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群 “中国目前还没有像OpenAI级别在大模型上绝对领先的公司,将来一定会涌现更多的大模型。虽然当前资本市场已经很热,热到很多人担心生成式大模型泡沫,但我觉得现在还不够热,大多数人至今还没有意识到大模型将会如何改变世界。”4月27日,第四范式创始人兼CEO戴文渊向经济观察网表示,ChatGPT的横空出世,将会带来全社会效率的提升,生成式大模型将会如电脑一样改变人类文明,甚至远比苹果手机催生移动互联网的影响要更大。
4月26日,第四范式向公众展示其大模型产品“式说3.0”,并首次提出AIGS战略(AI-Generated Software):以生成式AI重构企业软件。与其他公司推出的大模型不同的是,第四范式大模型产品侧重于企业端。第四范式认为比较大的机会在于改造整个的企业软件行业,也就是AIGS这个方向。
4月24日,就在展示“式说3.0”前两日,第四范式向港交所提交第四次上市申请书。如能顺利上市,这家历经11轮融资的人工智能公司将会成为继鹰瞳科技-B(02251.HK)、商汤科技(00020.HK)、创新奇智(02121.HK)等科技公司后的又一家港交所AI公司。
挤进赛道
2022年11月30日,OpenAI发布了ChatGPT的超级AI对话模型,引爆了全球对于AIGC(AI-GeneratedContent,生成式AI)的热议。ChatGPT不仅可以清晰理解用户问题,还能如同人类一般流畅回答用户问题,并完成一些复杂任务,包括按照特定文风撰写诗歌、假扮特定角色对话、修改错误代码等。此外,ChatGPT还表现出一些人类特质,例如承认自己的错误,按照设定的道德准则拒绝不怀好意的请求等。ChatGPT甫一上线,随即引发全球网民争相体验。
在中国,百度、腾讯、阿里等众多互联网厂商相继披露了AIGC产品或计划,资本市场也在热切追逐AIGC概念股,一季度寒武纪、昆仑万维、云从科技等多支股票涨幅超过200%。
据第四范式透露,早在2018年谷歌发表的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模型论文时,第四范式研究院就开始关注并投入在这个技术领域,GPT3出来以后更加明确了要朝这个方向,并且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
今年2月,第四范式推出第一代的产品。式说1.0有生成语言的能力,并且解决GPT技术应用时内容可信、数据安全和成本的三大问题。当时主要的场景就是文库问答,相当于让GPT学习的企业知识后,可以解答专业问题,并且是可溯源的。
3月24日,第四范式迭代至式说2.0,在语言能力基础上,加入了文本、语音、图像、表格、视频等多模态输入及输出能力,并增加了企业级Copilot(副驾舱)能力,以与企业内部应用库、企业私有数据等进行联网,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回答员工的问询或执行相关任务,从知识助手成为业务助手。
4月26日推出的式说3.0在生成式和语言能力的基础之上,发力Copilot(副驾舱)和思维链COT(多步推理、复杂任务拆分、形成数据飞轮),改造传统B端企业软件的体验与开发效率,以生成式AI重构企业软件。
“大模型是新的生产力,大家都得有大模型作为底座,所以入局的门槛确实是变高了。”戴文渊表示,第四范式在推出生成式AI之前,传统的软件开发周期都是以月计,更复杂的软件有可能是以年计。现在应用大模型会把软件的开发周期缩短到以天为单位,这将极大提升生产力。
在戴文渊看来,要做到AIGS,大模型未必需要是知识广博、十项全能冠军的通才,更重要的在于模型具备副驾舱和思维链多步推理的能力。式说3.0在学习大量数据和“攻略”后,能形成中间的步骤,从而做到拆分并执行复杂工作。
“商业上是靠B端。”第四范式联合创始人胡时伟称,从商业的角度上来讲,第四范式绝大多数的走向市场的路径都是通过自身或合作伙伴,C端用户通常是通过合作伙伴接触第四范式的服务,式说3.0也不例外。
“C端产品已经逼近用户体验的上限,而B端的企业级软件往往是个十分复杂的执行系统,堆砌十几层菜单和成千上万功能也不算多。”戴文渊认为,C端的软件体验在过去的十几年已经被打磨到了比较高的水准,但是B端像是企业报销系统、HR系统、OA系统等企业软件领域,体验还是比较差的。过去很难通过自然语言的方式去调用这些功能,现在已有更强的语义理解的自然语言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更好的交互方式去实现功能的调用,实现用新型的通过语音/对话的交互模式,去替代老的交互,从而使B端企业软件的体验迅速一个颠覆式的提升。
第四次冲锋IPO
根据港交所的规定,拟上市公司的招股书有效期是6个月,如果申请上市公司6个月内未完成上市,招股书就会进入失效状态,需要公司及时更新招股书,因此第四范式在4月24日再次提请招股书。
2021年8月13日,第四范式首次发布招股书,本次已是其第四次提交招股书,上一次递表是在2022年9月5日。
最新的招股书显示,第四范式的收入由2020年的人民币9.42亿元增长114.2%至2021年的人民币20.18亿元,并进一步增长52.7%至2022年的人民币30.83亿元。灼识谘询报告显示,以2022年收入计,第四范式在中国以平台为中心的决策类人工智能市场(人工智能市场中的一个细分领域)占据市场首位。
虽然营收快速提升,但亏损也在增加。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第四范式分别产生亏损7.5亿元、18.02亿元和16.53亿元。2022年的亏损减少主要由于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减少。由于企业仍然处于商业化的相对初期阶段,第四范式一直专注于持续优化解决方案及扩大客户群。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第四范式的研发开支分别为5.66亿元、12.50亿元和16.50亿元。
这一战略目前已在市场上被验证为有效。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第四范式分别拥有47名、75名及104名标杆用户(财富世界500强或公众上市公司)。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第四范式分别获得21名、33名及36名新标杆用户。2020年、2021年及2022年,标杆用户分别贡献总收入的61%、51%及60%。
“标杆用户的收入增长是我们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此外,我们不断扩大的标杆用户基础亦有助我们吸引其他用户,从而进一步推动我们的收入增长。”第四范式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的用户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3%,而在此期间标杆用户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8.8%。这证明了市场进入战略的成效,反映标杆用户取得初步成功后渗透到更大的用户群的能力。
截至目前,第四范式共完成11轮融资,累计融资超过10亿美元,投资方主要有红杉中国、思科、腾讯投资、春华资本、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开金融、中信建投资本、联想、松禾资本、基石资本、博裕资本、厚朴投资等多家明星投资机构,并且成为首家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五大国有银行共同投资的创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