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一直致力于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尖端技术研发,鼓励普惠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机器人等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及落地应用,以新技术引领新增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在今年两会,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披露,中国拟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根据这份提请审议的方案,中国拟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
与此同时,今年两会期间,在半导体、AI、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时下最牵动人心的科技议题下,也有许多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半导体
去年10月,美国在接连对中国推出半导体生产设备及材料出口管制后又出新政,同时还拉拢日本与荷兰等盟国,共同对中国推出半导体设备禁令。目前,国内在光刻机和电子特气等诸多方面对外依赖度较高,半导体产业正面临巨大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建议,集成电路学院建设要立足长远和前瞻性布局,重点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避免一拥而上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培育芯片领域龙头企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核壳型”芯片产业生态,避免大炼钢铁式的“造芯运动”。解决芯片产业“卡脖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用户优势、资本优势、人才优势,政府牵头推动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关键工艺和关键装备的攻关工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提出着力推动“制造与设计协同发展”、着力推动集成电路自主可控IP发展、着重推动人工智能对集成电路数字赋能、着力推动集成电路生态持续完善。她建议启动国家集成电路IP强基工程,一是加强集成电路IP核交易平台建设,抓住时机,从国际上获取更多IP资产;二是加大对关键芯片基础单元库、存储器IP、接口IP等关键IP支持力度,支撑SoC工艺、芯粒等技术实现;三是抓住新型指令集RISC-V发展契机,支持上海、北京等优势地区建设自主RISC-V全系列处理器IP库,支撑智能物联时代的算力需求。
电子特气是集成电路、光电子、微电子,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发光器件和半导体材料制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基础性材料。整体来看,我国的电子特气产业存在起步较晚的问题,当前全球电子特气产业仍呈现外资寡头垄断的格局,同时我国电子特气大部分市场份额也为海外寡头所占据。
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董事长郑月明提出四项建议,即加强顶层设计,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加大电子特气创新研发支持力度,增强人才支撑;大力支持电子特气国产化和市场应用;进一步支持优质电子特气企业做大做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郭建增建议,尽快启动国家电子特气重大专项,以电子特气龙头企业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内电子特气相关企业,同时引入上游原物料、仪器设备、零备件等企业,下游重点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共同研发卡脖子气体。同时,他指出,针对未实现国产化的电子特气产品,聚力突破当前电子特气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电子特气全谱系产品研发规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彻底解决国家电子特气”卡脖子”问题。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建议,要大力提高国产芯片的应用率,一是从政策层面加快引导产业转型,推动“卡脖子”及高端芯片的研发及应用,并加大政策刺激力度,在芯片的研发端、应用端及汽车消费端等多方面研究和出台针对国产芯片全产业链条的鼓励措施;二是加速完善汽车芯片的配套措施,健全汽车芯片应用保障机制、完善细分领域技术规范和测试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方大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熊建明认为应支持半导体物理专业优质课程开发,建立半导体系统性创新平台,推进半导体产业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我国半导体产业稳中向好发展。
人工智能
近年来,随着算力的提升和大模型的成熟,AIGC飞速发展。不久前,ChatGPT由于超高的人机交互水平引发全球关注,也在众多的行业领域预示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也谈及近期大热的ChatGPT。王志刚表示,ChatGPT从源头来看是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处理两个技术,之所以引起关注,在于它是一个大模型,对应大数据、强计算、好算法,“原理是这样,就像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要做到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
王志刚认为,ChatGPT要做到算法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并不容易。我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布局,也有一些成果,但要达到ChatGPT的效果,可能还有工作要做。科技部此前也推出了智能码头等若干场景,通过场景驱动牵引科学技术研究结合用户需求。他还表示,希望在人工智能领域能够有更多的好成果,也要注意科技伦理和趋利避害。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则建议从两方面着手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一是建立大型科技企业+重点科研机构的产研协同创新模式,打造中国的“微软+OpenAI”组合,引领大模型技术攻关;二是设立多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长期开源项目,打造开源众包的开放创新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则提出,国家应重视认知智能大模型研发,构建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积极推动认知智能大模型在教育、医疗、办公、人机交互和生成式 AI领域的行业示范应用和落地;支持面向大模型研发和服务的 AI 国产软硬件技术底座;加大投资建设公共算力平台;构建国家数据资源平台,汇聚认知智能大模型所需要的基础性数据,在依法合规基础上搭建数据共享使用机制;鼓励产业基金参照OpenAI和微软等股东的投资协议新模式等。
机器人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我国近年来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许礼进认为,尽管我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依然存在基础与前沿技术跟跑现象严重、关键共性与支撑技术供给不足、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诸多问题,导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大而不强”的局面没有实质性转变。
许礼进建议成立机器人国家创新中心,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共性、基础性和前沿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支持引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联合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重点攻关机器人智能核心部件与器件、机器人共性核心算法等目前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全域感知与智能决策、自然交互与共融协作等基础前沿技术研发,掌握引领工业机器人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技术储备,支撑产业发展。”
针对工业机器人,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FO钟铮认为要出台财税支持政策,引导产业快速建设;鼓励国产化应用,形成行业生态,并激励技术攻关,打破行业壁垒;专门针对精密减速器等产业出台持续性的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引进国际顶尖人才。
除了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也受到关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指出,仿生人形机器人是刚柔耦合的复杂动力学系统,与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领域紧密关联,其发展与突破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雷军表示,全球发达国家近年来已经在仿生人形机器人关联的多个领域持续布局,核心零部件功能和性能提升、机器人技术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是重点关注点。而在仿生人形机器人核心部组件和零部件性能优化等关键共性技术薄弱、技术与应用脱节等问题上,雷军认为,国家应当支持整机企业牵头创建国家创新联合体,形成“点面结合”的长期持续创新机制,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此外,雷军建议,针对应用生态发展缓慢等问题,应当鼓励行业组织建设软硬协同的通用型仿生人形机器人开源创新平台,以开放的产业生态降低应用技术成本,同时加速智能制造、养老陪护等场景的应用培育。
自动驾驶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动驾驶对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年来,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业抢占新赛道,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协同、从传统车企到科技公司,都在为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突破而努力。在今年两会,有关自动驾驶的议题依然备受关注。
广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冯兴亚建议将自动驾驶汽车立法纳入下一个五年立法规划,并尽快成立专项立法工作组,探索制定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专项法律。同时,建议国家可对智能驾驶汽车需要收集的场景及地理数据的权限进行适度放开,对不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普通场景数据允许车企在合规范围内自行收集。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建议,探索建立自动驾驶技术及自动驾驶汽车保险产品体系,希望允许部分条件较为成熟的地区率先探索出台区域性政策法规、行业技术标准和准入制度体系,指导骨干企业进行自动驾驶保险创新试点和风险管控验证,同时鼓励自动驾驶汽车企业参与保险产品创新。
数据安全在自动驾驶汽车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建议,由主管部门牵头,定义汽车数据分类分级规则,加快制定围绕汽车生命周期和数据生命周期两条主线的数据安全标准,指导产业发展。同时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认证制度、数据安全评级及公示制度,提升行业透明度与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