乐性可玩性,让用户在里面炒作各种游戏道具去交易和接盘,这是极其不健康的,更是不可能长远的。


四、搜索引擎和ChatGPT

在Web2.0时代,搜索引擎变得至关重要,因为海量的用户数据被分散到各个公司的数据库中并由后者进行管理,用户想要获取他人的数据可能面临需要去亲自不断请求各家数据库的难题。因此搜索引擎应运而生,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工具。用户只需要在搜索引擎中提出问题,引擎就会通过语义分析的手段,从用户的问题中抽取出关键词,再利用匹配的方式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但是从中不难看出,它其实有两个很大的问题:

  1. 很多时候搜索引擎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人们提出的问题,导致答非所问,这是语义理解上的局限性。

  2. 很多时候即便搜索引擎能够理解人们提出的问题,可因为没有合适的数据,只能返回它认为最类似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一般是大块的,是别人直接生产并未加工过的,是生的还没煮熟,并不能直接解决提问者的定制化私人问题,于是造成用户需要反复搜索,自行整合。


但也就是这两点,给了ChatGPT诞生的空间,因为它很完美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1. 被训练出了更加强大的语义理解能力,几乎不会把人的意思理解错。

  2. 将自身所能支配的数据集中的数据,从一个个完整生硬的大块击碎成粉末,再完全按照提问者的意思拼接成定制化私人回复,直接解决用户的问题。不论你是想吃馒头、包子、饺子、麻花、面条,只要我有面粉就都能解决。


五、对比Web3和ChatGPT

相较于Web3的只实现完全去中心化的愿景、牺牲算力、牺牲效率、使用门槛高、服务人性黑暗的一面,ChatGPT居然更加地贴合创始人Tim Berners-Lee对Web3.0的定义,并且更大程度上的提高了人的生产效率。后者更像是能为我们带来从Web2.0到Web3.0的实际革命:

  • 其生产者的身份朝着从用户到人工智能方向上的转变;Web3则不然。

  • 其上手难度之低任何普通用户都可以参与;Web3则需要用户使用MetaMask等钱包,熟悉Web3知识与代币经济模型,甚至熟练英语这一关也难倒了不少人。

  • 其效率之高可以为任何人定制化私人回复并一站式解决用户的提问;Web3利用算力(PoW或现在的PoS也算上)换得信用的方式效率低下,用户需要支付手续费。

  • 其降低了创作难度门槛,让更多只具有想象力的人可以立刻开始创作。Web3则只是做到数据确权,剩下的就将确权的NFT炒作好了。


然而它还有一个额外的思考点,就是去中心化问题,这毕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目前似乎只能通过区块链Web3的方法来解决,然而也有人提出过一种只通过人工智能监管数据的完全去中心化的中心化容器(之于人工智能中心化,之于人类去中心化),用户通过访问只能操作与自己有关的数据。但人工智能是否可信?是否不会引发危机?是否需要人来监管人工智能,后者再去监管数据?还是让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有一种什么样的结合?这是我们可以思考,可以拭目以待的。


六、失业

生成式AI的核心是生成,也即创造,一切让无序变得有序或说熵减的过程,其实都可以被视为一种创造。而每个人其实天生就会创造,最简单的创造就是想象。我们都说小孩子的创造能力是最大的,因为他们想象力丰富,可以无拘无束、异想天开、天马行空。但是当我们都成为成年人,迫于现实和环境,我们越来越不动用我们的想象力,转而代之的是每天从事着机械化的工作。

画家之所以是画家,是因为他们可以把想象变为画作;音乐家之所以是音乐家,是因为他们可以把想象变为曲谱。而将想象变为现实的能力,局限于我们是否会使用工具,画笔,乐器,似乎都具有一定的难度。生成式AI目前的定位似乎就是这些工具,它让人只用想象就可以输出现实。

生成式AI引发人们对于失业的焦虑:如果画家画画,作曲家作曲都不再用想象力去创作了,那他们或许真的该失业了,然而如果这些人依旧使用想象力去创作,目前的生成式AI会让他们更加优秀。在大潮中失业的,或许只是那些丧失想象力的人吧?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