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AIGC|元宇宙

算力提升+AIGC,是驱动元宇宙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猿直播干货分享

作者:数据猿发布时间:2023-05-06

原标题:算力提升+AIGC,是驱动元宇宙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猿直播干货分享

“元宇宙”是美国科幻小说家尼奥·斯蒂文森1992年在《雪崩》中提出的概念,书中设定现实世界中的人在网络世界中都有一个分身,这个由分身组成的世界就是“元宇宙”。如今,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元宇宙从科幻走入现实。

一直以来,人们试图通过元宇宙来构建一个由众多3D虚拟世界组成的数字空间,且让这些世界相互连接并与现实世界交互。去年元宇宙概念爆火后,就有人认为元宇宙将是互联网下一个十年的风口。然而,目前的技术水平远不足以支撑我们对元宇宙的诸多设想。毕竟元宇宙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将这些技术整合到一个稳定、高效的平台,实现真正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许多挑战和瓶颈。

目前元宇宙发展到哪一步了,还有哪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未来突破的方向在哪,尤其是如何将元宇宙与大模型、AIGC融合?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数据猿组织了一场线上圆桌讨论直播,由数据猿联合创始人、主编张艳飞主持,邀请了360集团副总裁、N世界负责人梁志辉,浪潮信息首席架构师、元宇宙产业委联席秘书长、《元宇宙十大技术》作者叶毓睿,阿里元境副总经理、技术负责人郭旷野等业界专家,共同就“寻找元宇宙突破的关键力量”这个主题进行深入交流。

地基未牢,算力至少要提升“一万倍”

客服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客服中心主要承担电话营销和售后服务工作。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客服中心的业务范围也逐渐扩大,涵盖了在线客服、邮件客服、社交媒体客服等多种形式。

张艳飞:现在不论是基于手机面捕技术的低成本、便携化,还是VR设备视听沉浸感和交互体验的提升,现阶段行业在解决的仍是元宇宙的“入口”问题,这只是人类迈向元宇宙未来的第一步。目前元宇宙涉及了许多核心技术基础,比如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网络传输、内容制作等,您认为哪个领域的阻碍相对较大?

叶毓睿:如果将元宇宙理解为第三代互联网,我们依旧处于元宇宙从0到1的构建阶段。想要离元宇宙更近,首先要发展包括5G、云计算、边缘计算在内的核心底层技术,此外还需要芯片、交互显示、计算等硬件技术升级。这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元宇宙世界中各种素材的生成、各个环节的打通,必须要端侧具备极大的算力支撑。

我在《元宇宙十大技术》这本书里提到,元宇宙的基础性技术分为若干个层次,最底下的是五大地基。“元宇宙是一个持续共享的、多人并发的数字新世界,而这个新世界要持续不断地永续运行,就需要来自现实世界或者说物理世界源源不断的算力,这里就包含了计算、存储、网络、系统安全和人工智能。这些就是元宇宙的地基或者说元宇宙的平台搭建。”有了地基和平台,就要开始构建元宇宙的场景,也就是元宇宙的五大支柱性技术,即交互和展示、数字孪生与数字原生、创建身份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技术、内容创作技术以及治理技术。

短板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全球范围,第二层面是中国。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把这个元宇宙视为像《雪崩》里面所描述的理想的状态,其实我们现在距离还很远。比如说近眼显示上,VR眼睛目前分辨率大概是2k-4k。如果我们希望有更沉浸更逼真的体验,通常是需要到14k以上;刷新率市面上目前大概是90fps,但想达到理想状态,还要提升两倍以上到180-240fps,才能有真实的感觉。这同时也要求算力的提升。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元宇宙的算力至少要提升一万倍”。中国短板较多,芯片、算力、3D引擎等技术也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AIGC必然给元宇宙的实现提质加速

张艳飞:AIGC(AI-Generated Content)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它被认为是继PGC、UGC之后的新型内容创作方式。我们知道,2022年AIGC发展速度惊人,迭代速度更是呈现指数级爆发,从内容的角度,AIGC是不是推进了元宇宙实现的进程?

郭旷野:AIGC一定有帮助。要实现元宇宙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虚拟世界,需要多种前沿技术的支持,而且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要想在元宇宙获得接近真实的体验,仅有人类玩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无限多的虚拟场景、智能化的NPC、故事引擎等,这些依赖AIGC才能办到。

其实从chatgpt、大模型技术开始,我认为是达到了一个质变的情况。有个说法“对人类知识的高度压缩的大模型技术,能够非常好的加速创造性工作的效率”,这句话我非常认可。我们在这个阶段非常谨慎,也非常乐观。大模型现阶段的能力无法替代所有的内容制作。现在在行业里面,基本上形成的一个共识是,对于原画以及一些简单事物性的处理、在美术方面,AIGC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补充作用,对这部分工作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效率提升。但是,在传统工作里面的一些环节,比如场编、3D模型的建造等,现在的AIGC还没有办法达到实用化的精度。尽管AIGC现在很热,带来了非常多的变化。但我们要谨慎,要去看它具体能达到的效果上限在哪里。可能在一两年内,我们会发现一些它依然很难做到的事情。

张艳飞:关于AIGC这个话题,360公司应该非常有发言权。我们知道近期360的股价也有非常大的变化,二级市场纷纷关注近期360的表现,那么您从大模型、AIGC的角度看,目前可以给元宇宙做哪些方面的赋能?

梁志辉:元宇宙这个概念自从诞生以来,它的版图里面就包含了人工智能。元宇宙一直被视为互联网的终极形态,就是一个由无数虚拟世界构成的数字宇宙,用户可以在其中自由地创造、探索、社交、娱乐、学习、工作等。它的愿景是让人类摆脱物理空间的限制,实现数字化和现实化的无缝融合。

AIGC的赋能我觉得有两个层面,一是有了AIGC、Chat GPT的这些能力,能够让一个专业的工作者通过这些工具变得更专业、更高效;第二个层面,前面一直在讲人场货的元宇宙,但现在我们可以理解AIGC的元宇宙来了,它不只是说场景有多么漂亮或多么写实。升级到AIGC的元宇宙,它的意义不只是说让机器去产生内容,而是让这个元宇宙有“脑子”,有“大脑”去支撑整个元宇宙。现在大家都在讨论说:为什么我要在元宇宙里面去视频和对话,而不是面对面的去看。核心的原因是之前的元宇宙没有思想、没有智能。那如果有了智能之后,元宇宙就不应该只着眼于去产生内容,或者说替代一些低级的人类活动。而是要思考:在元宇宙空间里,能不能用所谓AIGC的能力去帮人解决现实的问题,而不是说让人去创造类似于逃离主义的这种空间环境。这是AIGC最让我感到兴奋的一点。

破除算力苦难,元宇宙的下一步发展

张艳飞:3D建模和渲染需要消耗巨量的算力资源,现在的算力资源够用么?GPU+云计算+边缘计算,是解除元宇宙算力瓶颈的金钥匙么?

叶毓睿:算力自然是面临一定困境的,这种算力之困的来源,一方面与渲染相关。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样,也有成像过程,现实世界拍照接收了现实的光照,光进入到相机成像。但虚拟世界困难在于光线的传播,它在物体之间的弹射和跟材质之间的反应,这些物理过程都需要计算,而非天然存在。最后呈现的过程也需要计算,这仅是渲染的实现。而除了渲染,如何让场景动起来也是一个难题。人物动起来靠的可能是动画或者物理仿真,这包含非常庞大的计算量,不仅如此,还需要在里面同步很多人的实时状态,这里面也包括复杂的计算。

张艳飞:现在来看,元宇宙陷入了一个“冷静期”,但在这个冷静期中反而元宇宙的“轮廓”慢慢清晰了,那在现在这种情况,当市场热情回归理性,接下来一两年,元宇宙会如何发展?主打的是哪个点?

郭旷野:我对AIGC非常看好,这应该也是行业的一个共识:都希望在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借着蓬勃发展的技术浪潮去做一些产业的创新。具体来看,有许多点都要去提升和实现,比如VR目前硬件设备逐渐成熟,性能不断提升,但仍受限于设备成本和舒适度。高性能VR/AR设备仍相对昂贵,且长时间佩戴可能导致不适;3D建模和渲染,也面临资源消耗问题;分布式计算和存储,还需要继续提升了算力水平;大规模元宇宙场景的实时渲染也仍具有挑战。

这几年的时间内我们主要是在服务游戏行业的场景,一个是因为游戏行业有比较大的规模体量,另外一个是它也有比较明确的较高的性能要求。从去年开始,很多元宇宙应用方向上的创业者会找我们做云原生化,比如云上的实时渲染,能够无需特别复杂的下载。今年也大量兑现了这个方向,这是我们在元宇宙推进上的有限的尝试,我们保持一个观点,推进的步伐不论快慢,我们都是很看好它会持续蓬勃发展的。元宇宙还有更多可能性,比如在文旅、文博行业里,可以做一些浏览讲解的实现。总之,元宇宙现在开发可能仅有1%,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结合起来,甚至可以形成和线下的一种联动,这都是比较有潜力的方面。

张艳飞:我们提供这个服务的过程中,不光涉及算力的成本、宽带的要求,包括内容制作方面,很多的厂商去做一个绿幕、棚里面进行拍摄,这点您觉得未来可以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梁志辉: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在营销方向去做元宇宙营销云,我们觉得元宇宙必须是AIGC的元宇宙。过去几年因为大环境原因,我们看到大家愿意在线上去进行一些办公,实际上效果是很好的。我们也发现,不论是培训、还是一些企业聚会,大家也很有意愿用元宇宙的形式来够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想要做出能容纳无限多人的一个数字空间,这个数字空间本身就作为营销活动的一个场地,现在已经是很成熟的一个商业模式了。要做一个事情,不见得是要辅导机器去做,而是要它自己把这个事情给做出来。

我觉得以后的算力消耗可能还会越来越大。比如说,我们在跟很多客户交流的时候,他们看到有元宇宙的会议中心,很高兴地问能不能平时到这个空间开会,用他的形象、声音可以同时跟不同的人去开会。未来我们可能看到很多企业,用特别简单的摄像头就能够驱动仿真度极其高的数字人,这个数字的人既具备“我”的形象,又具备了“我”的思想这一天我觉得不会太久,可能目前我们预估还要很久,但或许两年后突然就实现了。

元宇宙并不是一座空中楼阁,它的未来与人类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未来的教育、医疗、零售、金融、城市治理、远程办公、工业自动化以及自动驾驶等广泛领域,都可能通过元宇宙创造出全新的现实。不管它是娱乐生活的载体,还是工作模式的生产力工具,元宇宙都在逐步打破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边界,通过更多元的方式切实帮助人类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

也许,未来的元宇宙会像水、像电、像信号那样,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而这些从事于“创元”的科技企业,正努力以技术为钥匙,打开这扇元宇宙大门。

文:木清漪/ 数据猿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