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高书华
从ChatGPT到数字虚拟人,我们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力,或许就存在于人工智能里。或者这样说,人工智能的大爆发,正在深刻地颠覆这个世界。
在世界各国都竞逐人工智能技术的背景下,我国也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战略,写入了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因而,这个春天,人工智能成为各地争相抢占的产业新赛道。
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将成为引发新质生产力的颠覆性力量。2023年,青岛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达672.6亿元,同比增长28.9%。
2024年,由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出任链长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正在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
人工智能产业是青岛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之一。
自获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以来,青岛聚力人工智能产业,强化系统布局,夯实产业底座,在龙头企业引育、创新载体搭建、场景对接赋能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已经形成以崂山区为核心,西海岸新区和即墨区为两翼的产业发展布局。
作为全国第二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全市目前共有人工智能企业500余家,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和智能硬件6个应用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走进青岛市崂山区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中科曙光全球研发总部基地、东华软件副中心产业园、青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等10个人工智能重点项目,有的已竣工,有的还在建设。这个占地近3000亩的专业园区,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去年2月23日,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揭牌开园,成为2023年全市首个开园的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全省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同步上线。
截至目前,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目前已聚集了人工智能企业200余家,2023年实现人工智能产业营收300亿元,同比增长40%左右。园区累计培育国家级公共技术平台5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
2
2024年的春天,属于人工智能领域。多地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发展生态,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
深圳市以政策为引领,着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到2025年,构建通用、智能、超算和边缘计算协同发展的多元算力供给体系,打造“多元供给、强算赋能、泛在连接、安全融通”的中国算网城市标杆。
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与天津大学签约落地‘海河·谛听’言语交互意图深度理解大模型,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智慧交通、人工智能+智慧供热、人工智能+智慧医疗场景。”
近日,青岛市领导分别到西海岸新区、崂山区、市南区和市北区等调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密集走访了一批人工智能企业,涉及的企业涵盖算法软件研发、模型训练到场景应用等领域,强调要结合青岛实际,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当前,青岛把人工智能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产业链布局正在进一步提速、提效。
全市不仅制定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推动形成“一核两翼多点”的产业集聚发展布局,还出台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各项奖补资金总计达5.3亿元。
对于全年目标,青岛市提出,将在今年培育20家国内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建设30个左右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建设10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建设1个国内领先的算法商城,布局7个左右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形成具有示范推广效应的100个算法产品和应用典型案例,进一步完善以人工智能算力、算法、算据产品和创新应用为标志的生态体系,将青岛打造成为全国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开发应用高地。
3
这个赛道,听不到起跑枪声,只有提前布局,才能赢得主动。人工智能浪潮下,青岛各区市正在立足各自优势,有针对性招引聚焦基础层和技术层的项目,不断平衡和提升产业结构。
今年年初,位于西海岸的极视角开启上市路。作为青岛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极视角首创了全国最大算法商城,孵化团队并在青注册AI公司累计近20个。与极视角一样,创新奇智、以萨都是青岛前期引入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都为青岛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打开了局面。
位于崂山区的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去年2月上线运营,是省内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目前,崂山区已与中科曙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青岛“海之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计划于今年第二季度上线运营。届时,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将形成“双算力中心”,成为立足青岛、辐射山东乃至长江以北区域的智算枢纽。
位于市北区的青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是市级重点项目,目前该项目启动区商业商务片区已现雏形,初步计划今年9月首批次竣工交付,将释放5万平方米以上的产业载体。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人工智能的大潮势不可挡,机遇必须要抢才会有,产业招商要拼才能赢。尽管已经在行业布局上领先,青岛仍在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期待来年相会更美的“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