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微软|谷歌|ChatGPT

微软谷歌AI大乱斗,谁又将成为中国的“ChatGPT”?

作者:智能进化论发布时间:2023-03-01

原标题:微软谷歌AI大乱斗,谁又将成为中国的“ChatGPT”?

导读:2023年,ChatGPT已经进入内卷时代。

如果科技圈也有热搜排行榜,ChatGPT无疑稳坐“爆”款头条。

ChatGPT已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根据投行瑞银集团研究估算),自2022年11月30日推出以来,仅两个月后,月活用户已经突破了1亿。

来自全球的用户蜂拥注册和使用,每个人都忍不住把和ChatGPT的聊天记录分享出来,形成持续的爆炸式传播。由于ChatGPT暂时没有向中国开放,国内各种山寨ChatGPT大量涌现,甚至还出现了一批帮用户去ChatGPT “付费提问”的“中间商”。

随着微软、谷歌两大巨头近日密集的竞争行为,ChatGPT将如何改变搜索引擎又引发了一轮热议。下面是ChatGPT自己的看法,还是比较冷静的。

微软VS谷歌,轮胜负为时尚早

在微软与谷歌的ChatGPT大战中,微软抢占先机,率先发布了预置ChatGPT功能的新版bing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目前微软bing只提供样本查询,真正体验但需要先加入候补名单排队等待。微软称未来几周内会将用户预览扩大到数百万规模。

微软称,新版Bing中的ChatGPT更强大。相比ChatGPT模型训练未涵盖2021年之后的数据,新版Bing加入了基于实时信息的最新结果,能够比ChatGPT回答更多问题。这背后,微软开发了名为Prometheus(普罗米修斯)的新模型,可以与 ChatGPT的能力和技术进行组合,让回答结果更相关、更及时和更有针对性,同时提高安全性。

微软首席执行官 Satya Nadella表示,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搜索引擎是他执掌微软9年以来发生的最大事件。“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改变每个软件类别,首先改变的就是最大的类别——搜索。”

从微软官方展示的案例中,大部分是生活服务类的问答,包含旅游攻略、健身方案、定制故事等。

比如,Bing能够根据需求,写出详尽的冰川国家公园旅行提示的博客文章,涵盖景点介绍、远足路线、停车建议等等。

相比之下,谷歌在将ChatGPT应用到搜索业务的步伐慢了几拍。2月8日,谷歌紧急召开发布会,展示了将Bard 聊天机器人应用于搜索业务的demo,并表示目前 Bard 还处于内测阶段,在未来几周内会向公众开放。

Bard 聊天机器人是基于LaMDA 模型(Language Model for Dialogue Applications)而来。LaMDA是谷歌2021年发布的一款专门用于对话的语言模型,采用全新的 AI 架构,可以让机器学习变得更加简单、高效和更易扩展。此前,谷歌研究员曾认为AI已经具备人格,说的就是LaMDA 模型。

实际上,谷歌在AI方面的技术毫不逊色,只是在将类似ChatGPT产品快速推向大众方面有些迟疑。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不同公司的创新风格,另一方面,谷歌可能受制于搜索引擎领域的固有优势,而没有像微软和OpenAI那样大胆激进。

毕竟谷歌占据全球搜索引擎90%的市场份额,微软只占3%。根据2022年四季度财报,谷歌核心业务广告收入占到总营收的77.58%。

昨天,谷歌展示的Demo“我可以告诉我9岁的孩子关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哪些新发现?”中,出现了一处错误。太阳系外行星的第一张照片,不是韦伯望远镜,而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拍摄的。

不过由此质疑谷歌的AI技术水准大可不必。错漏百出本身就是ChatGPT这类对话机器人的特性之一。

别忘了,ChatGPT自推出以来,提供的错误回答也是海量的。甚至,Twitter上还有用户详细展示了如何在几分钟内,将ChatGPT误导驯化,认为“2+2=5”。

目前,在和人类的聊天中,ChatGPT完全无法分辨,哪些信息是正确的,哪些是有误导和完全错误的。

中国的“ChatGPT”已在摩拳擦掌

不过,无论是ChatGPT,还是谷歌搜索、微软bing搜索在国内的用户量都不大。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ChatGPT”?即在中国市场,能否出现类似ChatGPT功能的消费级产品,性能不输ChatGPT且人人可用,值得期待。

「智能进化论」认为,中国市场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类似ChatGPT的技术在中国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而且,ChatGPT不是聊天机器人单一产品的问题,要实现现象级的全民应用,需要在技术、场景、生态等几个方面做足准备。

  • 百度

技术方面,百度的AI技术实力毋庸置疑,其在芯片层、框架层、模型层和应用层都有基于自研技术的完整布局。在芯片层和框架层,高端芯片昆仑与飞桨深度学习框架的商业应用已经日益成熟,在模型层,百度推出的大模型数量最多,覆盖行业很广。

从2021年起,百度就开始了类似ChatGPT的生成式搜索的研发。目前,百度已经官宣ChatGPT产品的时间表,将在3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项目名字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

文心一言应该是文心预训练大模型在对话领域的一个分支。为了实现更快速准确的ChatGPT体验,文心一言是否会像谷歌一样,基于轻量级大模型开发应用,值得关注。

在场景方面,百度AI应用场景涵盖搜索、自动驾驶、地图、家居领域,加上已经发布的11个文心行业大模型,在传统行业市场也有涉猎。生态方面,百度在昆仑芯片、飞桨深度学习框架、Apollo生态都布局已久。

综合来看,百度无疑是外界对中国版ChatGPT期待最大的种子选手。

  • 小冰

国内AI产业内,小冰是个低调的玩家。技术方面,小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小冰框架就是以自然语言处理(NLP)为基础。目前小冰框架是全球承载交互量最大的完备人工智能框架之一,技术覆盖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语音、计算机视觉及人工智能内容生成。

近日,小冰公司CEO李笛表示,小冰版的“ChatGPT”也将在近期亮相,而且将以小冰公司最擅长的数字人的形象亮相。

“ChatGPT本身代表的是大模型这种思路给整个行业带来的未来几年的创新突破。”李笛认为,基于大模型未来几年不仅ChatGPT本身,整个AI行业都会有特别多的创新出来。

不过,外界对小冰的优势,大部分停留在闲聊的印象中。而ChatGPT工具属性更强,用户更多希望通过TA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小冰聊起正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能否具备快速准确的文本生成能力?这就要看背后的大模型表现了。过去,小冰对外透露的有关大模型方面的进展并不多。2021年时,小冰曾宣布与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谱AI联合促进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基础研究。

场景方面,小冰主要以互联网应用、终端场景为主,如手机、APP、车内智能助理等。比如QQ、微信、华为、小米、OPPO、vivo中的语音助手,都是小冰在支持。

从微软独立出来后,近两年小冰聚焦在数字人、AIGC等领域,也是国内数字人领域第一梯队的企业。不过,小冰的AIGC与数字人密切捆绑,AIGC产出都是以数字人为载体对外发布的。目前,旗下的数字人横跨画家、财经主播、数字员工、冬奥教练、虚拟歌手等众多职业。

在生态方面,相比财力雄厚的大厂,小冰作为初创公司不占优势。但ChatGPT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初创公司锁定某些细分领域也有巨大的机会。

小冰旗下的众多数字人,包括冬奥教练观君、画家夏语冰、财经主播N小黑等

  • 阿里

2月9日,阿里也对外公布了内测中的达摩院版ChatGPT demo。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达摩院版ChatGPT不仅有纯文本任务能力,还融合了多模态任务能力。

据透露,新产品可实现的功能包括知识问答、AI绘画、代码生成、小说续写、文案撰写、写诗作词等。

达摩院版ChatGPT是基于阿里通义大模型开发,后者可以处理超过包括语音和动作在内的30多种跨模态任务。据悉,阿里通义大模型目前已经在电商跨模态搜索、AI辅助设计、法律文书学习、医疗文本理解、开放域人机对话等200多个场景中应用落地。

写在最后

2023年,ChatGPT已经进入内卷时代。

而搜索将成为最早被ChatGPT变革的领域。搜索+推荐+对话的全新用户体验,必将颠覆传统搜索引擎以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将加速更迭出新的范式。

国外市场,微软VS谷歌的AI大战背后,ChatGPT真正能够影响或取代多少搜索引擎功能?加入ChatGPT的bing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帮微软扩大搜索引擎的份额与用户体验,都值得观察。

国内市场,除了抢先推出中国版ChatGPT爆款应用,也许未来更大的机会,在于谁能提供AI基础设施和技术工具,降低各个行业开发细分ChatGPT的门槛。

关于ChatGPT、AIGC和搜索引擎变革的最新进展,「智能进化论」将持续关注。

END

本文为「智能进化论」原创作品。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