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斯坦福|谷歌|OpenAI|微软|人工智能

王坚如何看待AI?

作者:王智远发布时间:2024-10-29

文:王智远 | ID:Z201440

不知道算不算效率革命?

9月5日,我在上海外滩大会主论坛,听完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的演讲后,实录还没来得及整理,晚上各大自媒体、媒体就已经纷纷发布了关于大佬们演讲的内容。

AI时代,总有人比你快,这是一个要学会利用工具,结合个人技能才能跟上发展节奏的时代。

我不喜欢别人夸我聪明,但对方说,你挺勤奋的,那我却很开心;什么是勤奋?在时间上投入更多吗?不是的。我认为勤奋,是一种“获得能力的能力”。

什么意思呢?

你去寻找一位高人,请求他传授你技能。这位高人问你,你想学什么?你说,我想学123....

如果把它具象化,就是”获得能力的能力“,你用两天时间掌握别人半个月还没接触到的信息,就是提高自己。

马斯克曾在一次大学演讲中被问道:“你是怎么取得今天的成功的?”马斯克的回答是:“Work Super Hard”(极度的勤奋)。

所以,尽管大会已经过去三天,网络上已经有很多碎片化关于王坚讨论AI的内容,但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方式,分享给你。

01

王坚院士在演讲中提到了三个核心维度,第一个是关于AI的历史与发展。他说,AI有着很长的过去,但只有非常短的历史。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知道,人工智能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

当时,图灵发表了一篇名为《Intelligent Machines》(智能机器)的文章,某种程度上开启了人工智能的漫长历史。

文章中,图灵首次探讨了机器与智能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还被发表在一本心理学的哲学杂志上。

那个年代,“计算机”这个词还没有正式出现,人们习惯称其为“计算机械”(computing machinery),这也是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名称的由来。

图灵在那篇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数字计算机”这个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讨论机器智能时,许多最早的概念都可以追溯到这里。

之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成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但有意思的是,王坚提到,如果那场会议没有在达特茅斯召开,而是在别的地方,也许今天我们称之为“人工智能”的东西会有个完全不同的名字。

接下来,他从个人视角解释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他说:

赫伯特·西蒙,一位心理学家,参与了达特茅斯会议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1972年,作为美国计算机学会的代表,他首次访问了中国。80年代初,他又以美国心理学会的名义再次访问中国。

王坚回忆道,西蒙当时告诉他们,未来十年内,人工智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他非常激动。然而,十年过去了,似乎什么也没发生。

但事实上,许多基础概念和理论早在那时已经被提出。

即便是神经网络,80年代末时已经有一本名为《PDP》的教科书,讲解了分布式处理(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涵盖了神经网络的理论,也已经发生了变化。

当时的神经网络只有三层,每层只有两个节点,规模非常有限。而今天,AI模型可以处理上千万个节点,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那么,为什么说人工智能的历史非常短呢?

王坚解释,因为直到2017年,现代人工智能的历史才真正开始。那一年,谷歌提出了Transformer模型,这个模型改变了游戏规则,使得人工智能再次回到公众和产业的视野里。

所以,2017年之前的AI和今天的AI,已经是两码事。

因此,王坚强调,今天的人工智能只有7年的历史。这一切转折始于2017年的那篇文章,而有趣的是,这篇文章八位作者,如今都已经离开了谷歌。

这一切表明,今天的AI和80年代的AI已经完全不同,它们的发展路径和涌现方式截然不同。

02

第二个维度,关于AI+。对于AI+,有两家公司是绕不开:OpenAI和谷歌。

王坚说:

这两家公司代表AI发展的不同路径。想先说说OpenAI。为什么OpenAI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技术上有突破,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机制创新。

OpenAI不是一家普通的科技公司。它最开始是一个非盈利机构,但又通过与商业机构结合,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存在。

大家想想,一个非盈利的机构和一个商业机构在同一个主体里共存,这背后有多么复杂的机制创新。这也是我为什么经常跟投资人说,用传统的投资方式,你是投不出OpenAI这样的公司来的。

因为它既不是纯粹的科研机构,也不是普通的商业公司,这种混合的机制,让OpenAI能够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的同时,解决了很多其他公司难以处理的问题。

你们可能也知道,OpenAI和微软的合作,不只是让ChatGPT这样的产品诞生,他们还探讨GPT可以用在哪些场景中。

其他的那些产品可能有用,但不具革命性,最后都写成了书;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最具革命性的东西往往变成了产品,而不是写成书。这就是OpenAI和微软合作背后真正的力量所在。

相比之下,我们再看看谷歌,谷歌很行,但谷歌也很不行。为什么这么说呢?

谷歌在技术创新上毫无疑问是世界领先的,尤其是从0到1的创新。大家都知道,2017年谷歌提出了Transformer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说是AI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它让今天的AI重新进入了大众视野。

但是,谷歌的问题是:它并没有像OpenAI那样通过机制创新,把技术真正转化为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产品上。

你可能听过最近斯坦福最近的一场发言,大家都在讨论谷歌的技术多么厉害,但同时也在说,谷歌并没有像OpenAI那样,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谷歌很行,但它也很不行。

它在技术上做到了极致,但在机制创新和市场化应用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OpenAI不仅仅在技术上走得很远,它在理解问题的深度上,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03

既然如此,我们再谈谈ChatGPT与AI+的本质。

很多人一提到ChatGPT,就会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应用来看待。这样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

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能与人对话,而在于它提供一个全新的方式,让AI能够与行业深度结合,去解决很多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们今天谈AI+,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AI加上一个行业”,这样做反而是对AI+的庸俗化。AI+的关键不在于加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加。

ChatGPT出现,不只是让AI能够对话,它提供了一个框架,让AI能够嵌入到各行各业,去赋能各个领域;这个赋能不是技术堆叠,而是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一种帮助行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就会把AI看作是一个工具,把它应用到不同的领域里去,这是不准确的;我认为,ChatGPT的本质是一个应用平台。

它可以让不同的行业围绕这个平台去构建自己的应用场景。你可以通过ChatGPT解决客户服务的问题,处理自然语言的需求,甚至可以通过它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

ChatGPT为行业打开了很多新的可能性,这就是它的真正意义所在。

还有一点,我常常提醒大家:ChatGPT不是AI+的一个应用,而是一个基础设施,它为AI与行业的结合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框架。

我们可以看到,在各种行业中,ChatGPT都已经被用来解决那些过去需要人类处理的复杂问题;无论是金融、教育,还是医疗,ChatGPT都在这些领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这就是AI+的真正价值所在,它不仅仅是把AI简单地加到某个行业中,而是让AI通过平台为行业赋能,带来深层次的变革。

所以,ChatGPT,不只是让AI能够做更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它为AI+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基础。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的意义。

通过AI的本质,再回过头来思考下,OpenAI与创新机制的变革与技术设施的关系。

有一次,黄仁勋说,ChatGPT是人工智能的iPhone时刻。这句话被很多人引用,刚听到时,我也觉得很振奋;但后来仔细一想,这句话有点问题。

为什么呢?

因为ChatGPT到底是什么没有说清楚,人工智能是什么也没有完全解释清楚,而iPhone又是什么更是没说清楚。

把这三个模糊不清的东西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看似宏大的说法,却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

大家总是说,iPhone生态系统多么重要,Apple Store的存在是关键。但其实,Steve Jobs发布第一代iPhone时,Apple Store是不存在的。

当时和Jobs一起发布iPhone的公司,今天几乎都消失了;所以,iPhone到底是什么?我们往往没有真正去深思。

其实,黄仁勋的这句话让我想起另一句话。当AlphaFold 2发布时,有人说,这是生物学的ImageNet时刻,这句话真正反映了技术发展的背后逻辑。注:(AlphaFold 2是由 DeepMind开发的一个人工智能系统,专门用于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这一切的开端可以追溯到Jeff Hinton和他的两个学生发表的那篇经典论文。

论文揭示了人工智能的三大基础要素:有组织的数据(ImageNet)、神经网络模型(CNN)以及算力(GPU)。这篇文章首次将这三者完美结合,奠定了今天AI发展的基础。

GPU在那篇文章之后,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标准。当时,Hinton和他的学生只用了两张普通的GPU卡,而这些卡当时在中国的每个网吧里都能找到。

尽管如此,这两张GPU卡的算力已经超过了上万个CPU核。而这正是技术突破的关键。算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创新的早期阶段,没有比人类的创造力更重要的东西了。

然而,随着AI的发展,数据、模型、算力的规模都在迅速增长。当这些因素的规模增加1000倍时,技术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就像Pascal曾经说过的,婴儿的速度增加1000倍后就是一架喷气机。规模改变了技术的格局,今天我们讨论的AI,离不开其背后庞大的算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这正是AI基础设施诞生的背景;当数据、模型和算力的规模变得如此之大时,传统技术架构已经不足以应对,我们需要新的基础设施来承载这一切。

基础设施的引入,不仅解决了AI技术的规模问题,也为未来的智能商业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04

最后,第三点,通过技术设施,来审视当下的云计算。

大家回过头来看,在云时代、移动时代和AI时代,大家讨论的基础设施是什么?

毫无疑问,答案是云计算。

这里很有意思的是,大家甚至把苹果和英伟达也划到了基础设施这一类中;这种分类方式让人觉得有趣,但并不奇怪,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觉得这些企业理应去做云计算。

作为做云计算的我,看到这样一张图时,感到非常激动。这张图不是我画的,但我看完之后,觉得它表达的意思和我的理解完全一致。

你们可以看到,这张图列出了美国六家做AI的独角兽企业,而背后的基础设施支持也很耐人寻味。

OpenAI背后的投资达到了100亿美金,来自微软;第二名则是背后由AWS提供支持的公司。大家可以看到,全球排名前几的云计算服务商,几乎都在支持今天的美国AI独角兽公司。

当然,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这里有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和第六,却没有第四名呢?第四名是阿里云。这个现象从云计算的角度就能看出来,基础设施在将来这些技术的发展中会有多么大的影响。

同时,也反映了各个产业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这也让我想起刚才说的一句话:微软看起来不行,但其实也很行。微软在人工智能上没有做出像Transformer那样的技术突破,但它凭借云计算和基础设施,与OpenAI联手,创造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成果。

所以,微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还是非常成功的。

因此,在AI、AI+和AI基础设施的逻辑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做出自己能创造历史的事情。

我前几天看到一个创业公司,为了证明他们创业的重要性,画了一张图,图中很有意思地展示了数据、计算和算法的关系。

但我要强调的是,如果这些东西不在基础设施的框架里,事实上它们是没有太大价值的。

数据不仅仅是模型的附属品,也不仅仅是计算的附属品,只有当这些东西成为完整的基础设施时,真正激动人心的创新才会发生。

如果大家审视历史会发现,传统IT时代的云计算和AI时代的云计算,两者有所不同;同样,数据也做了区分,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和AI时代的数据,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细微的差异。

以上是王坚关于AI、AI+、AI基础设施三个维度的思考。

总结:

当我们再看AI、AI+和AI基础设施时,会发现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技术在革命,机制也在革命,基础设施也在革命。

没有什么比这三项革命同时发生更让人激动的了。因此,我也相信这些革命正在创造未来。

注:保留原观点同时,有删减,有对逻辑顺序的重构。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