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界与教育界最为举世瞩目的一项产品,莫过于ChatGPT。
自2022年11月发布以来,ChatGPT在两个月内全球用户突破一亿。其完备的功能、智能的交互系统、逻辑严密的计算与文字表达,让这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俘获了各行各业人士,成为人们进行工作、学术产出中难以拒绝的高智能工具。
图源:OpenAI ChatGPT
用ChatGPT写论文、做作业、写代码,不再是难事,甚至由于其逻辑精密、计算精确,ChatGPT产出的作品在某些方面“毫无瑕疵”。在美国北密歇根大学,有一位学生用ChatGPT写出了全班最高分的学术论文——这也引发了学界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讨论:是否可以允许学生利用人工智能产品辅助学术生产?
在国际教育界,面对这一火爆全球的新兴技术,IBO组织在近期(3月1日)发表了“关于ChatGPT和人工智能在教育评估中的声明”:
图源:IBO.org
声明中称“IBO不会禁止学生使用人工智能软件”,在IBO看来,如ChatGPT这类领先的人工智能产品会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人们面对技术应持有正确的态度,例如对教育计划进行重新调整,以适应新兴技术风潮下的教育变迁。
同时IBO也强调,学生在使用任何人工智能软件的同时都应当符合学术诚信原则。允许学生将ChatGPT作为学术写作时的来源进行引用,但是同样也禁止利用ChatGPT“一键生成”学术论文,毕竟,这关乎到个人的智慧积累与学术诚信。
图源:IBO.org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新兴的技术变革,必然都会引发讨论、思考与对话。当今,我们无疑处于“技术爆炸”的时代,新兴科技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而各国的教育界又是如何看待ChatGPT,我们又该如何重新审视被ChatGPT入侵的教育界?
跟随笔触,一探便知。
1
海内外学术界态度:
大批禁止,规范学术生产
如今,用ChatGPT可以生成论文、完成作业、代写代码,已经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据美国在线教育机构Study.com调查,89%的美国大学生会使用ChatGPT写作业,53%的学生会用它写来论文,甚至还有48%的学生会借助ChatGPT来完成考试。只需要轻轻点击,一篇完美的文章就完成了,它能够规避人为写作带来的漏洞,能够补足人类无法涉及到的知识……
图源:Study.com
这样的“入侵”引发了教育界的恐慌,如果学生都用这样的方式来完成论文作业,那么传统的论文写作、论证思考的过程则被掩盖,为了获得高分,借助技术能够达到的,往往比个人努力似乎更有成效。
更有甚者,高呼“高校论文已死”,来表达对人工智能辅助写作的愤怒:
图源:The Atlantic
面对ChatGPT带来的“地震”,遭受“威胁”的学术界,如科研杂志和各地高校不断发出声明,对ChatGPT进行“封杀”:
Nature、Science杂志恪守“学术诚信”,禁止作者在投稿论文中使用ChatGPT生成的文本,如有如此,则内容属于抄袭而非原创。
图源:Science
Science杂志学者写道:
“科学记录归根结底是人类为解决重要问题所做的努力之一。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人们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和理解结果的工具。但是,产品必须来自人类的头脑,并由此表达”
同样,香港大学学生也在近日收到了副校长何立仁通报全校的邮件:禁止港大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AI工具,否则被看作抄袭——这一举动为香港地区首例针对ChatGPT的高校禁令。
图源:香港《明报》
高等教育中学术生产最大的禁忌,必然是造假、抄袭等带来的学术不端。学术成果是个人或许多人智识的积累与努力,人类历史上的科技进步,也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如若让先进的技术介入“代替”科研者进行学术生产,必然是对学术体系的毁灭,和对人类求知精神的蔑视。
2
国际教育界新声:
批判面对,教育改革新机遇
而技术对教育的改变早已发生,我们无法忽视,单纯地“禁止”也很难解决教育中已然存在的弊病。
相较于多地高校、学术组织对于ChatGPT的“防范”与“封杀”,IBO组织的态度更加批判。在开篇提到的IBO近期声明中说道:
“人工智能技术将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人们利用拼写检查器、翻译软件和计算器一样。我们需要转变是我们的教育计划、教育评估和实践方案,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合乎道德地使用这些新兴工具。”
IBO组织还强调引导学生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态度:学生应当明确在学术生产过程中的诚信原则。用ChatGPT生成的作品,势必不能署上学生自己的名字,一篇论文中过多地引用ChatGPT生成的内容,也很难获得高分的评价。
IB学术诚信(Academic Intergrity)规范 图源:IBO.org
IBO官方学术评估与教育实践主管Matthew Glanville 博士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访谈时更提到“ChatGPT会给学校带来机会”,让学校与教育者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
他认为人们不应该将ChatGPT等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视作一种威胁。相较于科技界人士(例如马斯克)声称“家庭作业已被终结”,Matthew博士则认为,“这并不是对课程作业带来的威胁,而是给学校重新面对教育的机会:它可以让人们更加关注人工智能对我们教学的影响”。
图源:IBO.org
例如,当老师们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解释“什么是学术诚信”,“为什么ChatGPT生成的文章不可以作为自己的学术成果”时,这本身就是一种有趣而关乎时代的道德教育。
因此,面对新技术,IBO组织会更加积极地寻求与学校的合作,帮助学校支持学生合理地使用工具。
3
国内学界发声:
重新审视传统教育,关注个人品质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在文章中写道,面对新兴技术的冲击,人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教育者也当力图促进教育改革,适应时代进步。
“教育的方式方法应当有重大调整,主要的方向是要用ChatGPT等学习工具来协同改进教学方式,而不是回避与恐惧”
图源:第一教育
当我们利用ChatGPT深度复杂的计算系统来检索知识,辅助学习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利用工具更加快速地获取知识。对于教育者来说,如果一味地担心学生依赖先进工具的话,实际上教育者自身也应当反思是否在教学中内容、方法、策略有不当之处。
而对于学生来说,从教育中获得的,除了知识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人的品质:学习的专注力、对学术的志趣、对人生和世界的价值。诚如倪主任所言:“学习品质,从来和技术无关,当然也和ChatGPT毫无关系”。
4
结语:关注教育中个人成长的独特之处
在ChatGPT引发学术界关于学术生产原创性讨论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许多年来AI技术兴起、革新道路上对于“AI是否会替代人类”的讨论。
这样的场景和言论氛围,总是出现在每一次“技术爆发”的时代交点。当上世纪末,信息技术革命出现、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的时刻,人类也曾惶恐、慌张、害怕。
在诸多科技界、教育界的对话之中,许多专家学者都坦诚AI工具所生产出的作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完美”:逻辑、知识量、语言表达能力、语法等等。我们必须承认技术能够触及人无法触及的天花板,技术之于人,作为工具,必然存在着无可替代的优势。
图源:Fobes
而技术却无法概括一个人的生命中最独特的部分:情感。《福布斯》杂志在近期针对ChatGPT发起了一项实验:利用ChatGPT生成大学申请文书,并且邀请相关招生老师、教育专家进行阅读。在这之中,阅读后的相关专家都表示了对其生成作品在写作技法、遣词造句上的认可,但是却“欠缺灵魂”。例如,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协会教育政策主管David Hawkins表示,虽然GPT生成的文章“非常完美”,却缺乏个性,没有感情,无法体现申请者的独特之处。
福布斯让ChatGPT写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补充文书 图源:Fobes
获得满分、拿到最高评价,往往并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学生不断积累知识、发现自己、克服阻碍、直面错误的过程,才是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成长之所以富有价值之处——而这恰是AI难以实现,教育之中最为宝贵的部分。
参考资料:
https://study.com/resources/perceptions-of-chatgpt-in-schools
https://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22/12/chatgpt-ai-writing-college-student-essays/672371/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g7879
https://www.ibo.org/news/news-about-the-ib/statement-from-the-ib-about-chatgpt-and-artificial-intelligence-in-assessment-and-education/
https://www.ibo.org/news/news-about-the-ib/why-chatgpt-is-an-opportunity-for-schools/
https://www.forbes.com/sites/emmawhitford/2022/12/09/a-computer-can-now-write-your-college-essay---maybe-better-than-you-can/?sh=5a97896bdd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