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生成式AI

直击MWC|与5G-A“抢C位”, 生成式AI驱动通信产业新一轮变革

作者:第一财经发布时间:2024-02-28

直击MWC|与5G-A“抢C位”, 生成式AI驱动通信产业新一轮变革

2月28日,巴塞罗那,这个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的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下称“巴展”)。作为全球通信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展会,巴展一直都是各通信、终端以及芯片厂商激烈角逐的舞台,也由此被业界称作是“移动通信风向标”。

今年,5G相关技术依然是通信产业最为关注的话题。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全球101个国家的261家运营商已经推出了商用5G移动服务。

随着3GPP Release 18标准规范的即将完成,5G-Advanced(5G-A)解决方案的落地迫在眉睫,它将成为通往6G的桥梁。GSMA智库团队向第一财经提供的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运营商预计将在标准发布后的一年内部署5G-A,并在2024年启动新一轮投资。

而AI技术的革新或许能够再次加快技术的商业落地。“今年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商业化的一年,有望解决运营商最关心的两个问题:投资回报率和技术成熟度。”GSMA称。

可以预见的是,AI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影响正在逐步加深,除了运营商的部署,通信产业链上,智能手机正在演进为AI手机,电脑变成AI PC,芯片厂商在MWC上共同发起AI-RAN联盟(AI-RAN Alliance),也在进一步模糊AI和通信的传统边界。

AI正在为移动通信带来什么?

过去一年,在ChatGPT的推动下,生成AI(genAI)开始崭露头角,大多数运营商也在评估AI带来的机会窗口,并有所动作。

据SK电信2023年9月发布的“AI金字塔战略”,其目标是到2028年将AI相关项目的投资增加近两倍。此次巴展上,SK电信还展示了专为电信运营商设计的大语言模型。NTT和软银也有开发生成式AI解决方案的计划。

沃达丰曾在今年1月宣布,计划未来10年投资15亿美元,用于与微软合作开发AI服务。通信设备厂商爱立信、诺基亚也是AI-RAN联盟初始成员。

爱立信全球网络业务战略负责人Hans Hammar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在开发阶段已经使用到了生成式AI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提升我们新功能的开发,另外我们也会在特定的新功能上使用机器学习。加入AI-RAN联盟,和英伟达等厂商展开合作,目的也是在于推动AI在网络边缘侧的落地。”

相较于海外厂商,中国企业在AI上的部署更为积极。

当地时间2月26日,在MWC展会上,华为董事、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杨超斌发布了通信行业首个大模型。这是盘古大模型3.0版本发布七个月后,该公司在大模型领域的又一重要动作。

根据华为提供的数据,大模型可以通过语言交互的方式,提供精准的网络状态、故障根因、处理建议等信息,协助降低故障处理时间至少30%。比如,在移动承载网络场景,基于网络数据和决策链推理,快速定位原因,平均故障处理时长从2.5小时降低到20分钟。

中国另一家通信设备厂商也在部署基础大模型。中兴通讯副总裁陈志萍对记者表示:“今年如果不谈到AI,不拥抱AI,就落伍了。未来将结合大模型的能力将算力、数据以及算法持续优化。”

“目前的AI正通过对近乎全量知识的汇聚整合,形成了接近人类的理解表达、逻辑推理和泛化能力。”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巴展上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当参数规模超过一定数量级后,AI的性能会突破与资源投入之间的线性关系,涌现出跨越式增长。这意味着生产工具将实现对人类智力的延伸,为解决更多更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提供关键支撑。

Gartner预测,到2025年,50%以上企业管理数据将在数据中心或云之外创建和处理。随着AI为自动化带来更多机会,到2030年,至少一半的边缘计算部署将纳入AI。这进一步催生了运营商对于网络智能化的需求。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梁宝俊认为,从4G到5G,从IPV4到IPV6,从人工智能小模型到AI通用大模型,每一次网络升级、技术换代都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电信业应共同推动网络演进升级和算网数智技术创新。

“2024年是5G-A商用元年,结合云和AI技术发展,运营商商业增长潜力巨大。”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ICT销售与服务总裁李鹏表示,面向消费者的新通话、云手机和裸眼3D等新业务受到欢迎,5G-A的新能力如确定性时延、精确定位和无源物联,将为运营商的B2B市场创造更多机会。此外,下一代AI手机将拥有更强大的存储、显示和成像功能,与AIGC应用一起协同生成千亿GB的内容,这也是运营商的新增长机会。

手机芯片与算力芯片厂商都来了

下游不断释放的需求正在驱动上游芯片厂商展开布局,芯片厂商也在重估AI的影响。

高通总裁兼CEO安蒙表示:“混合AI是生成式AI的未来。”安蒙指出,这需要最优的连接助力生成式AI跨云、边缘和终端实现规模化扩展和延伸,高通正在参与生态系统构想并落地从汽车到PC、智能手机等各类终端的用例和产品。

MWC 2024见证了高通与联发科在AI芯片市场的争夺。展会期间高通AI Hub推出了超过75个预优化AI模型的全新模型库。在硬件领域,高通则推出了首个支持AI优化的Wi-Fi 7系统。公司的介绍信息显示,该系统搭载高通的自研芯片,利用AI,可适应特定用例和环境,有效优化能耗、网络时延和吞吐量。

联发科也重点展出了文本到图像的生成引擎、Diffusion视频生成技术,以及端侧生成式AI技能扩充AI技术。硬件方面,联发科展示了搭载天玑9300和8300芯片的独立AI处理器APU。

除了手机芯片厂商外,英特尔与英伟达也在觊觎AI为通信产业带来的蛋糕。

“在电信网络转型的助力下,移动行业得以应对复杂性的挑战,使Al技术在边缘爆发式增长。作为所有企业最后一公里的管理者,通信服务提供商为其提供了一个巨大机会,即可以帮助企业通过网络切片,同时利用Al技术来优化并更高效地运营网络。”英特尔公司网络与边缘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Sachin Katti称。

作为英特尔的对手之一,虽然英伟达并未现身MWC,但其牵头成立的AI-RAN联盟也受到了业内的关注。该联盟的初始成员还包括三星、ARM、爱立信、微软、诺基亚、软银等半导体、电信、软件巨头。随着通信开始被人工智能赋能,英伟达和ARM作为算力和芯片系统架构“卖水人”,也在这个领域开始扩大声量。

在去年底召开的Arm Tech Symposia年度技术大会上,该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Mohamed Awad表示,在基础设施领域,内存带宽、GPU都在逐渐成为AI技术发展的瓶颈,Arm在更新一代的系统架构、CPU和内存的连接方面有重要创新,能够解决AI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挑战。

AI终端“裂变”

多类智能终端产品融入AI功能的同时,促成了产品形态的裂变。手机、电脑向AI手机、AI PC演变的同时,智能戒指、“可穿戴”手机、AI Pin、机器人等AI硬件载体层出不穷。

从运营商到上游硬件供应商,再到终端产品,谁能做出做受欢迎的AI终端产品,谁就能在AI领域获得更高的话语权。

以通话实时AI翻译功能为例,运营商和手机厂商争相入场。MWC上,中国移动展出了5G新通话功能,可实现对话实时翻译,AI速记运用到AI大模型功能。据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3年底上市以来,已有超400万用户使用了该功能。实时翻译也是智能终端厂商三星主打AI卖点的Galaxy s24系列的一个主要功能,这个功能接入了谷歌和百度云端大模型,而端侧模型则使用的是谷歌Gemini Nano。

在AI搭载的智能终端层面,多种形态的产品则对手机、电脑等主流产品形成潜在冲击。此前,苹果发布MR头显VisionPro,以MR为代表的兼具沉浸式体验的产品被认为是未来AI体验的绝佳载体。此次联想展出了透明屏笔记本概念机,也在探索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另一条路径。

关于产品的形态的探索还包括,摩托罗拉展示了可灵活变形的智能手机,该手机内嵌AI模型;高通展出来自Humane公司的AI Pin,这款微型装置可吸附在衣服上并投影在手掌上交互,可语音交互,内置GPT系列大模型;三星首次展出智能戒指Galaxy Ring,预计今年下半年上市,这款AI产品主要在运动、睡眠、营养和压力四个维度提供健康报告;英国公司Engineered Arts展出的人形机器人Ameca具备视觉能力且能进行简单对话。厂商种种探索表明,传统的手机、电脑产品,未来可能不再是人与机器交互的最主要载体,人与机器的对话方式有望变得更加多元、自然与便捷。

据市场调查机构IDC数据,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1.7亿部,同比下降3.2%。随着智能手机渗透量升高,近年销量波动反而不再是稳定增长。IDC预测,今年全球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将达1.7亿部,占智能手机市场总量近15%,并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发展。Canalys数据则显示,2023年全球PC出货量2.47亿台,同比下降13%,Canalys分析认为,AI PC也将在接下来的电脑更新周期及之后提供额外动力。

AI催化下,智能终端的分化和演化已经开始,且还将继续。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