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微博网友曾发布了文心一言、OpenAI和必应的ChatGPT4创作的信件对比,围绕“你真是毫无价值”以父母的语气写给自己成绩不好的女儿。
不同的大语言模型回复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高下立见。
看到第一个回答,简直太让人崩溃了,可想而知输入文心一言里进行训练的原始材料背后的价值观多么畸形。
当然,这似乎并不让人惊讶,因为打压式教育是我们国家大部分父母的常态。比如,我家斜对面建筑里一家长几乎每天对着自己儿子咆哮各种骂大街的话……歇斯底里,极度扰民……所以很多时候是家长需要从小被好好教育,不然当家长了就会恶性循环。
对比着看到后面两个AI的回答,感觉这才是人工智能,说的话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3个AI的对比实际上体现出中外教育理念的本质区别,这个区别转变成一个问题就是:为了教育出人上人,还要把人当人吗?或者说,人是完成教育的手段,还是目的呢?
人当然是最终的目的!所以,人文关怀是做一切事情的底线。但人文关怀是什么呢?
人文关怀是承认、关心、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然而,我从未意识到,更不用说深刻体会过人文关怀的核心含义,直到我在英国大学读研期间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UCL规定我们学生和老师在做研究之前要写详尽的伦理表,考虑自己的研究对研究者可能造成的一切伤害以及相应措施(可能中国大学研究生阶段写研究论文也提交这个表,但是我问过一些国内读研毕业的朋友,并没有类似表格;倒是看过医生做手术前需要病人填写知情同意书,但伦理表的内容远不止这个部分)。以伦理表中的两个问题为例:“参与者有可能由于你的研究而遭受焦虑、不舒服或者尴尬吗?如果有,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释或者最小化这些影响呢?”以及,“你和学生之间存在着某种权利关系,你会如何最小化给学生带来的潜在影响呢?”
刚接触时感觉这些问题有必要回答吗?我根本没有想过伤害我的研究对象,也不觉得我的研究会伤害他们。即使研究对象会尴尬和焦虑,我肯定会想办法帮助他们缓解,不愿意绝不会强迫对方。所以,刚开始对每个问题的回答漫不经心,勉强挤出了一句话就觉得如释重负。但是经历了导师共20封邮件的批改和建议,然后自己按要求改了8次写了近2万字之后再来反思自己最初的敷衍的回答,真是感到羞愧。原来这些潜在风险不仅客观存在,而且相应的处理措施都需要化为切实的行动,而不是走个形式和过场。因为如果在研究过程中没有遵循伦理表的程序就会损害论文的学术诚信,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生涯(尽管我的学术生涯短到只需要拿到学位证)。唏嘘的是,我最开始竟然全都认为不是问题(这还是因为我之前接受的教育从来没有涉及这方面内容)。当导师在文件的最后连连批注了两个good,我开心坏了。开心的不是这伦理表写得不错,而是写伦理表的过程让我体悟到了什么是教育。我认为,把人当人,才是真正的教育。
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不仅需要体现在研究的整个实施过程中,还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有一次和教授一对一线上交流的时候,我担心教授说的建议太多我笔记记不全,所以想打开屏幕录制以便之后的笔记没有遗漏。在沟通的时候这个教授中途说去接个电话,我就顺便在这个时候点击开始录屏了。结果她一回来就发现在录屏,就表示很介意,听得出来很生气。于是我马上表示抱歉,并且说明了理由。自那以后,我都特别注意录屏之前询问对方是否允许。相比之下,我之前在国内完全没有意识到两个人线上交流录屏需要提前告知。再次羞愧不已。由此可见,对人尊严和价值的关注要渗透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才算完成对自己真正的教育。
把人当人,虽然只是简单的四个字,却要化成清晰的意识和切实的行动才能逐渐领悟教育的真谛。只有每时每刻身体力行人文主义才是对自己真正的再教育。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育始于自我教育”。
可喜的是,截止发这篇文章时,文心一言也完成了自我教育--对于同一个问题的回答,已经发展出了人文关怀。
图片来源:
1.前三张图片均来自微博网友@宅女bot
2.最后一张来自我从文心一言的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