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下称《建设指南》)。其中提出,到2026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
根据7月2日全球数字经济论坛上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企业约有3万家。其中美国占34%,中国占15%。由此可见两点:一是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产业化迅猛发展,二是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具备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此基础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相对完善的标准体系也难有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这正是我国积极推进这一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因。
此举是要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系统谋划,加快构建满足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更好发挥标准对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引领产业升级、保障产业安全的支撑作用。
从《建设指南》上看,标准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赋能新型工业化、行业应用、安全/治理标准等。
一方面,加强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要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的重要作用。
《建设指南》要求:要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面向行业应用需求,强化创新成果迭代和应用场景构建,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与重点行业融合应用;同时,要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更好发挥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作用,指导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上的企业、研究机构等,共同构建先进适用的人工智能标准体系。
这都体现出标准体系建设中企业和市场的重要性。企业最了解市场,最了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企业参与其中也就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标准制定中“闭门造车”、不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现象的发生。
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在标准制定方面拥有更多发言权。
在这个方面,我国具有坚实的基础。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数量居前、发展速度迅猛,同时也具有庞大的市场优势和政策支持等。
7月1日,工信部公示了《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要求加强与主要国际标准化组织在人工智能标准化方面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国际标准向国内转化,促进国际国内标准的协同。
上述《建设指南》也指出,要深化国际标准化交流与合作,鼓励我国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携手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国际标准。
有句耳熟能详的话: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这句话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同样适用。甚至可以将“企业”两字以“国家”两字替代。
为此,就需要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制定,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标准的重要制定者。路径不外乎既有国际标准向国内转化,跟上先进国家的发展脚步;也有通过自己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市场化应用等,在关键标准上拥有更多发言权。
总而言之,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化方兴未艾,这也是标准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造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关键窗口期,通过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各方面优势的发挥,逐步形成标准制定优势,占领人工智能产业领域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