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诺谛智能创始人胡长建博士应邀参与联想集团“大师有约x技术好望角”活动,围绕ChatGPT的技术变革、大模型带来的行业机遇进行了题为《走近ChatGPT人工智能时代》的分享。
现场,胡长建博士表示ChatGPT是AI技术研究的一个现象级应用,代表着技术范式正从过去的“预训练模型-精调”向“基础模型-行业模型”变迁,这种变迁也必然创造更多应用可能,诺谛智能作为以行业大模型为基础、将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企业,通过AI技术升级与改造制造业,助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低成本实现指数级运营与决策效率的提升。
机器学习范式变革为AI应用带来新方向
从1956年8月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概念被提出至今,人工智能已从原始概念逐步渗透应用至各行各业,人工智能的层级也开始逐渐清晰。
对此,胡长建博士提到,在弱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超级人工智能的三个层级中,当下正处于弱人工智能到通用人工智能的交界点,即从“面向特定任务解决单一问题的人工智能”向“类人学习、思考和解决多种任务”转变。目前,通用大模型的发展为这个转变添加了重重一笔,也为达成通用人工智能提供了一个可以探索的路径。
从技术层面上,AI模型可分为判别式AI(Discriminative AI)和生成式AI (Generative AI)两类,它们各有优势,适应不同的业务场景。ChatGPT背后的大模型是生成式的,本质上就是给定提示(Prompt)引导,生成合乎引导需求且看似合理的内容。从2018年开始,语言模型开始井喷式发展,其参数量和算力要求指数级上升,各大AI公司接连推出大模型,并在公开任务中打榜夺魁。因为大模型在多任务上的出色表现,AI研发范式也悄悄发生变革,从过去的“预训练模型-调优”到“基础模型-行业模型”变迁,拥抱大模型,拥抱多任务统一思路,构建基础模型,成为行业的基本共识。
ChatGPT呈现暴力计算美学
ChatGPT备受广泛关注,其背后是GPT,即生成式预训练Transformer,本质是语言大模型,其基础则是强大的算力、庞大优质的数据以及优秀的算法。
纵观OpenAI开发ChatGPT的历程,他们坚持用超量数据以及稀松神经网络,以及生成式模型思路开发AI,并在压力和挑战下,走到了惊艳一刻。2017年,Google提出Transformer学习框架,这个学习框架和相关技术迅速成为行业从业者训练大模型的首选,OpenAI也采用这个技术框架训练他们的AI模型,并于2018年发布 GPT-1,开启迭代之路。
GPT的研发,开始于海量数据的自监督学习训练,也经历了特定任务的监督训练,形成了它对世界的模型建立。通过收集大量人工反馈,采用基于人工反馈进行强化学习(RLHF)方式来调整GPT生成中的策略模型,实现其学到的世界模型和人类的对齐,最终做到了生成类人的合理内容,完成了蜕变。GPT隐式地学会了语言规则和语言组织策略,但基本的运算又如此简单。可以说,ChatGPT的问世,是一种暴力计算美学的生动例子。
ChatGPT的出现,向人们展示了巨型神经网络的强大能力,也预示了一条可能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道路。
大模型赋能行业 将创造更多应用可能
ChatGPT采用自然交互的方式让人们能够直接体验大模型的魅力,也带来了很多行业思考。
对于大模型,胡长建博士认为其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可以通过提供自然类人交互方式链接多个系统,实现企业诸多流程的自动化,减少体力劳动和相关成本;其次可以提高创造力,可以根据客户的描述进行独立、快速的创作,减少内容创作、运营的成本;最后,大模型因为已经从大量数据中进行了深入学习,学习了很多知识和规律,其零语料学习能力能够加速特定领域的应用,实现零语料启动,大大加速产品的调优或适应时间,提高AI采用几率并降低成本。
而具体到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落地应用,则对大模型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一个关键点是生成内容的准确性,这是当前大模型应用需要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此外还需实现知识的实时维护以及基于业务逻辑的深层推理,这就要求大模型要与行业知识、实际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相应的也有了行业垂直模型的存在和场景优化的空间。
未来,通用大模型将会成为软件生态的基础,通过行业大模型以及其他显性的“控制与约束”,让“通才”与“专才”结合,再匹配一流的用户体验和交互界面,将会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和高质量的服务体验。
诺谛智能作为联想集团孵化的、领先的新一代认知与决策人工智能企业,拥有全球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大模型“支点”,采用“行业基础多模态大模型+行业优化+场景细调”的研发与实施模式、以及开放和协同创新机制,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与升级制造业,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