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

​“他们是什么样子,未来中国就是什么样子”,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已经“箭在弦上”!

作者:校长传媒发布时间:2023-12-04

原标题:​“他们是什么样子,未来中国就是什么样子”,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已经“箭在弦上”!

▲“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育人模式探索”微论坛在重庆成功举办。

“他们是什么样子,未来中国就是什么样子”,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已经“箭在弦上”!

中国教师报讯(通讯员 王瑜 刘超)“多年来,我们对全球胜任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南外主张,我们认为:新时代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中国根基、全球视野和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第十届国家督学、深圳南外(集团)党委书记、高级中学书记、校长梁明表示。2023年11月26日,在“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上,“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育人模式探索”微论坛由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成功举办。

▲深圳南外(集团)总校长葛岩峰担任论坛主持。

论坛聚焦“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主题,聚合国内专家、一线师生的智慧、实践成果和育人感悟,围绕新形势下“新高考”和“新课程”的新要求,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课堂呈现和专家点评等多种形式,聚力探讨新时期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共同为“培养全球胜任力人才”这一议题凝聚智慧、献计献策。

培养全球胜任力时不我待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孟繁华表示,“全球胜任力培养”的重要性可谓“箭在弦上”。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可以增强中国的全球话语权、增加学生的问题分析与研究能力、增强跨文化理解。当今世界竞争与合作并存,虽然我们在文化教育、学术以及经济交往中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西方国家在经合等组织等领域的话语权相比不具优势,这也恰恰说明,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具有巨大潜力,也势必成为人才培养的新增长点。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牟延林表示,为更好、更高效地参与全球治理与变革,当前教育需要培养以通晓多元文化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话语权的全球胜任力人才;从“未来人生力”这一微观层面进行思考,即探索对生命质量的管理能力、对生活质量的调控能力、对职场质量的驾驭能力——中国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一定是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人才。

深圳市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区委教育纪工委书记欧阳四波提出,作为创新强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被视为南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品牌”,更成为南山集聚国际人才的一张“名片”。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是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南山区具备培育学生“全球胜任力”与时代协同共进的教育生态,构建了“世界眼光+区域优势”的体制机制、“外籍引入+自身培养”相结合的师资交流队伍、“国际+国内”双循环交流机制、“国外引入+自主研发”结合课程体系,以及“特色项目+主题活动”品牌合作模式,一系列举措行之有效,取得了鲜明的育人成效。

先锋示范!以体系建构实现价值引领

▲主旨演讲嘉宾(左起):龚亚夫、梁明、易恩郗

在主旨演讲环节,全国政协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认为,今天已经步入一个新时代,外语教学目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下英语课程的根本在于,通过语言学习将跨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培养人的思维方式、适切的言语表达、规范的行为习惯、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英语教育的核心价值不仅仅是培养交际能力,还要培养出成功的沟通者,培养出可以区分“事实与观点”、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开展“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学习、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是基础教育应有的使命担当。”梁明表示,课程建设的重点不是课程资源的分配,而是如何关注学习的真实发生,为此,南外坚持更新课程观念,优化学生成长过程;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建设特色课程,支持学生个性化成长;深入教学研究,强化学生成长专业支持。他倡导,“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年轻一代必须具有更宽广而深厚的全球胜任力——即人类共同面向未来、创造美好的能力。全球胜任力展现的是科技力量、文化力量、全世界各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力量,归根结底是人类文明互鉴共进、生生不息的力量。培养全球胜任力在根本上是回归常识、尊重人本、遵循规律,办科学的教育、办有文化的教育、办富于生命个性的教育,办有责任、有格局、有感情的教育。”

作为南外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理念的见证者、受益者,南外(集团)高级中学学子易恩郗认为:“全球胜任力不单单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全球化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要求我们能够胜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自如地交流和合作。”

共谋发展!协同深“话”高中新课程改革

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深圳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原局长刘根平受邀担任主持,由他发起,与会嘉宾围绕国际胜任力培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深圳零一学院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教授白峰杉主张,“我们所探讨的‘全球胜任力’是在深度理解并尊重人类多文化前提下,充分关注信息与智能时代未来趋势基础上的全球胜任力。全球胜任力是青少年在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前提下讲好自己的故事,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方式,从而参与到定义未来的过程中。”

“ChatGPT已经在代替人类完成低级的创新创造,为此,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要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不停留在知识记忆、获得的层面,而是拥有批判性、系统化的思考能力,能从文化之根的角度思考、处理本土和世界一体的能力。”西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于泽元提出,要立足文化之根,树立走进世界的勇气,以追求美好、海纳百川、共生共享为旨归,引领学生建构全球胜任力,这一点需要教育更多发力。

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广州市人民政府督学胡东认为,“全球胜任力”最重要的是要把中华文化传统包括中国故事、民族平等包容共赢的思想传播出去,形成价值共识。作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下的中国青少年,应当具有国际理解力、全球胜任力和全球领导力,开放融合,借力助力。而教育者要关注的,第一是语言应用,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价值;第二是开放与尊重;第三是自信与自觉。

“他们是什么样子,未来中国乃至未来世界就是什么样子!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都应该具备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能力。”重庆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重庆市基础教育评审专家库专家吴超表示,全球胜任力以“中国魂”为根基,首先应该是本土胜任力,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度、提升国际理解力、国际合作能力。高中作为全球胜任力的重要培养节点,除了知识技能,最核心的依然是价值观。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副校长高青结合南外的教育实践谈了自己的理解。新时代的青年要立足中国实践与世界对话,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与治理。南外高中全球胜任力课程强调“融入”与“单列”并重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展跨学科融合和学科特色课程开发研究,以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推动课堂教学变革,通过课程实施衍生校本改革,从而推动学校育人方式转变,实现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这也是南外高级中学高质量实施“双新”、促进育人方式变革的顶层设计和架构。

论坛嘉宾一致认为,青少年要明确中国在当今历史坐标与世界坐标中的方位,在全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现实背景下,面对地方、国家和全球不同尺度公民生活,能有效地认识、参与以及解决全球问题。

此外,深圳南外(集团)高级中学英语教师周舟还在论坛上带来“课堂呈现”视频,完整地记录了她和学生们开展英语学习的日常。就在今年,她刚刚摘得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学组英语一等奖第一名,实现了广东省教育系统在该赛项获“一等奖第一名”零的突破,并将按照程序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生物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八十中学原校长田树林围绕本节英语课进行深度点评,为英语教学如何打造高质量课堂,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您是否发现,有些孩子看似听课专注,天天写作业熬到深夜,把笔记写得又全又工整美观,但学习效果却不佳。那这样的孩子可能就陷入了“伪努力”的误区。“伪努力”的表现有哪些?如何让孩子避免“伪努力”?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伪努力”的5个表现,您家孩子中招了吗?

本文来源于教师之窗 ,作者教师君

学习始终是孩子自己的事。

但在父母和老师的压力下,有些孩子可能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期待而努力学习,而并没有实质的学习效果。

这时,教育者需要反思和观察,孩子是否陷入了“伪努力”的误区。

以下是5个典型的“伪努力”的表现,看看您的孩子是否“中招”。

1

听课专注:一问三不知

孩子坐在教室里,神情专注,目光聚焦,看似对老师的讲解倾注了所有的心力。

然而,当老师提问时,他们总是莫名其妙,无言以对,这就是“伪努力”的表现。

孩子只会用眼睛望着老师,然而心无法与老师的讲解同步,思绪飘忽在其它的事物之中,这是一种表面的工夫。

他们过于依赖老师,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总是期待着老师把所有的答案都一一道来,这无疑是一种对学习的误解。

真正的学习,不是靠眼睛的看,而是要靠心去理解和思考。

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孩子们学会主动去思考,去理解,去探索,而非只是表面上的倾听。

让他们用心去参与每一次课程,用自己的思维去质疑,去解答,去建立独立的认知体系。

真正的努力,是看不见的,它存在于每一个思考的瞬间,每一次独立解答的过程,每一次对知识深度理解的积累。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才能在遇到问题时,做出真正具有自我思考的回答。

2

写作业:天天熬到深夜

有些孩子总是熬到深夜才完成作业,看起来似乎是在拼命奋斗,实际上却可能是一种假象。

这种现象看似体现了孩子的努力,实际却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这可能是孩子避免做作业的一种潜意识行为,他们故意把作业拖到深夜,然后熬夜完成,以此来给自己制造一种“我很努力”的假象。

再者,这可能也是孩子们缺乏规划和管理时间能力的证明,他们没有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有效的安排,无法在保证学习效率的同时,和闲暇时间进行权衡。

如此一来,他们就只能通过熬夜,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作业。

然而,这样的“努力”其实没有得到真正的回报,反而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学习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要引导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以健康的方式追求真正的努力。

3

做习题:边做边看答案

很多孩子在做习题过程中,习惯于一边做题一边看答案,把它当作一种提高效率的方式,但其实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

原因何在?第一,一边做题一边看答案这种方式使孩子无法全面深入地去理解、消化知识点,而只是浅尝辄止,不能真正吸收领悟。

第二,这样做降低了孩子遇到问题寻找答案的能力,只会让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变得慌张、无措。

第三,做习题主要是为了强化和巩固知识,一边做题一边看答案,其实是在“偷懒”,无法达到深化记忆的效果。

对于做题,更成熟合适的方式是先全力以赴地独立思考并尝试解答,然后再对照答案,检查自己的解答过程和结果,这样的方式才能真正提升孩子的解题能力,提高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而对于那些复杂的或实在无法独立解答的题目,需要让孩子先去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通过他人的指导,循序渐进地理解,从犯错误中学习,再自己去思考、实践,这样的努力才算实在,才真正让知识得以内化且有深度。

4

记笔记:重形式轻实效

有这样一种情况,孩子们把笔记写得又全又工整美观,看起来好像在认真学习。

然而,实际上他们却很少花时间去理解和思考知识,仅仅满足于表面的书写漂亮和完整,这其实也是一种“伪努力”。

笔记作为知识的记录,它的本质并不仅限于把老师讲的内容照搬到纸上。

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把听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写得工整美观当然能让笔记看起来丰满漂亮,但只有深度思考和理解才能使我们真正吸收这些知识。

所以,玻璃花一样的笔记虽然炫耀了孩子的技艺,但却掩藏了他们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当然,不是反对将笔记写得完整、美观,而是希望孩子们能在追求形式的同时,更加关注内容和实质。

孩子们应该培养自己深度与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满足于肤浅的模仿和复制。

5

没压力:沉浸在舒适区

有些孩子在舒适圈里面固步自封,在知识的海洋中只是徘徊在浅水区,只愿固守他们已经熟悉和掌握的领域,舍不得也不敢踏出自己的舒适圈。

他们虽然每天辛勤努力,但始终在重复自己已知的内容,围绕在熟悉的轨道上打转,往往是事倍功半。这种情况其实也是一种“伪努力”。

舒适圈,是让我们感到安心且习惯的环境,但也会让我们停滞不前。

真正的学习进化,需要我们勇敢地走出舒适圈,去探索未知,去挑战自我。

每一次突破自我,每一次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这种努力才是有价值的。

因此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不是在自己已知的范围内打转,而是应该鼓励他们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知识边界,去探索和挑战那些未知的领域。

我们要引导他们理解并接受一点,那就是不断挑战自我、走出舒适圈,虽然过程艰辛,但最后收获的将是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孩子们需要明白,自我挑战并不轻松,但正是这样的尝试和挑战,才是真正的努力,也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别忘了文末点亮在看【转发朋友圈】☺

来源 | “教师之窗”微信公众号,有删改

延伸阅读:

提升自己的7个方法,送给正在努力的老师!

最好的教育是:老师给力,家长接力,学生努力!

别再“假装陪伴”了,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真正陪伴”

要让孩子知道,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

褚宏启:缺了这种关键能力,怎么胜任校长?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阅读原文”,进入“查看历史消息”轻松阅读更多文章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