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来了,游戏的“绿洲”还有多远?
作者/ IT时报记者贾天荣
编辑/王昕孙妍
7月29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2024 ChinaJoy)在上海落幕。《IT时报》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今年的ChinaJoy明显比往年更加火热。官方数据显示,2024 ChinaJoy的观众参观人次达到了36.7万,创下了历史新高。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无限遐想。被称为“第九艺术”的游戏,也因最接近“造梦”的特性,成为了AI技术最佳的落地场景之一。
2018年,电影《头号玩家》曾为所有游戏爱好者描绘了未来游戏世界的缩影——带上头显,就能在虚拟世界“绿洲”里感受繁华的都市,结识光彩照人的玩家,与你曾经最喜欢的动漫角色交流。在一次次的技术爆炸中,人们对“绿洲”的向往更加热切。
“游戏行业一直被公认为AI技术最好的试验田,也是最早感知、适应AI冲击的前哨。”ChinaJoy高峰论坛CDEC上,网易公司副总裁庞大智表示,当前越来越多AI技术走出实验室、正式“上岗”开工。
身处Chinajoy现场,最深刻的感受是,AI已经深入游戏生产环节的每一个角落,从美术、建模、音乐到配音,甚至你的路人“NPC队友”,游戏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已经有了AI的身影。
游戏设计门槛“暴跌”
展会上,各种各样的AI应用百花齐放,游戏创作的门槛正越来越低。庞大智也注意到,AI的应用场景正从“行业级”走向“社会级”,从少数人手中掌握的“黑科技”,正成为多数人的趁手好工具。
恺英网络大模型负责人谭凯在2024 ChinaJoy上,公布了恺英网络在游戏制作中的全新AI技术突破——如何通过大模型应用实现全自动生成游戏,实现游戏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此次发布的多任务执行的进阶,让AI生成并非局限于文本、音视频内容,而成为一种复合工具,能够满足一个游戏多个维度的开发需求。基于这个开发逻辑,恺英大模型提供给开发者一个问答应用,引导用户采用类似与人聊天的形式对AI提出需求,AI则根据需求全自动设计,如写文档、做美术、做音乐,然后自动整合出完整的游戏,这使得做一款游戏的门槛下降几乎为零。”谭凯介绍。
影眸科技商业化负责人原帅向《IT时报》记者展示了Hyperhuman产品,据其介绍,Hyperhuman是全球首个能完成产品级数字资产生成的AI算法框架。这项技术能够通过简单的文字或图片输入,快速生成高质量的三维资产。
常规的模型制作,最快也需要一天时间,如果要求细致的话,时间会更长,每个模型成本可能达到几十元到上百元。而通过AI,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到几毛钱。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仅提供了一张龙头图片,30秒至1分钟,便生成了一个相应的三维模型。
通过AI技术,以极短的时间和极低的成本,帮助艺术家或创作者快速获得所需成果,加速整个游戏或动画的生产效率和流程。原帅坦言,现阶段Hyperhuman已能达到中等精度的要求,但对于一些高精度的项目,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或干预。但他也表示,未来2至3年,随着模型算法的不断迭代和优化,有望实现更高精度的产品。
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广州欢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发了一款新一代AI+大众应用型音乐创作平台——唱鸭App。展台工作人员告诉《IT时报》记者,这款大模型可以通过视频生成音乐。用户可以上传自己喜欢的视频,平台能为视频自动配乐。用户还可以选择生成特定风格的歌曲,如失恋主题的歌曲,或者纯音乐,以满足不同需求。
目前,唱鸭App已经与一些赛车游戏和短剧配乐项目展开合作,为其提供原创音乐。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许多导演因配乐成本高、版权问题等原因,选择使用该平台生成音乐,从而降低整体制作成本并避免版权风险。
从“人机”变成AI的路人队友
除去游戏的生产要素,玩家在游戏中匹配到的路人队友,正逐渐从“呆萌”的“人机”进化为AI。
庞大智透露,在AI技术的加持下,《逆水寒》手游玩家,可以随时“路遇”一群没有固定剧本、会自主思考的智能NPC。他预测,今后在游戏里,碰到几乎和真人无异的AI角色,会是大概率事件。
在网易数智展台,记者看到网易数智针对即时战略类、棋牌类游戏和其他相应类型的游戏都推出了买量AI智能体方案。
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买量阶段,AI智能体可以代替低活跃玩家,具备自我成长、主动社交、高度拟人、可调可控等特性,“无论是端游,还是手游,甚至微信小游戏,我们都能提供AI支持”。
智谱AI的工作人员也向《IT时报》记者表示,AI在改善游戏用户体验和提升互动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智能客服在深夜为玩家解答问题,这些都显著提高了游戏玩家的活跃度和留存率。
在游戏展馆中,更多家厂商正在积极尝试引入AI NPC,以提升其智能化和多样化的反应能力。一些厂商还将AI技术应用于交互和任务设计,致力于让游戏世界变得更加生动和动态。通过这些创新,游戏的体验将更加丰富和逼真。
游戏研发早已离不开AI
综合来看,AI的爆发对游戏公司们而言,就是一场降本增效的“革命”。
三七互娱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2018年,三七互娱就开启了AI在游戏工业化中的探索。目前,三七互娱已自研了九大中台产品,如研发中台“宙斯”、智能研发中台“丘比特”和美术设计中台“图灵”等,实现了AI在策划、美术、技术、测试、项目管理、推广投放、运维和客服等环节的全链赋能。
据介绍,数据分析系统“雅典娜”、监控预警系统“波塞冬”、用户画像系统“阿瑞斯”和游戏研发中台“宙斯”通过大规模数据积累和AI决策分析,精细化管理用户行为和运营数据,极大提升了研发流程的自动化水平。
“丘比特”平台则利用AI智能体进行大规模平衡性测试、美术素材翻译、游戏问答、舆情分析和数据预测,全面提升研发效率,降低成本。依托该平台,从业者可以利用AI算法高效捕捉视频动作与面部表情,大幅提高3D动态内容的制作效率。
在美术制作环节,美术人员借助“图灵”进行风格化创意探索,并训练自有美术模型图库,应用于角色、场景、UI和投放素材的制作,提高设计生产协同性和资源复用率。目前,“图灵”已实现文生图、图生图、局部重绘等功能,每月AI 2D绘图产量超28万张,节省角色原画60%—80%的工时。
腾讯公司副总裁张巍透露,腾讯推出的自研游戏AI引擎,应用于AI NPC、场景制作和内容生成等多个场景,使游戏创作内容生成的工作效率提升了40倍以上,同时在内容生产管线中,游戏角色训练和智能体生成的成本减少了90%以上。
AI带来的“技术焦虑”
火热的另一面,是AI带来的技术焦虑。
“AI技术优化了基础的人工劳动,但也带来了就业压力和员工焦虑。”世纪华通总裁谢斐坦言,游戏行业需要花时间尊重人的创意能力,机器可以替代简单重复的劳动,但最终的创意火花还是来源于人。例如,虽然AI可以在几分钟内生成数百张画作,但原始创意和对成品的提升仍需员工完成。
格灵深瞳董事长赵勇认为,尽管对AI的期待值很高,但其实际落地仍处于早期阶段。他指出,在美术创作的初期阶段,如创意和原画方面,AI已经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面临不少挑战。
赵勇进一步解释道,在游戏策划和故事传递的体验方面,行业用户对效果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当前AI的表现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游戏的成功往往依赖于“入魂”——即游戏是否能够为玩家带来深刻的体验。目前,大模型的能力距离这个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技术公司需要与产品公司更紧密地合作,以更好地实现降本增效。
如赵勇所言,从某种程度上讲,游戏中的玩家们对AI感知不深是件好事,因为沉浸感是优秀游戏的核心要素之一,AIGC的意义就是削弱“AI感”,让技术更自然地融入游戏体验中。尽管AI游戏尚未达到理想中的完美水平,但透过这届Chinajoy窗口,玩家们已经可以看到,AI已无处不在。
毫无疑问,游戏世界正一步步走向“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