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17日讯(编辑 马轶杰)近期火热的CHatGPT港股集体走低,截至2月17日收盘,美图公司(01357.HK)收跌10.39%、商汤(00020.HK)收跌5.66%,百度集团(09888.HK)收跌4.59%。
近一周,随着CHatGPT概念在市场中不断发酵,在聚焦不少关注的同时,市场对其研究也越发充分。
站在行业层面,AI模型训练成本门槛高昂,并非任何公司都能够轻松切入开展业务。
据国盛证券估计,ChatGPT芯片需求为3万多片英伟达A100GPU,对应初始投入成本约为8亿美元,每日电费在5万美元左右。
而人工智能公司小冰CEO李笛也曾举例称,若用ChatGPT的方法,以小冰框架当前支撑的对话交互需求计算,每天成本将高达3亿元,一年成本超过1000亿元。
此外,由于人工智能模型需要初始数据进行学习。ChatGPT训练所使用的数据和文本资料都面临潜在的版权风险,若想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华尔街日报》母公司道琼斯的法律总顾就在近日表示,道琼斯没有与OpenAI达成相关的协议,允许后者使用其记者的作品进行训练。
而随着CHatGPT的实际应用增多,监管风险也越发不可忽视
据媒体报道,2月16日一则有关杭州市政府3月1号取消限行的“新闻稿”在网络疯传。而经过警方介入调查,发现该新闻为杭州某小区业主尝试利用CHatGPT写作的试稿。一篇由AI生成的“假新闻”尽然能够让人信以为眞,也值得让人们提起警惕。
据海外网络安全平台GBHackers披露,目前海外已经有黑客利用CHatGPT模仿人类进行聊天诈骗的案例发生。
CHatGPT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火爆出圈,正是因为其足够智能和优秀的交互体验。但上述案例也不禁让人怀疑,过度智能是否会产生负面效应。
对于人工智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政府监管的介入也是可以预期的,必然也会对行业带来一系列的限制和政策风险。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就在CHatGPT概念带动各家公司股价上涨之时,相关公司的股东们却对CHatGPT“视而不见”,仍旧选择逢高减持。
港交所数据显示,知名投资人李开复于2月13日以每股平均价3.7787美元,减持知乎美股195.8318万股,套现739.99万美元。软银集团也在2月初公布减持商汤集团2.9448亿股,套现超7亿港元。
(财联社 马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