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AI芯片|AI大模型

端侧AI创新周期开启,瞄准AI芯片的ICG能否成为下一个ARM?

作者:格隆汇发布时间:2023-12-20

原标题:端侧AI创新周期开启,瞄准AI芯片的ICG能否成为下一个ARM?

近期,半导体设备业者表示,台积电至年底整体产能利用率也缓步回升,预估2024年上半年应可重返80%。

当中,台积电的AI 芯片客户纷纷表示接受该公司在 2024 年再次涨价的决定,这些客户包括 AMD 旗下的赛灵思、亚马逊、思科、谷歌、微软和特斯拉等高科技公司。台积电表示,尽管全球经济低迷,但各家公司都急于建立自己的人工智能工具,因此对相关芯片也带来了庞大的需求。

要知道,台积电的产能利用率波动是与整个半导体产业的景气周期相吻合的。

不难看出,这一轮周期,是由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方向的AI芯片需求爆发所率先拉动的。

就在前几日,全球CPU龙头英特尔做出了40年来最大的芯片架构改变。芯片设计向AI“倾斜”的思路和特征已经显露无遗。

12月14日,英特尔发布首款AI处理器Meteor Lake,首次集成NPU,带来端侧AI计算能力,让AI大模型得以在端侧高效运行。与此同时,英特尔表示加速建立其端侧AI生态圈,吸引PC厂商加入,为发展AI PC铺平道路。

这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随着英特尔加入战局,芯片战火终于从云端蔓延至端侧,芯片界的聚光灯也开始落到了端侧AI上。

过去在云端,GPU芯片因为大算力、通用性而风光无限,但是如今蕴藏着“入口”级机会的端侧,却已然不是太适合GPU芯片的发挥,至少从性价比上能够看出些许端倪。

端侧有着庞大的分散化、碎片化的场景,有着丰富的应用类型,每个硬件厂商都会成为拥有端侧入口的一方,并从此成为所有创新应用的入口。

但由于端侧有着更加复合和多元的运算需求,所以要采用ASIC技术路线的芯片比如NPU,为专用目的设计,面向特定用户需求定制,在大规模量产下能够具备体积小、功耗低等特点,从而规避通用AI芯片的劣势。

因此可以预见,一旦端侧AI爆发,未来AI芯片将诞生出空前的增长机会,关键增量就在ASIC芯片上。也是为什么英特尔这艘“巨轮”敢于做出40年以来最大改变的原因,英特尔需要顺应新时代,找寻长期发展的新方向。

这个新时代的本质是“AI重构终端”,正如同百度“AI重构应用”迈入AI原生时代,AI重构下的终端也将会开启新一轮创新周期。大行研报也表示,随着 AI Agent 的成熟,AI 应用的规模化落地势在必行,有望推动新一轮的消费电子创新周期。两种观点所表达的意思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完全一致。

有算力需求的地方就有芯片,因此ASIC芯片的地位未来有望攀升到更高的高度。

已经可以看到,AI PC、AI Pin、AI手机、AI音响、MR、人形机器人等这些AI重构后的终端,给市场初步展现出魅力和想象力。

未来,AI逐渐泛化到各类智能终端成为趋势,将带来交互形态的深度变革,想象不到的AI终端或许会持续“涌现”。随着这些AI硬件加速商用并迎来放量,将刺激ASIC芯片需求。

拿AI PC来说。英特尔官方预测,在2025年前,英特尔会出货超过1亿台AI PC。而根据第三方预测,预计2024年全球AI PC出货量约1300万台,到了2027年,全球AI PC出货量将达到1.5亿台。

单就AI PC背后便有非常可观的端侧AI芯片市场,未来出货量可能更大的AI手机,加上其他AI生态产品,将使得端侧AI芯片的需求空间难以估量。

除了消费端,工业端或许还能展开大家对ASIC芯片更具广阔的想象,原因也很简单——这个消费场景长期被市场所忽视。

过去工业4.0智能制造得益于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和自动化等技术的应用,而现在AI大模型和端侧智能,有望生成出中国制造业新的发展路径,AI技术和终端逐渐融入产线和设备,工厂无人化和智能化更进一步,诞生出真正的无人工厂和超级工厂。

中国制造业数量几何?若简单假设一家工业企业和旗下工厂数量的比例为1:1,那么根据测算,截止今年10月底,全国31省市合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是480127家,这是历史首次突破48万家。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07.78万亿元;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万亿元。

从整体来衡量,若假设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年使用1%比例的资本支出进行AI硬件投资(其中至少10%投入于核心部位即满足AI芯片需求),就会产生出超1000亿规模的应用于工业场景的AI芯片市场。

但罗马毕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在AI大模型普及的过程中,有两个瓶颈必须解决,第一个就是算力,大规模算力要能以较低成本得到实现;第二个就是端侧,每个工厂都存在非标设备以及不一样的运算需求,不同工厂的客观实现环境又各不相同,但未来,AI能力终究是要得到本地化部署的。

这恰好是ASIC芯片能充分施展能力的“舞台”,是ASIC芯片能抓住的工业设备终端的端侧AI机会。不妨大胆设想一下,中国所有的工厂都用AI重构一遍,ASIC芯片将会爆发出多大的市场价值!

回顾历史发展,在PC时代,追求的是运算速度和性能,因而英特尔X86指令和架构几乎称霸了PC芯片市场。到了移动互联但时代,更注重运算能力与功耗的平衡,采用低功耗、高性能的ARM快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设计龙头,其目前的最新市场刚刚超过了700亿美元。

2008年,谷歌公司发布了基于ARM指令集的Android操作系统。凭借其开源特点和谷歌软件生态,它迅速占领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同年,ARM芯片总出货量超过100亿颗。命运的齿轮从此开始转动!截至2021年底,ARM硅芯片合作伙伴累计出货量已超过2000亿颗芯片。

纵观ARM公司发展的30余年,其之所以能从无名者逆袭成市场霸主,是因其发展中期善于抓住时代的机遇,利用合作资源迅速进行市场扩张。它轻资产、开放的合作共赢姿态,成功与所有合作伙伴建立了双赢关系;ARM处理器的低功耗特点,也契合了移动设备市场爆发时期的实际需要,以上种种最终造就了ARM公司现在的辉煌。

在已经来临的人工智能时代,在AI芯片领域是否会有新的霸主崛起?

随着“AI重构终端”这新一轮创新周期的开启,在技术进步与需求爆发的共同推动下,ASIC芯片领域无疑最有机会将诞生出新时代的巨头。加之端侧AI有着庞大的分散化、碎片化的场景,成为那个巨头的机会将属于产业链中的更多厂商。

端侧AI爆发,国内相关产业链将因此受益,包括消费电子、物联网端侧芯片。其中,相关上市企业或最直接受益:

晶晨股份(688099.SH):国内领先的SOC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多媒体智能终端 SoC 芯片及无线连接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相关产品芯片具备CPU和NPU算力,配置较强的AI性能。2023年Q3公司实现营收15.07亿元,同比增长16.60%,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2023年Q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5.23%。

北京君正(300223.SZ):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微处理器芯片、智能视频芯片等ASIC芯片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和销售。2023年Q3公司实现营收11.99亿元,同比下降15.28%,环比提升4.03%;归母净利润实现1.46亿元,同比下降33.74%,环比增加36.07%。消费市场底部复苏,今年盈利能力环比改善。

聪链集团(ICG.US):提供高性能计算ASIC芯片及配套软硬件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即将切入具备未来发展潜力的AI芯片领域,随着端侧和边缘侧AI的机会到来,进一步打开想象空间。该公司2022年4.74亿元,过去4年的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90%。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