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
8月7日,在由中国经营报社举办的“2024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觉中国”)总编辑、副总裁张宗堂指出,AI生成图片除了数量方面迅速增长,生产的质量也在快速提升,经过几代的变革之后,已经基本能够达到真假莫辨的状态。尽管AIGC浪潮汹涌、数量增长巨大,但AI仍处于辅助创作的阶段,驾驭AI的创作者依然扮演着主导角色。
“由于AIGC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学习前人知识产权成果生成的内容,如何进行版权保护就成了全球范围都关注的重大问题。”张宗堂指出,目前AIGC的版权保护问题讨论的范围很广、内容很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问题,二是AIGC生成的平台如何履行平台职责问题,三是用于模型训练数据的合规性问题。
在人工智能生成图片的版权归属问题上存在很多争论,法律实践中也存在不同的判例。比如,2022年,美国的一个作者运用AI技术生成了一幅作品,之后他到美国版权局申请这张作品的版权,美国版权局最终拒绝了他的申请,理由是“这幅图片不是人类创作的产物”。2023年11月,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了国内第一个和AI相关的案件判决,判决结果是支持AI生成图片的作者享有图片的版权,理由是作品“基于原告的智力投入直接产生,且体现出了原告的个性化表达”。
在模型训练数据的合规性问题上,全球范围内也发生了很多经典案例。比如,2023年年初,Getty Images图片社起诉了Stability AI公司未经过Getty Images授权,学习了Getty Images的1200万张作品并能够生成近似的内容。
张宗堂说,从全球范围来看,运用大模型训练的数据来源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已经进入公权的作品,即已经过了保护期,不受著作权法的约束,这类数据可以自由使用。第二类是通过正规的法律授权,和版权所有人、著作权所有人已经达成了共识,可以在法律范围内许可使用。第三类是未获得授权的作品,比如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或者非法的手段盗取的数据。“第三种情况在AIGC初期发展中广泛存在,现在仍是比较重要的获取数据的来源渠道。”
通过对日本、欧盟、英国、美国等国家关于数据来源法律法规方面的研究,视觉中国方面分析认为,目前大部分国家对使用数据集进行AI训练持审慎态度,总体的态度还是希望能够用比较规范化的数据来源进行大模型训练。我国在2023年8月份出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明确指出:“用于训练的数据集要确保其来源的合法,并且不得包含任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内容。”
“一些大模型领域的玩家,在‘不合规’的情况下‘裸奔’了几年之后,逐渐认识到创建版权合规大模型的重要性。”张宗堂说,在AI大模型的这波浪潮里,视觉中国最核心的优势就是优质合规的海量数据资源,且这些数据均通过安全审核,符合中国的主流价值观。视觉中国成立20多年,和全球近300家机构、超过60万签约摄影师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目前,视觉中国聚合超过5.3亿优质图片、视频、音乐等内容,其中包括80万小时的视频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