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将近,各高校也即将迎来2024年的毕业季。与往年略有不同的是,日前国内多所高校发文,宣布将在毕业论文审查环节中引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检测系统,识别论文是否为AI“代笔”。如发现AI代写情况,将依据其程度采取相应的修改、复检等措施,并将AIGC检测结果与论文成绩、评优挂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各类语言大模型在文献搜集、文字和数据处理、建构逻辑等应用领域的高效,很大程度上与当代大学生的诉求不谋而合。大学生在平时作业以及撰写毕业论文中能不能借助AI?有人认为,作业、论文的目的都不是产出多么超前、颠覆性的成果,而是对学生学术能力的磨炼,AI工具会降低作业和论文的效果;还有人认为,高效能的AI将成为未来研究者的重要工具,完全禁用AI无异于因噎废食。AI的学术应用边界在哪里,正成为高等教育界颇为关注的问题。
此前,有媒体面向全国高校学生发起关于在日常学习中使用AI工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4.8%受访者曾使用过AI工具,主要应用场景分布于资料查询(61.30%)、翻译(58.31%)、写作(45.75%)、计算(28.21%)、制表(17.49%)、绘图修图(26.36%)、PPT制作(24.83%)等。有学生表示,自己在论文创作中会使用AI来搜集文献、处理数据、书写代码,节省下很多重复劳动的时间,为学习生活带来不小的便利。
然而,AI工具的强大也让一些人动了“歪心思”。部分学生放弃了磨炼提高学术能力的机会,干脆把写论文中需要钻研思考的工作也交给AI,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殊不知,目前AI尚无法很好辨别抓取资料的准确性,其生成的文本也存在出现低级错误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在今年4月修订通过的《学位法》中明确规定,对在攻读学位过程中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被认定为存在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学位申请人、学位获得者,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学位授予单位对其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做着不劳而获的黄粱美梦,其下场可想而知。
此次多所高校明确提出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AIGC检测的要求及相关判定标准,是给大学生对AI的学术应用划出一道红线,亮明不反对合理使用、拒绝完全依赖AI的坚决态度,明确学术规范的边界。
惰性是人的天性。只要AI具备代写的能力,尝试代写的人就必然存在。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第一,对于AI工具,服务供应商应调整其内置审核条件,在收到类似于生成论文等长篇幅、高专业性内容的要求时进行主动屏蔽,让试图将全文委托AI代写的人空手而回。第二,高校应加强对学生使用AI的引导与管理,帮助学生形成合理、创造性地使用AI的习惯。一方面,在引导层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归纳和形成观点的能力,将学术用AI的角色固定在辅助位置,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写作能力,又增强他们独立完成论文的自豪感与获得感,帮助他们摆脱对AI代写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在管理层面可以考虑“小惩大诫”,对使用AI代写行为按严重程度不同分别对应地予以警告、取消评优资格等惩罚措施,提高学生学术不端的成本。第三,技术和规则的演化发展是螺旋向上的,即便引入AIGC检测系统,可能也只是增加了使用AI代写的学生“降重”的成本。但是,只要不断强化AIGC检测的力度,提高检测合规标准,与上述两项对策相结合,让“降重”“代写”本身的性价比低于认真完成论文。长此以往,使用AI代写的人数必然越来越少。
AI只是工具,高校改革仍要以人为本。要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从根本上遏制学生应付作业、请论文代写等行为,在技术手段之外,重点还是要着眼学生,持续强化专任教师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作用,不断完善对学生的过程管理与过程评价机制。在此过程中,若能充分发挥AI对学术效率、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提升效果,让师生的精力集中在课业、研究上,既降低了学生的负担,也让高校的教学和学术能力实现质的飞跃,达成高校与学生的双赢。(作者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