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生成式AI

一款AI耳机,为何如此火爆?

作者:正和岛发布时间:2024-06-18

作 者:十一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一、AI应用迎来爆发期,“人”是第一要义

AI,正在从我们脑中走向现实。

一年前,ChatGPT横空出世,除了对话聊天,大家或许还想象不到AI到底能为人类做什么。

一年后的今天,AI已经无声无息地闯入了我们的生活,涵盖了方方面面。

办公楼里,白领们拿它查找资料,制作PPT,大批量地生成商业图片;大街小巷里,拍照爱好者们使用着各种风靡的AI换脸特效;马路上,它正逐渐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脑和眼睛……

今年,是生成式AI应用落地元年,从软件到智能终端,从医疗、教育、法律、营销、影视到游戏,它渗透各个行业和领域,正在以一往无前的趋势影响我们的未来生活。

根据启明创投的统计,截至2023年5月,其统计的100家企业中,生成式AI创业覆盖的86%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聊天机器人、智能助手、AI服务、下一代交互等多个方面。

尽管市场一片火热,但落地到普通人的日常中,却好像想不起有哪一个场景非AI不可。显然,从蒸汽机到移动互联网,每一次科技革命都需要看到技术对生产力的具体提升。

这种具体,不仅是具体到产品。更重要的,是具体到现实的人、需求和场景。这或许才是AI应用化落地的核心和本质。

“具体”该如何理解?首先说说第一层含义,具体的人。

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其能够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和福祉,革命性技术更是如此。从智能手机到AI大模型,本质上都是工具,都是为人类服务的。

回归到本原,生成式AI的应用落地,则需要以“人”为第一要义。这就要想一想,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它是否真正能帮人解决问题,是否能提高生产力,是否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让人类世界更美好。

第二层含义是具体的需求。国内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技术与需求的结合将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这一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得到了证明。

在AI时代,也需要我们在广袤的市场中找到那些具体的、真实的需求,还要思考这些需求又是否能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并产生商业价值。

具体的第三层含义,是场景。

作为生产力工具,生成式AI在搜索、翻译、创作和生活方面提供了众多的场景,入局的企业众多。

但场景多少不是关键,算法也并非是唯一要点——更关键的是,技术是否为场景中的人解决了实际问题。

破坏性创新之父——克里斯坦森提出:“大公司卓越有效的管理对于延续性创新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破坏式创新能够让创业公司和小公司拥有颠覆现有产业链的能力。”

技术能否顺利跨越鸿沟并进入主流市场,成功赢得实用主义者的支持,就决定了一项高科技产品的成败。

我们能看到在如今各大生成式AI创业公司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AI+”,即从技术和产品出发,探索AI在实际场景中落地;一类是“+AI”,也就是从需求出发,探索AI是否能在相关的业务场景来协助降本增效。

无论是哪种路径,最终的目的都指向关注人在场景中的需求、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不妨想象一个场景,你在出差途中接到一个办公会议,此时手上拎着行李,还要通过机场或车站的安检,你会面临这些情况:

在充满噪音的环境中要如何保证一个稳定、安静的会议条件?

在匆匆忙忙中要如何快速完成好会议总结,或者是进行重要信息回顾?

如果重要的会议信息不慎丢失,那是否要面临着再次沟通的成本,以及彼此信息的不对称?

这样的情况或许不少人都遇到过。就在昨天,讯飞会议耳机Pro 2发布。面对商务人士在差旅、会议等实际场景中的这些问题,这款耳机是如何解决的?

首先,这款产品可以实现了48dB的降噪深度,解决了出差会议中的噪音问题,还解放了人们的双手,就算是会议中也可以照常拎着行李过安检。

考虑到人们往往会接到许多突发的会议,这款耳机的闪录功能解决了这一痛点。在线上会议中,不管是开车还是过安检,直接长按感应区就可以进入通话闪录;

在会议现场,通过红点录功能,一键按下充电盒内的红色录音按键,就可以进入现场录音模式,快速录音。

不管是微信语音、钉钉又或者是腾讯会议,会议的录音会保存在耳机内的硬盘里,之后连接手机就可进行录音传输并转写文字。

更重要的是,AI在这款耳机中变成了具体可见的生产力。

viaim AI会议助理,解决的是生产效率提升的问题。它可以对耳机记录的内容进行“摘要总结”,正如上文所说,在日常或是极为紧急的情况下,这个会议助理能帮助用户总结重点,变身“超级大脑”,提升工作效率。

一份2小时的会议录音,它只需要一分钟就能生成摘要总结,还能以语音或文字向它询问会议中涉及的问题。

多场景录音转写功能,解决的则是实际生产中根本问题。马斯克强调第一性原理,即要回归问题的本质,把问题拆解到最基本的真理和事实。对于会议耳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信息的精准传达。

对于讯飞会议耳机Pro 2来说,那就是要听得清楚、录得清楚、转写得清楚。在通话录音、现场会议等不同录音场景中,其降噪的效果被大幅提升,而转写准确率也高达98%。

当具体的人、场景、需求形成闭环,AI走入现实并切实解决了用户痛点,提升了办公效率,实现应用落地。

二、AI破局的关键

AI下一步该往何处走?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当如何?

经济学家任泽平判断,AI产业从软件时代过度到硬件时代,未来AI软硬件结合,才是最大的趋势和风口。

软硬件结合,这是AI发展的关键一步,也是继续破局的关键。只有将AI与硬件载体相结合,打通AI与物理世界的链接,通用AI的能力才能真正惠及每一个人。最终实现人人都可以用AI、万物皆可AI。

这个判断似乎并非空穴来风。在苹果刚刚结束的iPad 新品发布会上,35分钟的时长里,几乎句句都离不开AI。

同一时间,另一科技巨头谷歌也推出了新款AI硬件产品。

此前由苹果前高管联手打造、OpenAI奥特曼投资的公司发布了AI硬件AI Pin,它可以拍照、收发短信、打电话、处理电子邮件、实时翻译、推荐餐厅……

该产品一面世就在科技圈刷屏,还喊出口号——“杀死智能手机”,不到一个月预定量就超过了450万台。

尽管这款产品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但在现实使用中,它却因为反应缓慢、电池续航差、交互繁琐等各种问题而被用户质疑。更何况,它能做的,智能手机也能做,还能做得更好。

在这之后,还有一款名叫Rabbit R1的明星AI硬件产品,一推出就获得了不少关注,但其实与手机之间的区别也并没有多少。几个月过去了,大家对于这两款设备的争议逐渐增多。

在AI浪潮下,这种例子不在少数,许多企业都在需求不存在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创造需求,也就是通过“脑补”去定义一款产品,从而导致一大批具有实验色彩的产品出现。

不过这也带给我们了一些思考:AI时代,人与世界到底应该如何互动?

归根结底,不管如何互动,要打造软硬一体解决方案,仍然需要回归对场景的理解,与对用户需求的洞察。

总结起来还是那两个字——具体。即我的产品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能解决人们的哪些问题。

此次最新发布的讯飞会议耳机Pro 2,作为一个“进化型AI会议助理”,对其所属的人工智能硬件公司——未来智能,以及整个行业而言,都是一款里程碑式的产品,它以完全体的形态,满足用户的全场景办公会议需求。

关注场景与用户需求,早已融入未来智能这家公司的基因里。其核心创始成员来自人工智能、互联网以及硬件领域的顶尖公司,十余年专注于智能交互领域的创新探索。

他们把“真正能解决用户问题”写进了自己的企业价值观里:把心中对未来的期许,通过科技手段带到现实,让每个人都能感受未来智能的美好。

早在2011年,未来智能团队就打造了首款AI语音助理,2018年试水打造全球最早的翻译录音耳机雏形,2020年推出首款通话翻译耳机,2022年推出讯飞会议耳机品类首款录音降噪会议耳机,到今天的新一代讯飞会议耳机,一经推出就成爆款……

在AI软硬件结合的道路上,未来智能早在10年前就已经深耕。而在大模型大火之际,未来智能也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并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正如未来智能董事长胡郁所说:

核心技术从孕育到最后成型这段时间非常宝贵,只有在这个时间段实现从技术到产品到商业的全过程增长飞轮和螺旋式上升的快速发展,才能找到“最佳时机”。否则,要不成为先烈,要不就是因技术通用化而丧失机会。

持续地专注,不断地耕耘,未来智能在AI领域的软硬件结合,让其在AI时代走的更远。

三、AI科技企业,需要做这件事

如今AI赛道竞争越来越激烈,从金融、医疗、安防、教育、交通、制造、零售等等各个领域,掀起了一系列的变革。

例如借助AI技术,可以更快速精准地分析基因序列数据,以达到早期预防疾病和个性化治疗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对大量的医疗影像数据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率。

在教育领域,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机构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安排,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交互式的学习体验。

AI技术也广泛应用在金融行业,比如帮助金融机构更准确地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

随着技术发展的深入,数据和算力资源的日益丰富,这一系列的变革,将会对我们的未来科技、产业发展以及社会生活带来颠覆式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科技企业不管是创业公司还是中小企业,要创造价值并不意味着就要和巨头们竞争拼天下,也不是一味的卷算力、卷模型、卷资源,而是要找到一个细分的特定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解决该领域的痛点问题,为用户创造价值,赢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未来智能就是这一批公司的典型代表,找到自己的应用土壤,钻研好技术,培育好市场,从而实现厚积薄发。

正如胡郁曾表示:我从来不觉得一家只做核心技术的公司会成为寡头。任何一项技术都不可能只有一家会做,一定要有商业模式作为载体……人工智能目前还没有构建起全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但是在将来的20年里,这件事情一定会发生。

立足于当下的技术,找到你的目标客户群,找到他们的刚需和痛点,不断扩展技术壁垒和门槛,扩大你的用户群,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在国内,只有不同的企业百花齐放,才会有多样性、充满活力的商业格局。只有不同的企业在各自的领域积极探索和创新,才能共同推动了中国生成式AI应用的发展。

当技术与应用叠加产生合力,才能带动整个产业的变革,这也是我们在这场AI国际竞争中突围的关键。

参考资料:[1]. 泽平宏观|人工智能的机会可能在这些领域率先爆发

排版 | 十一编辑 | 十一 主编 | 孙允广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