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创业黑马主办的“第16届创业家年会”在北京举办,年会主题为“AI新纪元 破局向未来”。会上,在 创业黑马执行总裁罗浛予的主持下, 联想创投总裁、管理合伙人贺志强,元航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张志勇,明势创投创始合伙人黄明明,达晨财智主管合伙人傅忠红,围绕当前的创投热点与未来的投资机遇,进行了以《2025年,还投吗?往哪投?》为主题的对话。
嘉宾们认为,现在已经是AI时代,技术和工程化能力将是中国的创业者最大的利好。未来,每一个产业都要被智能化,与其抱怨,不如适应新的温度和变化。当温度下降时,要穿得厚一点。无论如何,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中国,要对中国有信心,对科技有信心。
以下为创业家&i黑马编辑过的论坛内容:
罗浛予:主持这场论坛,我感到特别有压力。首先,往年的投资人论坛基本上都是在年会相对靠后的位置,但由于过去几年大家发言特别精彩,今年移到了前面。其次,刚才我在台下跟很多创业家交流时,他们都说,黑马投资人和企业家导师一直在黑马秉承着不端不装有点二的分享精神,敢说话、能说话、会说话、讲真话。希望看到一场真实的投资家激辨。
所以,今天的话题,不是很轻松,“2025年,还投吗?往哪投?”我们请来了四位投资界的大佬来进行分享。
投资人喜欢谈赛道,把投资看成比赛,在这里,我也用描述奥林匹克精神的词来介绍一下这四位投资家。
张总(元航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张志勇)是一位在航空航天生态中做投资的长期主义者。他在高科技赛道中投得专、投得早、投得好,尤其是投得“高”,他的投资标签是 “更高”。
黄总(明势创投创始合伙人黄明明)是“创而优则投”。作为一位天使投资人,他投了很多有意思的创业项目,当他看好一个创始人,往往在非常早期就进入,他的投资标签是 “更快”。
贺总(联想创投总裁、管理合伙人贺志强)是国内CVC的引领者,也是产业资源赋能的坚守者,像宁德时代、蔚来、寒武纪都是贺总投的,他的投资标签是 “更强”。
傅总(达晨财智主管合伙人傅忠红)也是创业黑马和许多A股上市公司的投资人,达晨投出了140多家上市公司,覆盖从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军工、大消费和企业服务等各个领域,他的投资标签是 “更全”。
今年我们评选的投资家代表着在创投的比赛中,要更高(高科技)、更快(成长快速)、更强(优势明显)、更全(产业生态)。期待各位给我们的2024和2025年做一个精彩的盘点和展望。
首先第一个问题,对于2024年的创投界,您有怎样的体感?投了吗?投了多少个项目,多少资金?
贺志强:我们当然要投啊。投资就是这样,热的时候有机会,冷的时候也有机会。印象中从2021年开始,国内的整个风险投资规模一直在下降,2024年肯定是偏冷的,国际投资环境也不是太好。但是,正如刚才张志勇张总在获奖感言中所说,我们也看到一些产业中涌动着巨大机会,非常让人兴奋。所以我们一直在投, 从2023年4月到今年10月份,我们投了50多家早期科技创业公司,好的公司甚至一年融了四五轮。所以,当前投资环境好还是不好,不同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
罗浛予:这50多家,是投了哪些方向呢?
贺志强:我们一直是投人工智能、大计算、机器人、AI应用,上天入海。
罗浛予:元航资本怎么看中国创投在2024年的表现,有什么体感和数据可以分享?
张志勇:坦率讲,2024年从全行业来讲,不管是从投资机构的募资、出手笔数和速度,还是创业者的数量来说,不是特别繁荣,就像刚刚黄总在获奖感言中讲的,最聪明的人,有最多选择的人,未必会在创业赛道上继续死磕。
但是我认为, 回到科技创业和科技投资,2024年依然是一抹亮色。从2019年底疫情发生开始,一直到2024年,不管全球经济遇到了多少问题,科技的投资、科技的创业没有停止,我个人认为反而在加速。2024年全行业不是那么繁荣,但是科技投资、创业的节奏、热度,全社会的关注度,国家推进的力度,没有降低,反而在加强。
硬科技投资是真正的耐心资本,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偏高端装备制造的企业,从原理性技术开始,工程化、产品化、规模化、资本化……要遵循客观发展周期。所以,元航资本从成立开始,就做好了跑马拉松、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们没有特别突出的忽上忽下,而是持续稳定地坚持,有自己的定力,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质疑,有坚定的信念。只要我们知道方向是对的,就陪伴企业家共同成长,一起去探索。
从2021年到现在,我们的投资节奏基本上是一个月出手一家,一年下来投资大约12家到15家公司。我们希望选择题能做得精一些,要么不出手,出手则每道题最好都做对。做出决定以后,我们会全力以赴去支持企业。刚才的颁奖词中也提到,元航一直坚持投产业生态链。我们认为,最好的投后就是帮助被投企业构建它的产业生态,让它们互相之间形成产业协同,整体提升抗风险能力和投资回报能力。但是,要用资本链条把整个产业生态串起来,确实需要耐心,需要定力和坚持。
罗浛予:黄总,据我所知,明势创投的募资已经募到中东去了。对于2024年的募投管退,您有什么样的体感和见解?
黄明明:我刚刚讲,许多聪明的人不创业了。其实在我们投资行业,也有好多人2024年转行了,也有多才多艺的转行了。但像我们这种才艺不够多、不够聪明的人,只能留在这个行业里。
就体感来说,我认为全球的投资人现在对中国持一定的观望态度。美元LP中的“老钱”、“长钱”,不可能把钱只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他们在比较全球各个地区的投资前景。但比来比去, 真正能产生超大体量、能高速增长、有巨大价值的公司,全球只有两个市场,就是中国和美国。所以不久前,我们明势成为比较有幸的极少数,拿到了中东地区很重要的主权基金的钱。其背后的核心原因,还是他们看重中国能出现具有长期高速成长价值的科技类公司,这是来自全球投资人的认可。
要说2024年印象最深刻的事,我在这里讲个故事:今年10月份,我带队去了欧洲。星期天早上8点,我带着同事和一群企业家,在慕尼黑火车站跟小米德国的总经理碰头。他穿着普普通通的黑色羽绒服,背着双肩背包。那天是周日,德国规定周日不可以上班,零售店必须关门,公司要开会也只能租酒店,因为打开办公室的门就违反了当地的规定。当地一条购物街上,有五六家卖消费电子产品的店,小米手机都进去了。我们进到咖啡厅,听他讲了两个半小时,怎样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实现在德国的从0到1,最后做到销售额一年几十亿人民币。当时很多人拿出笔记本电脑记笔记,德国服务员来了三次,提醒我们不能打开电脑,不能工作。
这件事告诉我们, 即使在最艰难的市场,在东西方地缘政治关系最紧张时刻,依然有中国最坚韧、最努力的创业者和中国公司,在对方的核心市场,从0到1做出好成绩。再对比一下当地人和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我觉得没有理由对中国创业者失去信心。
我们自己的投资节奏也没有放慢。我们认为,过去十年最大的结构性机会是电动化,我们幸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投了理想汽车和小牛电动;未来十年最大的结构性机会一定是智能化,我们在ChatGPT出来之前,就已经先投了头部的大模型公司MiniMax,今年在AI驱动的硬件和应用方面也投了十几家公司。
贺志强:一句话,要保持对中国的信心,美国股市市值占全球股市市值超50%,大家猜猜中国目前是多少?10%。肯定还有巨大成长空间。
罗浛予:是的,不管是寒冬还是其它季节,一定要继续对中国有信心。傅总,2024年达晨投了哪些项目,你们整体的体感怎样?
傅忠红:体感是温度大幅下降,衣服要穿厚一点。
我们的投资是国内闭环,募资主要是人民币基金,投资主要投国内项目,退出渠道也是A股和港股,我们始终是“全仓中国,重仓科技”。今年我们手上的粮草比较充足,在体感较冷的环境下, 我们的整体投资标准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在投资项目具体数量和金额上接近去年,还是保持自身合适的节奏、稳定出手。
在新形势下,首先我们自己要迭代升级。之前的财务投资是相对容易的,以比较低的价格投进去,升值后再退出来,这是最简单的模式。但现在,达晨正在向准产业投资转型,我们花了很多功夫去练内功。2024年我们成立了生态赋能部,也是业内第一个成立这个部门的基金。达晨投了700多家企业,140多家上市公司,本身是很宝贵的财富,也建立了自己的生态,要加强对生态的运营,在募投管退各个方面,找到与其他机构的差异化价值。
其次,现在的创业人数确实少了,投资机构也少了,但价格还没完全降下来,二级市场一直在波动中,但一级市场的价格,因为赛道更窄了,所以一级市场的价格还比较高。所以我们希望投资节奏慢一点,希望通过跟企业更长时间的沟通,在显现我们价值的前提下,再去谈投资。
第三,投资标准也提高了。以前在内部讨论时,可能达到我们的9环标准就投了,现在要9.5环,对狙击点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年A股IPO的数量,到目前为止只有70家左右,全年不会超过100家。退出越来越难,我们必须在项目里优中选优。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把投资步伐调到了相对健康的状态,把自己的内功练好,为未来做更长远的准备。
罗浛予:谢谢各位。通过刚刚四位投资人的分享,大家也有所感知。四位投资家告诉我们,依然要对中国有信心,温度降了,穿衣要穿厚一点。那么,对于创业者来说,2025年应该怎么穿衣服,哪些产业还有机遇呢?
贺志强:我们近几年,主要投人工智能、大计算、机器人、AI应用等这几个赛道, 其中最重要的是AI和大模型。在这一领域中,关键是想清楚基础大模型怎么搞。无论是大公司,比如头条、腾讯,还是创业公司,把AGI基础大模型真的做成,无论对投资人还是对创业者都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如果你做的是一个普通的开源水平的模型,以后价值肯定会大幅度下降。
我们认为,在AI大模型领域,可以关注这几个方向。
1)基础大模型。创业公司肯定有机会,当然大公司在基础大模型方面的优势太大了,所以创业公司必须是既有能力,也有理想。
罗浛予:还得有钱。
贺志强:必须得有钱。以前我们说得有100亿人民币才能做这个事,现在看来基础大模型就需要100亿美金。但我觉得钱是第二位的,最重要是要有人,要找对人。在这方面,我们投了阶跃星辰。
2)开源工具。将来所有行业都会用到大模型,所以开源大模型必然会占很大的比例,从数据到训练,要有一大套工具支持所有人,在适当规模——比如千亿参数——下也能用得很好。所以大家不要认为基础大模型会赚钱,不一定。如果它做不到超级AGI的水平的话,不会太值钱。我们在天使轮投了OpenCSG,对标Hugging face,就是开源平台,服务所有用户使用大模型。我认为这块很重要。
3)垂直大模型。不要认为垂直大模型一定要依赖基础大模型,比如专门做AI for Science,做科学研究的垂直大模型,甚至我还看到过只有两个人做的很小的垂直模型。
4)基于大模型的应用。原生应用也好,新的创新应用也好,要跟大模型相关。以后会有很多数字员工、AI助理,花了这么多钱,还是要让AI在物理世界帮人做点脏活累活。
我们过去几年也一直在投跟具身智能相关的项目。在投机器人之前,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机器人这件事十年之内会不会成。我们做了很多研究,发现以前很少有学界的顶尖学者转向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但是,现在国际上很多优秀教授,做AI的、做机械的、做控制的教授都在往机器人方向上转。
我认为现在是一个时代的开始,有两件事情证明了神经网络是正确的方向,硅基在很多领域会超过人类: 第一件事是语言大模型解决了翻译问题,很多教授,花了毕生精力研究机器翻译,现在神经网络解决了; 第二件是端到端模型,可以在物理世界把自动驾驶问题解决,我现在得到的消息是基本没有问题。未来,从自动驾驶到机器人,是一个更大的机会。
时间关系,我就讲这些。
罗浛予:谢谢贺总,我认识贺总很多年,在各种场合听过他讲话,基本上都是言简意赅几句话说完。但每次到了黑马的场,都是滔滔不绝,可见对创业者的拳拳之心,他想告诉大家,基于AI,我们要真正去应用、去落地。
下面把话筒交给黄总,从以前互联网时代起,黄总就经常给我们提一些建议。那么,2025年哪些产业您觉得会受到影响,哪些产业会有机遇呢?
黄明明:我同意贺总讲的,一方面投资大环境不算好,但另一方面, 人类确实处于科技大爆发的前夜,在这个时候最好不要买定离场。我们明势是中国最早投AI的投资人之一,在2021年底就开始布局大模型。到了2024年,大模型已经是像贺总这样的CVC和大的战投的标的了,在美国也是微软这种大企业、巨头在投,VC和PE反而进入到了应用时代。
这个时代的大语言模型,从论文发布到商业应用,越来越进入到了技术和工程化问题,这对中国创业者来说是最大的利好。因为工程和技术环节,是中国公司和中国团队最强的地方。像贺总刚才提到的端到端自动驾驶,目前头部的理想、华为都可以实现。比如理想MEGA,从家到公司,二三十公里的路,开车只需要扶着车把,就可以实现门到门,采用的技术就是端到端的技术。
在这个领域,中国过去二三十年,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科技制造业公司,培养出了大量的硬件、软件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特斯拉发布Robotaxi,捅破了窗户纸之后,中国只需要10个月就能跟上。我们在这块有巨大的机会,我去欧洲、美国和其他许多地方,发现 这个领域的中国创业者优势是碾压性的,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和当地最优秀的创业者PK。包括美国硅谷,在AI端的硬件和软件App方面,中国创业者都是碾压性的优势。
至于哪些产业会受到影响?坦率讲,我认为 十年之内,在座所有人所处的每一个产业,都会被智能化,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其天天抱怨外部环境,不如想想如何适应这波AI科技浪潮带来的巨变。这不只是创业者和投资家要想的问题,也是在座每一位都要想的问题。
罗浛予:有请张总发言。
张志勇:我就不讲具体的细分赛道,分享几个观点。
观点一,当下不只是中国,全球都处在科技推动产业变革的大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我认为不是一个单项的技术革命,而是集成创新,多项技术跨界融合,集成起来,去做创新,这是下一代的产业剧变。
观点二,创业也好,投资也好,大家都想找到一个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不会发生变化的规律,这样投资的确定性高。那么,这样的规律有没有?我认为在未来三十年是有的,就是三个 “健康”。
1)无论创业还是投资,首先要围绕 国家健康。我们做的事情、投的项目,对国家科技创新起到一点点的推进作用,就是有价值的。包括填补中国的技术空白,做技术的引领者或创新者,无论引领的程度多大,围绕国家健康,创业者和投资人有机会的。
2) 地球健康。今天的能源可持续利用,让环境更加美好,有大量跟新材料、新能源相关的技术,这是能抗周期的。
3) 人类健康。如何让在座每一位生活得更加幸福,寿命更长,让我们能够去过更有尊严的生活,比如再生医学、GCT疗法、脑机接口等用于医疗、航天航空医学的很多技术,都是30年不会变化的东西。
反推回来,作为投资机构来讲,我们应该遵循几个原则。
原则一,今天的投资机构要垂直、专业,专注于产业链和生态链的投资,我认为这是一条必由之路。以今天技术创新水平,一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个赛道、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成为足够深的专家,但我们可以做到在垂直专业做专注的产业链、生态链投资、创业。尤其是从投资角度,不能什么都投,而是应该和团队禀赋及你对行业的洞见、认知结合起来。
原则二,在座每一家投资机构,都会演变成产业投资者,这是一定的。因为只有成为产业投资者,才能不仅用资本去驱动、支持最优秀的创业者,还能在创业者能力不足时,自己输出管理和经验,把这个公司带到新的高度。一个优秀的产业投资人,未必要亲自下场做,但应该有画龙点睛或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今天创业黑马做的事情,也是围绕产业生态,即创业生态,大家都看到了这样的趋势。最难的是我们看到了趋势之后,能不能践行它,身体力行地坚持它,用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做正确且难的事。在难而正确的事情上坚持下去,也就成了。
罗浛予:好的,谢谢张总给了国家健康、地球健康和人类健康三个方向。下面请问傅总,广大的创业者非常期待您的观点,因为他们三位都是投硬科技和新兴产业,那么对于数量最大的消费创业者和企服创业者,投资人重点关注哪些方向?
傅忠红:在达晨,我以前主要分管消费和企业服务、广告、医疗,现在即使投消费,也是投科技消费。因为我是理工男,本身就是科技出身。 我们投了扫地机器人、无人机、投影仪……对消费类的项目,我们要更加坚决地加强科技属性。
那么,一般的消费有没有机会?还是有机会的。未来差异化的消费,需要投资机构有耐心等待机会。
达晨作为创投机构,投科技比较多,未来也会进一步加强这个方向。达晨的团队比较多元化,有专业赛道团队,也有区域矩阵。在科技细分赛道上,我们主要投智能和安全。智能就是人工智能,这是类似互联网的时代机会,里面会诞生一批大公司。我们在2022年就投了智谱,当许多人还没意识到AI大模型机会时,我们已经投了。
未来,我们主要关注应用场景还有配合的硬件,例如具身智能、无人机和智能化。
罗浛予:我听懂了,消费和企服创业者也得加上AI的翅膀,加上智能两个字。时间关系,马上进入尾声。请台上嘉宾每个人说一句话,给创业者——这些“不聪明的人”——一句聪明的建议。
黄明明:一句话的话,那就是还是 坚持。
罗浛予:黑马营的营歌就是《坚持》,所以来黑马营是对的选择。
张志勇:耐得住寂寞,有坚定的信念。
贺志强:相信中国,相信科技。
傅忠红:我现在管的全是科技团队,但我最感兴趣的是科技消费,因为想象空间很大。对于未来的话,我想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很契合现在的形势,大家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诗,应该会有很多感悟。
罗浛予:好的,特别精彩。我借用几位大佬的话,小结一下今天这个论坛。
几位投资大佬告诉我们,现在处于AI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集成创新、技术创新的时代,需要技术和工程化能力的,这都对中国的创业者是最大的利好,因为中国软硬件工程师和制造都有很好的基础。
未来十年或至多三十年,每一个产业都要被智能化,与其抱怨,不如适应新的温度和变化。当温度下降时,请穿多和穿厚一点。
我们意识到,现在的投资行业不能说非常繁荣,但是它依然有一抹亮色,这抹亮色就来自科技创业路上的冉冉之星。
最后我们看到,在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最紧张的时刻,依然有最坚韧的中国的创业者们在全球各地努力着,而且都能求得发展机会,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中国。
黑马大课年度会员重磅来袭, 会员核心权益:
3980任选3次黑马大课,每场200+老板,每一场定期不定期小饭桌,私董会等活动链接。
欢迎锁定最后的优惠名额。
活动详情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