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9月8日,外滩大会财富管理行业论坛在上海举办,聚焦“数字经济时代的财富管理新技术、新生态”主题。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诺奖得主罗伯特·席勒等重磅嘉宾云集,共议数字技术与财富管理的未来发展。
基金君今天也来到大会现场,为大家送上精彩内容回顾:
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金融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传统服务业态正经历变革
在今天的外滩大会财富管理行业论坛上,原中国银监会主席、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表示,科技对财富管理行业的驱动趋势正变得明显,金融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传统的服务业态正在经历变革。
“财富管理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拓宽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渠道,多元化资产配置以及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尚福林表示,科技驱动的趋势变得更加明显,金融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资管机构在投顾服务、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等领域普遍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传统的服务业态正在经历变革。资管机构通过提供更智能便捷的投资建议和资产配置组合,降低了服务门槛、提升了运营效率。
尚福林认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成就主要有三大表现。一是数字技术基础不断被夯实,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智能技术为数字应用奠定了基础,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二是用户对数字技术接受程度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末,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新科技革命成果不断融入生产生活,也影响着人们思维方式。三是适应数字技术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不断完善,近期已完成了平台经济的专项整改,过去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等实施垄断行为、损害市场竞争问题得到了重点整治。
“数字时代财富管理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他表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7.69万亿元,已超过了银行理财规模。今年上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减少超过2000亿元,而ETF等被动指数类基金规模逆势增长,首次出现超千亿规模的ETF基金。7月8日,证监会还推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目前宣布降费的公募管理机构超过90家,降费基金数量超过2500只。
“伴随居民家庭和企业对资产配置的强烈需求,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成为资管机构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尚福林表示,外部环境、人口结构变化和国民收入增长,居民家庭资产中房地产等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配置结构面临改变,未来医疗、养老需求将进一步显现。投资者的“固定收益”预期被打破,投顾需求更加突出,需要得到更专业的投资建议、财务规划等综合金融服务。同时,考虑到我国个人投资者占比高的实际情况,也对投资者教育与权益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谈及财富管理市场的健康发展,尚福林提出三点建议。他认为,一要秉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定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二要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能只停留在销售产品层面,资管机构要立足客户需求,建立科学的投资理念和决策模型,提升投资研究和综合服务能力,做好投资者全周期陪伴,在更高水平上提高储蓄转化投资的效能。三要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多元化差异化的竞争格局。资管行业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类型的资管机构要发挥各自资源禀赋优势,走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道路。
证监会原主席肖钢:
数字技术持续推进财富管理行业数字化转型
今日,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也出席了外滩大会财富管理行业论坛。他表示,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包括财富管理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技术带动行业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持续推动财富管理行业生态变化,并呈现出互联网化、智能化、开放化三大特征,持续优化投资者理财体验,助力财富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肖钢认为,财富管理行业大规模数字化可以追溯到十年前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各类货币基金出现使得财富管理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普惠、便捷的理财产品和体验触手可及。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以及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大幅增长,各类资管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积极拥抱数字化,“以客户为中心”逐步走出一些新业态、新模式。
“从产品的互联网化,转向服务的互联网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肖钢认为,在互联网化上,行业机构初期是把专业产品转移到线上销售,不断丰富产品类型。随着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产品同质化问题需要服务差异化来弥补,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平台围绕产品投研、资产配置、持有陪伴等用户投资全生命周期,探索相应的服务模式。比如,理财直播、理财社区已经基本成为行业陪伴和投教的标配。
在智能化上,肖钢表示,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财富管理行业各个环节,支持投研、产品设计、用户运营、投资决策、服务陪伴等智能化持续升级。其中,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多轮对话等智能技术应用,智能理财助手和专业理财师相配合的“人机协同”模式,使用户分层服务更高效、精细化、专业化。“全委托”的智能投顾方兴未艾,特别是在“顾”的方面,智能化应用仍有很大空间和潜力。
“数字财富管理服务的探索,离不开行业‘开放共建’的生态模式。”谈及开放化特征,肖钢认为,基于线上技术优势和用户基础,互联网平台较早开始了探索,比如从开放机构自营阵地,到体系化开放数字服务矩阵;从触达客户到理解客户、陪伴客户等。如今,开放式的财富管理平台也成为大型银行的“标配”,能够帮助资管机构低成本、高效率地开展数字化服务,也让财富管理平台汇聚不同机构的专业优势,丰富平台的服务厚度,为客户创造增量价值,提升服务体验。财富管理开放生态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效率,促进了各方共赢。
他谈及新一代投资者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对财富管理服务的便捷性、专业性、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需要财富管理服务更有温度,以数字技术和开放生态作为支撑。肖钢也建议,各机构要建立数字化发展长期战略目标,加快数据中台建设,加快形成智能投研和服务体系,打造更强的行业竞争力。
AI等新技术助推金融服务由广度走向深度
随着AI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快速迭代,财富管理平台、资管机构有哪些最新思考与探索,又将带来哪些财富管理服务新体验?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认为,面临产品同质化、传统运营效果下降、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等挑战,银行业财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工商银行日益完善数智化财富管理体系,如锻造全品类组合配置能力、全域运营管理能力、全面智能管控能力等。他也认为,未来要持续深化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加强AI大模型、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应用。
银行之外,基金公司等资管机构也积极应用新技术升级投研、投顾等服务。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表示,近些年以公募为代表的大众理财需求快速增长,投研体系需要向工业化和数智化进化,力争解决效率和质量问题。随着人机结合深入,定量和定性投资将逐渐合流,极大升级协作方式、提升效率。大模型还可以沉淀历代优质思想,有望成为基金公司的“机器超级CIO”。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CEO王琼慧分享了外资机构的经验,她认为,AI等数字科技正推动全新的产业模式变革,帮助资管机构提升运营效率、提高投资收益、改变与客户的交互模式等。摩根资产管理也在实践中尝试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可持续的主题,长期监测主题趋势,构建稳健的策略和组合,让投资变得更容易。
站在保险业视角,国民养老保险总经理黄涛表示,保险行业需要把握当前技术变革的机遇,加快从“数字化转型”向“数字化业务”阶段迈进。国民养老保险将基于目前在数字养老规划服务领域的实践,积极在养老顾问、保单简化、产品智造、智慧运营等方面,深化探索大模型等AI前沿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对整个养老保险业务价值链进行重构升级。
在蚂蚁集团财富事业群总裁、蚂蚁基金董事长王珺看来,得益于AI等新技术,金融服务从广度走向深度,财富管理行业逐渐形成“用户为中心”的新生态,为用户创造出透明可靠、智能专业、既普且惠、温暖陪伴的四大新体验。大模型结合金融场景后,平台能帮助金融机构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全流程包裹式的服务与陪伴,引导更健康的理财行为,提升收益体感。
而在中外学者对话环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斯特灵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也表达了对中国财富管理实践的关注。他认为,中国和美国处于相似的阶段,都在采用先进的金融技术,结合行为金融学和心理学研究,关注投资者心理,(引导理性投资)。“必须考虑投机泡沫的风险,加强投资者教育,让一些人有更多的风险管理视角,不只是凭运气去投资。”谈及人工智能,席勒提醒应理性看待AI领域的投资风险,“人工智能是一股强大的新力量,我们需要几年时间才能真正理解其最终影响,股市不应对此反应过度。”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也认为,金融技术进步的贡献是识别、管理和分散风险。
如何破解AI新技术背后的数据隐忧?
负责任AI等受关注
在财富管理行业论坛圆桌讨论环节,来自金融机构、科技企业、高校的嘉宾,深度探讨了智能科技应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恒生电子董事长刘曙峰表示,大模型技术对财富管理服务的改变可能是全业务链的,在“投”、“顾”两端以及风控、运营、量化交易等领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从机构内部运营角度来说,大模型刷新了软件研发的新范式,长远来看,80%的代码可能将会是人工智能生成的,20%架构级的核心代码才会由人工提供。
“大模型是一个生成式、语言类的模型,它和我们精准的客户服务需要有一个全面地结合。”中国建设银行金融科技部总经理林磊明认为,大模型在投研、客户服务等领域发挥了一些潜质。近几年,建行也积极利用AI技术辅助投研、投顾、客户陪伴和服务等工作。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卓看好AI大模型对于理财师、理财经理的赋能。“财富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机构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在一段时间内AI还无法完全替代人工,这时候很可能是理财经理应用人工智能的工具更好地服务用户。AI大模型也可以帮助客户经理更好地了解用户,根据理财需求和风险偏好,给用户提供更合适的产品。
行业积极布局大模型等AI新技术的同时,个人隐私保护等伦理问题也备受关注。刘曙峰认为,需要在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建立具体举措。在制度层面,要健全个人隐私的保护法律、算法的治理规则,同时积极考虑将符合条件的个人数据进行资产化确认的可行性,像保护个人实物资产一样对个人数据资产进行法律保护。
“目前欧美的监管和一些行业领头企业在联合讨论‘负责任AI’(RAI),即通过可靠和合乎道德的方式开发、评估和部署AI系统,使人工智能系统更加透明、可靠和可以解释。”富达国际大连总经理王世俊说,金融科技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需要始终坚守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底线。他认为,RAI并不仅仅只是规避风险, 某种程度来说,RAI会赋能公司业务,支持公司长远发展。
编辑:乔伊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